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

食材 中藥材 中醫學 食療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tuǐ

2 註解

火腿即豬的腿醃製而成,《東陽縣誌》中稱燻蹄,《宦 遊筆記》中稱蘭燻,歷史上總以浙江金華火腿馳名天下。清代 醫家王孟英稱讚說:以金華之東陽,冬月造者爲勝,浦江、義烏稍 遜,他邑不能及也。逾二年,即爲陳腿,味甚香美,甲於珍饈,養志 補虛,洵爲極品。

火腿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很廣的肉製品,目前除少數伊斯蘭教國家外,幾乎各國都有生產和銷售。世界著名的火腿品種有法國煙燻火腿、蘇格蘭整隻火腿、德國陳制火腿、意大利火腿蘋果火腿等。

3 火腿的別名

蘭燻、燻蹄、南腿

4 營養價值

1. 火腿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

2. 火腿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適度的脂肪,十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

3. 火腿製作經冬歷夏,經過發酵分解,各種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

5 火腿的選購

雲腿位列中國特產有“三腿”之名,不僅行銷國內,且在東南亞等地享有盛名。 雲腿講究“四祕”之法,形成了一套獨特體系。“割祕”是割腿時講究刀功,把豬後腿割成“琵琶式”,油膜必剔除乾淨。“醃祕”是講究乘鮮醃即所謂“血腿”,雖隔一夜,必失其美味。用雲南磨黑鹽與川鹽醃成風味有所不同,前者色豔,後者味香。鹽分合適,雲腿可藏二三年,其味由香轉甜,極其美妙。“藏祕”是講究保藏,而陳腿則不應使其透氣。“食祕”是講究各種喫法,特別用於提味效果極佳。 雲腿醃製到其表面稍現綠色時,在三個部位用大針刺入後拔出嗅品,達到“三針清香”說明已醃製成功。此時剖開,鮮紅牙白,色彩誘人,香味撲鼻,食之回味。

如將火腿放入冰箱低溫貯存,其中的水分就會結冰,脂肪析出,肌肉結塊或鬆散,肉質變味,極易腐敗。應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紅外線紫外線會使火腿脫水質地變硬,引起變色、變味,產生哈喇味,甚至腐敗而不能食用。

6 火腿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1. 適宜氣血不足者食用;適宜脾虛久瀉、胃口不開者食用;適宜體質虛弱、虛勞怔忡、腰腳無力者食用。

2. 脾胃虛寒泄瀉下利之人,不宜多食;老年人、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患有急慢性腎炎者忌食;凡浮腫水腫腹水者忌食; 感冒未愈、溼熱泄痢積滯未盡、腹脹痞滿者忌食。

7 火腿食療功效

火腿肉性溫,味甘鹹;

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滋腎填精之功效;

可用以治療虛勞怔忡脾虛少食、久瀉久痢、腰腿痠軟等症。

江南一帶常以之煨湯作爲產婦或病後開胃增食的食品;因火腿有加速創口癒合的功能,現已用爲外科手術後的輔助食品

8 火腿的食用建議

使用提示:每次約50克

1. 火腿肉是堅硬的乾製品,要燉爛很不容易,如果在燉之前在火腿上塗些白糖,然後再放入鍋中,就比較容易燉爛,且味道更爲鮮美;用火腿煮湯時也可以加少量米酒,能讓火腿更鮮香,且能降低鹹度;

2. 整隻火腿刀切開很不容易,若以鋸代刀,便可獲得理想效果;

3. 火腿貯存:

火腿存放時,應在封口處塗上植物油,以隔絕空氣,防止脂肪氧化;再貼上1層食用塑料薄膜,以防蟲侵入; 夏天可用食油在火腿兩面擦抹1遍,置於罐內,上蓋鹹乾菜可保存較長時間;將火腿用保鮮紙包紮密封,放冷藏室中即可,不宜放冷凍室。

9 《*辭典》:火腿

9.1 出處

《藥性考》

9.2 拼音名

Huó Tuǐ

9.3 別名

燻蹄(《東田縣誌》),蘭燻(《宦遊筆記》),南腿(《本草求原》)。

9.4 來源

爲豬科動物豬的腿醃製而成。

9.5 性味

①《藥性考》:"鹹,溫。"

②《綱目拾遺》:"味鹹甘,性平。"

9.6 功能主治

健牌開胃生津益血。治虛勞怔忡,胃口不開,虛痢久瀉

①《藏藥祕訣》:"生津,益血脈,固骨髓壯陽,止泄瀉虛痢蓐勞怔忡開胃安神。"

②《藥性考》:"開胃寬膈,病人宜之。"

③《綱目拾遺》:"陳芝山雲,和中益腎,養胃氣,補虛勞。"

④《隨患居飲食譜》:"補脾開胃,滋腎生津益氣血,充精髓,治虛勞怔忡,止虛痢泄瀉,健腰腳,愈滑瘡。"

9.7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熬湯。

9.8 注意

《隨息居飲食譜》:"外感未清,溼熱內戀,積滯未淨,脹悶未消者均忌。"

9.9 附方

①治久瀉:陳火腿腳爪一個,白水煮一日,令極爛,連湯一頓食盡。(《救生苦海》)

下氣、療噎、腹痛,或三、四日不止:火腿肉煎湯,入真川椒在內,撇去上面浮油,乘熱飲湯。(《綱目拾遺》)

9.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