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片蟲病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學 寄生蟲病 中醫診斷學 感染內科 中醫常見病 中醫病名 蠕蟲病 疾病 蟲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ng piàn chóng bìng

2 英文參考

fasciolopsia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asciolopsia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中醫·薑片蟲病

薑片蟲病 (fasciolopsiasis[1][2])爲病名[3]。是指感染薑片蟲所致的寄生蟲病[3][3]。我國地方病的一種,因其蟲形似薑片,故名[3]

薑片蟲蟲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蟲[3]

薑片蟲病因食生菱角荸薺等吞入薑片蟲的囊蚴所引起[3]成蟲寄生腸道上部,上犯胃氣,下擾腸道,導致胃失和降,脾失健運等症[3]

在東南沿海各省和華中某些地區都有流行,長江以北很少[3]

臨牀表現以脾胃失調的症狀爲主[4]薑片蟲病可引起腹痛腹瀉浮腫貧血症狀,甚至引起小兒生長發育,但預後一般良好,薑片蟲驅除以後,患者迅速恢復[4]。若反覆感染又不治療,可導致重度營養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險[4]

薑片蟲病的確定診斷有賴於大便檢查而見薑片蟲卵,或肉眼看到排出的薑片蟲[4]

治療用檳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須另服瀉藥,連用2~3天[4]。病情嚴重,氣血虧虛者,則宜補脾胃,先服參苓白朮散;待全身症狀改善後,再予驅蟲[4]

3.1 薑片蟲病病因病機

進食生菱角、生荸薺等,被附着的薑片蟲囊蚴感染而引起薑片蟲病成蟲寄生小腸,吸食水谷精微及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爲主要的病理變化。[4]

3.2 薑片蟲病症狀

薑片蟲病一般可無自覺症狀[4]

有的可見輕度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甚者可見精神倦怠,或腹脹浮腫[4]。臨牀表現以脾胃失調的症狀爲主[4]。可引起腹痛腹瀉浮腫貧血症狀,甚至引起小兒生長發育,但預後一般良好,薑片蟲驅除以後,患者迅速恢復[4]。若反覆感染又不治療,可導致重度營養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險[4]

3.3 薑片蟲病辨證治療

3.3.1 證候分析

脾胃受擾,氣機鬱滯,運化失常,故腹痛腹瀉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甚者脾胃虛弱,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致精神萎倦。水溼泛溢,則致浮腫[4]

3.3.2 治法

驅蟲爲主,佐以健脾[4]

3.3.3 薑片蟲病的方藥治療

治療用檳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須另服瀉藥,連用2~3天[4]。病情嚴重,氣血虧虛者,則宜補脾胃,先服參苓白朮散;待全身症狀改善後,再予驅蟲[4]

驅蟲可用檳榔5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1小時取汁早晨空腹服。合黑醜研粉內服,療效比單用檳榔爲佳[4]

健脾和胃則用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有水腫者可加車前草、五茄皮、澤瀉利水消腫[4]

4 西醫·薑片蟲病

薑片蟲病(fasciolopsiasis)是由布氏薑片吸蟲fasciolopsis buski),簡稱薑片蟲,寄生於人、豬腸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臨牀以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爲主。

成蟲蟲體較大,吸盤發達,吸附力強,造成的腸機械性損傷較其他腸道吸蟲明顯,數量多時還可覆蓋腸壁,妨礙吸收消化,其代謝產物被吸收後可引起變態反應。被吸附的粘膜可發生炎症出血水腫壞死、脫落以至潰瘍。病變部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腸粘膜分泌增加。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腹瀉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白蛋白減少,各種維生素缺乏;還可有腹瀉便祕交替出現,甚至腸梗阻。嚴重感染兒童可有消瘦貧血浮腫腹水智力減退、發育障礙等。在反覆感染的病例,少數可因衰竭、虛脫而致死。

薑片蟲卵應與肝片吸蟲卵、棘隙吸蟲卵鑑別。

薑片蟲病治療的首選驅蟲藥物爲吡喹酮。此外,硫氯酚檳榔煎劑、硝硫胺亦有一定療效。經徹底治療後,2~4個月內不發生臨牀症狀,以及糞便檢查無蟲卵即爲治癒

防治原則包括加強糞便管理,防止人、豬糞便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水體,大力開展衛生宣教,勿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飲生水、勿用被囊污染的青飼料餵豬。在流行區廣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加強對傳染源控制,普查、普治患者與積極開展豬薑片蟲病防治,加強新鮮豬糞或人糞的管理。消滅中間宿主,選擇適宜的殺滅扁卷螺的措施。

4.1 疾病名稱

薑片蟲病

4.2 英文名稱

fasciolopsiasis

4.3 別名

布氏布斯克薑片吸蟲病布斯克氏薑片吸蟲病

4.4 分類

感染內科 > 寄生蟲病 > 蠕蟲病

4.5 ICD號

B66.5

4.6 流行病學

4.6.1 地理分佈

薑片蟲病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溫帶與亞熱帶地區的一些國家,如中國、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朝鮮、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孟加拉等。我國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和臺灣、河南、河北、甘肅、陝西等18個省、自治區。流行區多爲點狀小面積分佈,主要取決於居民是否有食水生植物的習慣

近幾年由於農業生產改革及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養豬飼料和飼養條件的改變,我國各地人和豬薑片蟲病流行情況發生明顯變化,許多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一些地區出現新的流行點。該病流行決定於流行區存在傳染源中間宿主與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習慣者。

4.6.2 傳染源

除患薑片蟲患者外,豬亦是重要的傳染源

4.6.3 傳染途徑

人、畜均通過喫帶有囊蚴的生的或半生的水生植物感染,也可能因飲用帶有囊蚴的生水而感染。常見的大紅菱、大菱、四角菱,其次爲荸薺茭白。國外報道蓮藕也是重要媒介植物。流行區多以水浮蓮、蕹菜等餵豬,故豬感染率很高。

4.6.4 人羣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後的人對再感染亦無明顯的保護性免疫。國內調查薑片蟲感染者以15歲以下的青少年多見,6~10歲爲高峯期,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50歲以下感染率降低一半左右。但在重流行區,60歲以上年齡組感染率也較高。

4.7 薑片蟲病病因

4.7.1 形態學

薑片蟲的成蟲扁平肥大,生活時呈肉紅色,形似鮮姜之切片故得名。蟲體長20~75mm,寬8~20mm,厚約2~3mm,爲寄生人體的最大吸蟲成蟲有口、腹吸盤各一個。成蟲雌雄同體,子宮中充滿大量蟲卵。蟲卵呈橢圓形,淡黃色,大小爲(130~140)µm×(80~85)µm,是人體中最大的蠕蟲卵,卵殼薄而均勻,一端具有不十分明顯的卵蓋,近卵蓋端有一尚未分裂的卵細胞,周圍有20~40個卵黃細胞(圖1)。

4.7.2 生活史

薑片蟲的成蟲吸附在終宿主人或豬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上,同體受精或異體受精後,受精卵隨糞便排出體外,每條成蟲產卵15000~20000個/d。蟲卵隨糞便入水,當溫度適宜時,卵內細胞分裂發育成熟毛蚴。受光線照射毛蚴從蟲卵孵出,進入中間宿主扁卷螺後,經發育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從螺體不斷逸出,吸附在周圍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在潮溼情況下生命力較強,但對乾燥及高溼抵抗力較弱,當中宿主吞食囊蚴後,在小腸經腸液作用囊壁破裂,尾蚴逸出,吸附小腸黏膜上吸取腸腔營養物質,經1~3個月即可發育成蟲(圖2)。成蟲人體內壽命爲4~4.5年。在豬體內約爲1年。

4.8 病機

薑片蟲的吸盤肌肉發達,吸附力強,可致被吸附小腸黏膜及附近組織炎症、點狀出血水腫潰瘍膿腫形成。吸附部位常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上皮細胞分泌大量黏液,病變嚴重腸壁可有出血。蟲體附着在宿主的腸壁,攝取腸道營養物質,並遮蓋腸壁黏膜,妨礙腸道吸收消化,可致腸功能紊亂而發生營養不良。蟲體的代謝產物、分泌物可引起宿主病態反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病變嚴重程度多與寄生蟲宿主體內蟲數有關,一般爲數條至數十條,個別嚴重者可達數百條。甚至千條。大多蟲體可成團堵塞腸壁形成腸梗阻

4.9 薑片蟲病的臨牀表現

薑片蟲病潛伏期1~3個月。輕度感染症狀輕微或無症狀,中、重度者可出現食慾缺乏、腹痛、間歇性腹瀉(多爲消化不良糞便)、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腹痛常位於上腹部與右季肋下部,少數在臍周,發生於早晨空腹或飯後,以腹痛爲主,偶有劇痛絞痛患者常有腸鳴音亢進、腸蠕動增強、腸脹氣。不少患者有自動排蟲或吐蟲史。兒童常有神經症狀如夜間睡眠不好、磨牙、抽搐等。少數患者因長期腹瀉、嚴重營養不良可產生水腫腹水。重度晚期患者發生衰竭、虛脫或繼發肺部、腸道細菌感染,造成死亡。偶有蟲體集結成團導致腸梗阻者。

發生炎症出血水腫壞死、脫落以至潰瘍;病變部位粒細胞浸潤,腸粘膜分泌增加。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腹瀉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白蛋白減少,各種維生素缺乏;還可有腹瀉便祕交替出現,甚至腸梗阻。嚴重感染兒童可有消瘦貧血浮腫腹水智力減退、發育障礙等。在反覆感染的病例,少數可因衰竭、虛脫而致死。

4.10 薑片蟲病的併發症

薑片蟲病可併發肺部、腸道細菌感染腸梗阻變態反應粒細胞浸潤等。

4.11 實驗室檢查

薑片蟲病患者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常輕度下降,白細胞計數稍增高,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至 10%~20%,偶達40%。糞便隱血試驗偶呈陽性反應。取糞便用直接塗片法或沉澱集卵法可找到薑片蟲卵,前者對輕度感染者易漏診,後者可提高檢出率。亦可採用定量透明法(即改良加藤塗片法),即可定性又可作蟲卵計數。

4.12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可見骨骼生長遲緩,或成侏儒症

4.13 薑片蟲病的診斷

凡在薑片蟲病流行區,有生食水生植物史,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症狀者,均應考慮本病。確診有賴於糞便中檢出薑片蟲卵,一次糞便3張塗片多可獲陽性結果,蟲卵少者可用甲醛-乙醚法濃縮集卵,以提高檢出率。

各種蟲卵濃縮法可提高檢出率,但診斷爲薑片蟲病還需考慮寄生的蟲數和臨牀表現,前者可用計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

4.14 鑑別診斷

薑片蟲卵應與肝片吸蟲卵、棘隙吸蟲卵鑑別。

4.15 薑片蟲病的治療

薑片蟲病治療的首選驅蟲藥物爲吡喹酮,常用劑量爲10mg/kg體重,分早、中、晚3次服用,1天內服完。治療1個月後,蟲卵陰轉率可達97.5%~100%。國外有人用15~25mg/kg體重,分3次口服,1天療法,蟲卵陰轉率爲100%。不良反應頭昏頭痛乏力腹痛腸鳴等。一般較輕且能自行消退,無需特殊處理。此外,硫氯酚檳榔煎劑、硝硫胺亦有一定療效。

經徹底治療後,2~4個月內不發生臨牀症狀,以及糞便檢查無蟲卵即爲治癒

4.16 預後

薑片蟲病一般預後良好。無後遺症,但應防止再感染

4.17 薑片蟲病的預防

防治原則包括加強糞便管理,防止人、豬糞便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水體;大力開展衛生宣教,勿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飲生水、勿用被囊污染的青飼料餵豬。

在流行區廣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不食水生植物、不喝生水。豬飼料的水生植物必須經過煮熟。加強對傳染源控制,普查、普治患者與積極開展豬薑片蟲病防治,吡喹酮是首選藥物。加強新鮮豬糞或人糞的管理。消滅中間宿主,選擇適宜的殺滅扁卷螺的措施。

4.18 相關藥品

吡喹酮硫氯酚

4.19 相關檢查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15.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74-178.

治療薑片蟲病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薑片蟲病的方劑

查看更多

治療薑片蟲病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