加味清胃散

清胃涼血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 wèi qīng wèi sǎn

2 概述

加味清胃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首。

3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加味清胃散

3.1 處方

生地黃升麻牡丹皮當歸黃連犀角連翹甘草[1]

黃連(炒)4.5克 生地黃 牡丹皮 當歸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連翹 甘草

3.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上藥銼散

3.3 功能主治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斑疹,口舌生瘡,齒齦腐爛[1]

功在清胃涼血。主治婦人胃火傷血脣裂內熱者。

3.4 用法用量

水煎[1]

3.5 附註

方中犀角連翹甘草,原書未載用量。

3.6 摘錄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4 證治準繩·類方》卷五冊方之加味清胃散

4.1 處方

升麻白芷防風白芍藥葛根甘草當歸川芎羌活麻黃、紫背浮萍木賊等分[1]

4.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4.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卷五方加味清胃散主治熱毒在表[1]

功在發散。主治癘風熱毒在表。

4.4 用法用量

每服五至七錢,水煎[1]

4.5 摘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五

5 口齒類要》方之加味清胃散

5.1 處方

黃連(炒)1錢,生地黃1錢,升麻1錢,牡丹皮8分,當歸3錢2分,芍藥柴胡

5.2 功能主治

口齒類要》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脾胃肝膽經熱。

5.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4 摘錄

口齒類要

6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加味清胃散

6.1 處方

生地、當歸犀角連翹、靈脂、升麻丹皮川連甘草、力子、制軍、使君子

6.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麻症熱留胃中,餘毒上衝,致患牙疳

6.3 摘錄

麻症集成》卷四

7 保嬰撮要》卷一方之加味清胃散

7.1 別名

加味清胃湯

7.2 組成

脾胃論清胃散柴胡山梔

7.3 功能主治

保嬰撮要》卷一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小兒脾胃實火作渴,口舌生瘡,或脣口腫痛,齒齦潰爛,焮連頭面,或惡寒發熱,或重舌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慾厚味,積熱傳兒,致小兒膏淋小便不通

7.4 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均宜服。

7.5 附註

加味清胃湯(《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8 濟陰綱目》卷十四方之加味清胃散

8.1 組成

當歸身(酒浸)1錢,黃連2錢,生地黃(酒洗)2錢,升麻2錢,牡丹皮1錢半,石膏3錢。

8.2 製備方法

上銼。

8.3 功能主治

濟陰綱目》卷十四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膏粱積熱,產後便血

8.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證治匯補》卷四方之加味清胃散

9.1 組成

脾胃論清胃散芍藥山梔

9.2 功能主治

證治匯補》卷四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脾熱口臭

10 壽世保元》卷六方之加味清胃散

10.1 組成

當歸尾2錢,生地黃3錢,牡丹皮3錢,升麻4分,黃連6分,防風1錢5分,荊芥1錢,軟石膏3錢。

10.2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10.3 功能主治

壽世保元》卷六方之加味清胃散主治胃經火盛,致牙齒腫痛,上下牙痛,牽引頭腦而熱,其齒喜冷惡熱者;胃中蘊熱,中脘作痛,痛後火氣發泄,必作寒熱乃止;及齒齦腫痛出血

10.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5 運用

若牙顴額半邊痛者,加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若牙齦脫出而出血者,加扁柏葉、黃芩荊芥梔子;若虛損牙痛者,加黃柏知母人蔘甘草;若滿口浮而痛,不能力嚼者,加連翹元參芍藥;小兒牙疳者,乳母服,加天花粉元參白芷;醇酒厚味,脣齒作痛,或牙齦潰爛,連頭面頸項作痛者,並加犀角連翹甘草胃氣齒痛,加草豆蔻細辛防風、羊脛骨灰,去牡丹皮

11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4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