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

核和輻射事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é shì gù

3 概述

核事故(nuclear accident)是指核電廠或其他核設施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1]。在這種狀態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或已經失去應有的控制,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1]

核能外泄又稱爲核熔燬,主要發生在覈電站,核能外泄所發出的核輻射雖遠比核子武器威力與範圍小,但是劑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傷亡。

核泄漏發生後,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吸收進入人體內,引起內輻射,而γ(伽馬)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

福島核電站泄漏後,周邊測得的輻射量昨天已降至100微西弗/小時以下,不到致死或者嚴重致病的當量劑量。"人不可能乖乖地一直待在原地接受輻射。"楊宇華指出,由於地震發生後,當地政府已迅速組織撤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損害程度。

4 定義

核事故(nuclear accident)是指因鏈式反應失控或放射性物質外泄失控而造成的突發性意外事件事件序列。這類事件很可能對外界環境造成不良後果(主要指放射性物質失去控制地向環境釋放),並可能危及公衆的健康。[2]

核事故是指核設施中很少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或已經失去應有的控制,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3]

核事故(nuclear accident)是指核電廠或其他核設施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3]。在這種狀態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或已經失去應有的控制,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3]

5 放射性

放射性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最早發現放射性的是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1896年貝克勒爾在研究鈾礦的熒光現象時發現鈾鹽礦發射着類似X射線穿透性輻射。兩年之後,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從鈾礦中發現了另一個能發射射線的新元素——釙,四年後她又發現了鐳,居里夫人建議把物質能夠自發發出射線的性質稱之爲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核素被稱爲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發射出放射線後將變成新的同位素,新同位素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穩定同位素,而這一過程則稱爲放射性衰變。

6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來自天然輻射的個人年有效劑量全球平均約爲2.4mSv,其中,來自宇宙射線的爲0.4mSv,來自地面γ射線的爲0.5mSv,吸入(主要是室內氡)產生的爲1.2mSv,食入爲0.3mSv。可以看出氡是最主要的照射來源。 30. 輻射如何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輻射對人體作用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人體吸收輻射能量開始,到產生生物效應,乃至機體的損傷和死亡爲止,涉及許多不同性質的變化。

在輻射的作用下,人體內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質等會被電離或激發。這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質會因此而改變,細胞功能代謝亦遭到破壞。實驗證明輻射可令DNA斷裂或阻礙分子複製。此外,人體內的生物大分子存在於大量水分子中,當輻射作用水分子時,水分子亦會被電離或激發,產生有害的自由基(如 OH-1、 H+自由基等),繼而使在水分環境中的生物大分子受到損傷

雖然輻射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傷,但如劑量不高,機體可以通過自身的代謝過程對受損傷細胞或局部組織進行修復,這種修復作用程度的大小,既與原初損傷的程度有關,又可能因個體間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急性初期症狀噁心嘔吐發熱腹瀉

短時間內大劑量電離輻射引起的放射性損傷,稱急性放射病。較長時間超過允許劑量的輻射損傷,稱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見於接受過量射線的工作人員、公衆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難者,主要引發造血功能障礙、內臟出血組織壞死感染及惡性變等。

其中,核輻射導致的全身外照射損傷主要出現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現爲噁心嘔吐、疲勞、發熱腹瀉。"假愈期"患者持續時間長短不同,症狀有所緩解。嚴重的發展到了極期則有感染出血和胃症狀。經恰當治療後上述症狀逐漸緩解。

而局部照射損傷是隨受照劑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現紅斑、水腫、乾性脫皮和溼性脫皮、起水泡、疼痛壞死、壞疽或脫髮等症狀。局部皮膚損傷通常持續幾周到幾個月,嚴重者常規方法難以治癒。不過,外照射多見於核電站工作人員。

體內污染引起的內照射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症狀, 除非攝入量很高,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國外發生的核輻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現爲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髮、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症、畸變、遺傳性病發生率。一般來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也越大。

7 輻射劑量與遠期效應

暴露電離輻射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通過對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接受放射診療的病人、職業受照人羣以及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受照人羣的輻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全身輻射劑量低於100mSv時,未發現明顯的輻射致癌效應

在對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調查研究表明,在遭受輻射後數年裏,患白血病風險增加,在10年後患癌症的風險增加。在核事故情況下,如果放射性碘沉積在甲狀腺中,它會導致甲狀腺局部劑量效應,而不是全身效應。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經驗教訓表明,放射性碘是最大的影響因素,該事故造成年齡在0-18週歲的兒童爆發甲狀腺癌病例超過了5000例。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心理影響。這主要是缺乏風險溝通機制所導致的。因此,在覈應急狀態下,建立一個良好的公衆交流機制非常重要。

流行病學統計研究表明,當劑量低於100mSv時導致癌症的風險沒有明顯增加。然而,電離輻射線性無閾模型是輻射防護的基礎。這就意味着,理論上任何劑量電離輻射均可導致一定的生物學效應,但是這種效應還無法在人類身上進行驗證。因此,我們無法說那個劑量水平就是絕對的零風險。在電離輻射防護中應儘可能遵循防護水平最優化原則(ALARA原則)。

4000毫西弗/次輻射可致死

"當量劑量"是反映各種射線或粒子被吸收後引起的生物效應強弱的輻射量。其國際標準單位是"西弗",定義是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爲1西弗。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對日常工作中不接觸輻射性工作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因爲空氣中的氡輻射)爲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於100微西弗的輻射,對人體無影響。與放射相關的工人,一年最高輻射量爲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會致死。

核燃料中的有效成分是鈾-235,鈾-235同樣也是原子彈中的核炸藥,那麼核電站會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爆炸呢?專家指出,絕沒有這種可能性!

這是因爲,核燃料中鈾-235的含量約爲3%,而核炸藥中的鈾-235含量高達90%以上。核燃料引不起核爆炸,正像啤酒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酒精含量高可以點燃,而啤酒則因酒精含量低不能點燃一樣。

8 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分爲三類:即骨髓型、腸型和腦型放射病。其中骨髓型放射病根據受照劑量不同又分爲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目前,重度以下放射損傷病人可以救治成活。極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腸型放射病和腦型放射病還沒有救治成活的經驗,一般治療原則爲減輕病人痛苦,延長存活時間

9 核事故的防護

在通常情況下,首要任務是限制輻射暴露發生。主要通過疏散或隱蔽受影響人口,來減少放射性煙雲沉降的影響。根據大氣中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和當時的氣象條件(例如風向和降水等),並依據爆炸的中心範圍,國家將會確定在多大半徑範圍內應採取緊急隱蔽防護措施。

一旦出現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衆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儘可能獲取可信的關於突發事件信息,瞭解政府部門的決定、通知。應通過各種手段保持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切記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採取必要的保護自己的防護措施。例如可以選用就近的建築物進行隱蔽,應關閉門窗,關閉通風設備。根據地方政府的安排實施有組織有序地撤離。當判斷有放射性散佈事件發生時,切忌不能迎着風,也不能順着風跑,應儘量往風向的側面躲,並迅速進入建築物內隱蔽。採取呼吸防護,包括用溼毛巾、布塊等捂住口鼻,過濾放射性粒子。若懷疑身體表面有放射性污染,採用洗澡和更換衣服來減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現核與輻射恐怖事件公衆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態平穩,千萬不要惶恐不安。

核事故後煙雲能飄浮多遠是很難預測的。它取決於風速和其它氣象條件。

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會造成多大的輻射劑量,它對健康有哪些不利影響呢?

取決於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總量,公衆受到的劑量可能會在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範圍。世界人均天然輻射本底劑量是2.4mSv/年,地區差異造成各地區的值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達200mSv。

當全身照射劑量大於1Gy時,會出現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應。然而,對於核電站事故中釋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煙雲經過長距離的輸運後,是不大可能出現如此高劑量照射的情況。

當食品和飲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水平時應禁止或限制食用或飲用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飲水。國家標準將食品分爲兩類,一類是一般消費食品,一類是牛奶嬰兒食品和飲水;對不同核素分別規定了需採取干預行動的濃度水平。

在疑有或確有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發生的初期,政府主管部門將快速組織現場的監測和評價,以判斷放射性污染的性質、實際的污染水平及範圍,用以指導後續的應急行動中對應急響應人員的監護和傷員的救治。除了現場快速監測外,還會採用現場採樣及實驗室測量方法進行放射性監測

公衆可以藉助於溝通程序與政府主管部門或媒體取得聯繫,獲得自己關切的信息,包括自己房屋和其他財產的放射性污染情況,並按應急響應組織的要求決定應採取的措施。

9.1 核事故早期防護措施

早期是指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後的1~2天內,對人員可以採用的防護措施有:隱蔽、呼吸道防護、服用穩定性碘、撤離、控制進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護是用幹或溼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動,可防止或減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穩定性碘能防止或減少煙羽中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後在甲狀腺內沉積。

9.2 核事故中期防護措施

事件中期階段,已有相當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沉積於地面。此時,對個人而言除了可考慮中止呼吸道防護外,其他的早期防護措施可繼續採取。爲避免長時間停留而受到過高的累積劑量,主管部門可採取有控制和有計劃地將人羣由污染區向外搬遷。還應該考慮限制當地生產或貯存的食品和飲用水的銷售和消費。根據這個時期對人員照射途徑的特點,可採取的防護措施還有:在畜牧業中使用儲存飼料,對人員體表去污,對傷病員救治等。

9.3 核事故睌期防護措施

事故晚期(恢復期)面臨的問題是:是否和何時可以恢復社會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進一步採取防護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徑爲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懸浮物質的吸入引起的內照射。因此,可採取的防護措施包括控制進出口通路、避遷、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儲存飼料和地區去污等。

9.4 自我保護

首先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

當空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時就需要採取一些個人防護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質所致劑量減少約90%。體表的防護可用各種日常服裝,包括帽子、頭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對已受到或可疑受到體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員進行去污方法簡單,只要告訴有關人員用水淋浴,並將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脫下存放起來,直到以後有時間再進行監測或處理。要防止將放射性污染擴散到未受到污染的地區。

9.5 服碘防護

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況下,將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爲一種防護藥物分發給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狀腺的受照劑量

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發生後,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並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此時服用穩定性碘就可減少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穩定性碘,就能阻斷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內服用穩定性碘,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對成年人推薦的服用量爲100毫克碘,對孕婦和3~12歲的兒童,服用量爲50毫克,3歲以下兒童服用量爲25毫克。

對出生後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穩定性碘服用量應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對有些人,例如,甲狀腺結節者,突眼性甲狀腺腫已經治癒者,曾接受過放射性碘治療者,甲狀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狀腺單側切除者,有亞臨牀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對碘過敏者,某些皮膚病(痤瘡溼疹牛皮癬患者等,應慎用或不用穩定性碘。

由於碘片具有阻斷甲狀腺吸收作用,對懷孕婦女服用碘片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首先,孕婦甲狀腺攝取放射性碘的機率較普通成人要高,其次,胎兒甲狀腺應給予保護,特別是在懷孕後的第二、第三孕期。然而,除此以外,在當前情況下並沒有特別的醫學理由表明要避免懷孕。

生理學上,人體碘的主要來源是甲狀腺吸收甲狀腺靠碘來產生甲狀腺激素。KI是穩定性碘,它可以使甲狀腺內的碘飽和從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攝入。

切爾諾貝利的經驗表明,放射性碘是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主要因素,它導致超過5000個兒童甲狀腺癌病例的發生,受照人羣的年齡均在0-18歲之間。因此,碘化鉀分配的首要對象是幼兒和懷孕婦女。

碘片不能保護來自於體外的放射性和被身體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這就是爲什麼碘甲狀腺阻斷在多數場合將與其它防護措施(如隱蔽待於室內、關閉門窗等)綜合使用。

接觸放射性碘可導致甲狀腺癌顯著增加,特別是幼兒吸入和食入的放射性碘在甲狀腺蓄積。在暴露前預防性服用碘化鉀,可防止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並降低甲狀腺癌的長期風險

爲了充分發揮穩定碘對碘甲狀腺阻斷效果的作用需要在受照前或者受照後儘快服用穩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後幾小時,通過服用仍然可以阻止甲狀腺對50%碘的吸收。爲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片劑量的穩定碘就足夠了,它可以起到24小時持續保護作用,在含放射性碘同位素的煙雲來襲時對甲狀腺起到了充分的保護作用。然而,在長期持續性釋放狀況下,則有可能出現重複照射的情況。

再次強調,只有在暴露於放射性碘之前就服用碘化鉀,才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

國家庫存碘化鉀。預存碘化鉀藥片是對任何一個運營核電廠的要求,也是其應急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9.6 核事故現場的自救、互救

在實施現場救護任務的應急救護人員到達以前,現場公衆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以下搶救任務:

(1)扒掘被掩埋的傷員

(2)滅火和使傷員脫離火災區;

(3)簡易止血

(4)簡易包紮或遮蓋創面;

(5)簡易固定骨折

(6)清除口鼻內泥沙,對昏迷傷員將舌拉出以防窒息

(7)給傷員服用隨身攜帶的藥品(如止痛藥);

(8) 簡易除污染

(9)護送傷員等。

9.7 核事故發生後的心理干預

任何一次事故,不管是否已經或並沒有受到實際的輻照,都會有精神上的疲損和焦慮。這種情況歸因於人們對健康危險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決於人們是否相信主管部門有能力和值得依賴,並且是否已經採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動控制輻射劑量。同時醫學工作者應對工作進行必要的心理諮詢,解除心理恐慌狀態。

於涉及核與輻射的突發事件易引起人們的恐懼心理。對此首先要貫徹預防的原則。對於受到心理打擊的受害者,可以採取一些對內心有安撫作用方法來解除精神緊張。有的受災者可能會出現某些不良行爲,也有的表現爲抑制、退縮、被動和消極的特徵,可能還有一些人出現失態的表現。這些情況要求心理學家必鬚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方法患者的家屬和相關的人員應及時爲有這些表現的人員安排心理治療

災後應對產生心理障礙的人員給予心理衛生方面的幫助。通常,直接捲入大規模災難或者喪親、財產損失的倖存者是需要及時給予心理援助的潛在受災者;其次是與他們有密切聯繫的個人和家庭;從事救援或搜索的人員或者幫助進行重建康復工作的成員和志願者也應考慮在內;在臨近災難場景時易感性高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心理病態的徵象而需要幫助。

9.8 撤離

指將人們由受影響地區緊急轉移,以避免或減少來自煙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積物引起的大劑量照射。該措施爲短期措施,預期人們在預計的某一有限時間內可返回原住地。

9.9 隱蔽措施

隱蔽指人員停留在或進入室內,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以減少煙羽(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質的吸入和外照射,並減少來自放射性沉積物的外照射。

有較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的突發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隱蔽就是主要防護措施之一。大多數建築物可使建築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約降低一半。

隱蔽一段時間及煙羽通過後,隱蔽體內空氣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會上升,此時進行通風是必要的,以便將空氣中放射性濃度降低到相當於室外較清潔的水平。因而對持久的釋放而言,隱蔽的防護效果較差。隱蔽時間一般認爲不應超過2天。

10 參考資料

  1.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Z/T 279—2017 核和輻射事故醫學應急處理導則[Z].2017-5-18.
  2.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Z/T 255—2014 核和輻射事故傷員分類方法和標識[Z].2014-10-13.
  3.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67—2014 核和輻射事故醫學響應程序[Z].2014-10-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