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閉

中醫病證名 中醫耳科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bì

2 英文參考

pyretic com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yretic hypoacu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ire bloc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火閉(fire block)爲病證名[1]

4 火邪上炎所致之聽力下降者·火閉

火閉是指火邪上炎而致聽力下降的病理變化[2]

火閉係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聽力下降者[2]

4.1 火閉症狀

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凡火閉者,因諸經之火壅塞清道,其證必哄哄熇熇,或脹或悶,或煩或熱,或兼頭面紅赤者是也。”

4.2 火閉的治療

4.2.1 治法

火閉治宜清熱瀉火[2]

4.2.2 方藥

可選用涼膈散龍膽瀉肝湯加減[2]

4.3 參見耳聾

耳聾爲病證名[3]。出《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係指主觀感覺或客觀檢查均示聽力有不同程度障礙者[3]先天、後天、外感內傷及老年等皆可致耳聾[3]。卒然而聾者,謂之暴聾,多屬實證聽力逐漸減退者,謂之久聾,多屬虛證[3]實證多由風熱風寒肝火溼溫等所致[3]。症見頭痛鼻塞口苦耳竅閉塞,如棉塞耳,聽力下降,耳鳴耳聾[3]治法:常用疏風清熱,辛溫散寒、清肝瀉火,或芳香化溼[3]。可選用銀翹散九味羌活湯龍膽瀉肝湯黃連溫膽湯三仁湯等加減;虛證多由氣虛血虛肝腎陰虛等所致[3]。《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腎爲足少陰之經,而藏精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也。若精氣調合,則腎藏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血氣,兼受風邪,損於腎藏而精脫精脫者,則耳聾。”症見耳鳴耳聾,或兼見頭暈目眩腰膝痠軟乏力等。治法:常用補中益氣滋陰養血、滋補肝腎等。可選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杞菊地黃丸等加減。或可輔以針刺及新醫療法。此外《景嶽全書》二十七卷:“耳聾證……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又年高耳聾者示腎氣虛[3]。“今老人之耳,多見聰不內居,而聲聞於外,此正腎元不固,陽氣漸渙之徵耳。”(《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外傷亦可致聾[3]。此外古代有耳聾之發於左與發於右之異也[3]。《古今醫鑑》卷九:“夫左耳聾者,因有所忿怒過度,則動少陽膽火,故從左起,以龍薈丸主之;右耳聾者,因有所色慾過度,則動太陽膀胱相火,故從右起,以六味地黃丸主之;左右俱聾者,因有所醇酒厚味過度,則動足陽明胃火,故從中起,以通聖散滾痰丸主之。蓋左耳聾者,婦人多有之,以其多忿怒故也。右耳聾者,男子多有之,以其多色慾故也。左右俱聾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其多肥甘故也。”

5 悶瘄證之一種·火閉

火閉悶瘄證之一種[3]。系火毒內攻,疹難透發的證候[3]

5.1 火閉症狀

其症疹點見而急隱,面紅目赤,肌膚焦熱,舌燥脣裂大便或閉或瀉,甚至氣喘狂叫,神昏錯亂,揚手擲足[3]

5.2 火閉的治療

火閉治宜泄火透疹,可用三黃石膏湯,或涼膈散[3]

5.3 參見小兒昏迷

小兒昏迷爲病證名,指小兒突然或逐漸對周圍環境意識完全消失,對外界的刺激不起反應證候[4]。是由於熱與痰內閉所致,其病變部位在心包[4]熱閉大多由溫熱病邪內傳心包,或由吸受夏令暑邪,“暑氣通於心”,最易內閉[4]痰閉痰迷心竅,其夾溼者多表現爲痰濁內閉證候;夾火者,多表現爲痰火燻蒸證候[4]熱閉清熱開竅,用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煩躁明顯加服紫雪丹,並可針刺少商中衝間使大椎[4]痰閉芳香開竅,用蘇合香丸高熱至寶丹,並可針刺合谷內關尺澤豐隆[4]內閉外脫,應開閉固脫並進,開閉參照痰閉治法,固脫用參附湯龍骨牡蠣,雙方兼治[4]。若脫證已固,元氣大虛,用可保立蘇湯(《醫林改錯》:黃芪黨蔘甘草白芍當歸白朮山萸肉、棗仁、枸杞、破故紙、核桃肉)內服[4]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1.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