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

中藥學 經穴別名 腧穴學 中藥材 頭頸部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穴位特效按摩 經外奇穴 下肢部奇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è dǐng

2 英文參考

EX-LE2[中國鍼灸學詞典]

Liángqīu ST34[中國鍼灸學詞典]

hèdǐ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LE2[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鶴頂:1.經外奇穴名;2.經穴別名;3.藥材名。

4 經外奇穴名·位於膝部·鶴頂

4.1 位於膝部

鶴頂經外奇穴名(hèdǐng EX-LE2)[1]。出《鍼灸集成[1]。《外科大成》原名膝頂。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2]。主膝痛,足脛無力,癱瘓腳氣膝關節炎,鶴膝風等。

4.1.1 拼音

hèdǐng

4.1.2 代號

EX-LE2

4.1.3 鶴頂穴的別名

膝頂(《外科大成》)。

4.1.4 出處

醫學綱目》:鶴頂,在膝蓋骨尖上。

4.1.5 鶴頂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2]

鶴頂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3]

鶴頂位於膝前區,髕底中點的上方凹陷中[3][4]

鶴頂穴位於膝部,髕骨上緣正中凹陷處[5]

經外奇穴——鶴頂的位置

經外奇穴——鶴頂的位置

鶴頂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鶴頂的位置

4.1.6 鶴頂取穴方法

患者屈膝取穴

屈膝,於髕骨上緣中點上方之凹陷處取穴[5]

快速取穴:正坐垂足,膝部正中骨頭上緣正中凹陷處即是鶴頂[6]

4.1.7 鶴頂穴位解剖

鶴頂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股四頭肌腱分佈有股前皮神經膝關節的動、靜脈網。

4.1.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股四頭肌腱[6]

4.1.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股神經前皮支分佈,深層有股神經肌支和膝關動脈分佈[6]

4.1.8 鶴頂的功效與作用

鶴頂鶴頂通利關節作用

4.1.9 鶴頂穴主治病

鶴頂穴主膝痛,足脛無力,癱瘓腳氣膝關節炎,鶴膝風等。

鶴頂穴主治膝痛、足脛無力、癱瘓[6]

鶴頂穴主治膝痛、足脛無力、下肢癱瘓腳氣[6]

鶴頂穴主治下肢癱瘓鶴膝風腳氣膝關節炎等[6]

鶴頂穴主治膝痛,鶴膝風;足脛無力,癱瘓[6]

4.1.10 鶴頂穴的配伍

鶴頂內膝眼犢鼻三陰交,治鶴膝風[6]

鶴頂內膝眼犢鼻陰陵泉陽陵泉,治膝關節炎[6]

鶴頂梁丘血海足三裏陽陵泉,治膝部腫痛[6]

4.1.11 刺灸法

4.1.11.1 刺法

直刺0.5~0.8寸[6][6],局部有酸脹感[6]

直刺1~1.5寸[6]

向上直刺1~1.5寸[6]

4.1.11.2 灸法

可灸[6][6][6]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6]

4.1.12 特效按摩

常用指腹揉按鶴頂穴,每日3次,每次150下,可治療膝關節痛[6]

4.1.13 文獻摘要

醫學綱目》:兩足癱瘓,兩腿無力。

鍼灸集成》:鶴頂,主兩足癱瘓無力。灸七壯。

外科大成》:膝頂穴,治鶴膝風腳氣,此祕法也,諸書不載。鶴膝風,兩膝內外皆腫,寒熱間作,痛如虎咬,股漸細而膝愈大是也。……灸膝眼穴二七壯。甚者見青筋,痛引足心,灸三陰交穴二七壯,待膝伸直爲止。再甚者,則於膝頂上灸七壯,乃祕穴也。

4.2 位於頭頂

鶴頂經外奇穴名。出《鍼灸雜誌》(第一卷)[6]、《考正穴法[6]

4.2.1 鶴頂穴的定位

鶴頂位於頭頂正中線上,入前髮際3.5寸處[6]

鶴頂穴在頭頂,自鼻尖直上入髮際3.5寸,與督脈前頂穴同位[6]

4.2.2 鶴頂穴主治病

主治療瘡[6][6]

4.2.3 刺灸法

一般灸3~5壯[6]

沿皮刺0.3-0.5寸[6]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6]

5 經穴別名·鶴頂

鶴頂經穴別名,即梁丘[6]。見《針方六集》。

穴位梁丘
漢語拼音Liangqiu
羅馬拼音Liangchiu
美國英譯名Beam Mound
各國代號中國ST34
日本34
法國莫蘭特氏E34
富耶氏
德國M34
英國S34
美國St34

梁丘經穴名(Liángqīu ST34)[7]。出《鍼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7]梁丘足陽明胃經郄穴[7]。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將髀骨喻爲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這堰堤上邊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7]。主治胃痛胃脘疼痛急性胃炎胃痙攣,急性胃痛腸鳴泄瀉腹瀉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乳癰,乳腺炎,膝腳腰疼痛,冷痹不仁鶴膝風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脛痹痛,下肢不遂,膝腫痛,不可屈伸,痛經風溼性關節炎,髕上滑囊炎髕骨軟化症膝關節病變等。臨牀多用梁丘穴治療因胃腸功能障礙而導致的疼痛性疾病。

5.1 梁丘穴的別名

跨骨(《中華鍼灸學》),鶴頂[8]

5.2 出處

鍼灸甲乙經》:梁丘足陽明郄,在膝上二寸。

5.3 特異性

梁丘足陽明胃經郄穴

5.4 穴名

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將髀骨喻爲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這堰堤上邊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8]

梁,有屋樑、車梁之義。丘,丘陵,陵起爲丘。本穴在膝上筋肉隙中,陰市下1寸許,兩筋間,屈膝取之。骨亙如梁,筋猶小丘,穴在髕上,因名“梁丘”。[8]

5.5 所屬部位

大腿[9]

5.6 梁丘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屈膝,梁丘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足陽明胃經郄穴[9][10]

梁丘位於股前區,髕底上2寸,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之間,正坐屈膝取穴或仰臥取穴[10]

梁丘位於大腿前外側,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距髕底外側端2寸處[11]

另說梁丘膝上三寸(《備急千金要方》);在膝蓋骨上盡處陷中(《循經考穴編》廣注)[11]

梁丘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梁丘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肌肉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5.7 鶴頂穴的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膝髕上外緣上2寸凹陷處,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之連線上取穴。

梁丘位於股前區,髕底上2寸,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之間。正坐屈膝取穴或仰臥取穴[11]

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在膝蓋外上緣直上2寸處取穴;或令大腿肌肉繃緊,顯現股直肌肌腱與股外側肌,於兩肌之間,陰市下1寸處取穴[12]

5.8 鶴頂穴位解剖

梁丘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股外側肌。血管神經分佈陰市(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爲股前皮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分佈處。)。皮膚由股外側皮神經和股神經前皮支雙重分佈。(參看陰市穴)

5.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股直肌腱與股外側肌之間→股中間肌的外側[12]

皮膚→皮下組織→闊筋膜→股外側肌[12]

5.8.2 穴區神經血管

伏兔[12]

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並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通過[12]

5.9 梁丘穴的功效與作用

梁丘有調胃降逆、祛風化溼作用[12]

梁丘理氣和胃通經活絡作用

梁丘穴是足陽明胃經郄穴,是本經氣血深聚的部位,有疏肝和胃通經活絡作用,善治急性胃痛[12][12]

足陽明經筋結於膝,膝關節爲下肢運動之樞紐,故本穴可治膝痛和下肢不遂[12]

乳癰多由胃經積熱,鬱於乳房所致,陽明經脈經過乳房郄穴又爲經脈氣血深聚之部位,故本穴有通經止痛之功,並能降胃火、散結滯,而善治乳癰[12]

梁丘近於膝關節,故治膝關節痛,使之屈伸[12]

梁丘足三裏都是治療胃病的常用穴,梁丘穴擅長治療胃酸過多,足三裏長於治療胃酸缺乏[12]

陰經郄穴多治血,陽經郄穴多治痛”,所以臨牀多用梁丘穴治療因胃腸功能障礙而導致的疼痛性疾病[12]

5.10 鶴頂穴主治病

梁丘穴主治胃痛胃脘疼痛急性胃炎胃痙攣,急性胃痛腸鳴泄瀉腹瀉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乳癰,乳腺炎,膝腳腰疼痛,冷痹不仁鶴膝風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脛痹痛,下肢不遂,膝腫痛,不可屈伸,痛經風溼性關節炎,髕上滑囊炎髕骨軟化症膝關節病變等。

梁丘穴主治胃痛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乳癰[12]

梁丘主治脾胃、股膝等疾患:如胃脘疼痛腸鳴泄瀉、膝腳腰疼痛、冷痹不仁鶴膝風乳癰[12]

現又多用梁丘治療急性胃炎、乳腺炎、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12]

梁丘主治膝脛痹痛,鶴膝風胃痛乳癰[12]

梁丘穴主治急性胃痛腹瀉乳癰,下肢不遂,膝腫痛,不可屈伸,冷痹不仁[12]

消化系統疾病:胃痙攣胃炎,腹泄;

產科系統疾病:乳腺炎,痛經

運動系統疾病:風溼性關節炎,髕上滑囊炎髕骨軟化症膝關節病變。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1~1.5寸[12][12],局部有酸脹感[12]擴散膝關[12]

一般直刺0.8~1.2寸[12]

直刺0.5~1寸[12]

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擴散膝關節。

注意:不能刺激過強,以免損傷肌肉筋膜

5.11.2 灸法

可灸[12][12]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12]

艾炷灸溫鍼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5.12 鶴頂穴的配伍

梁丘曲泉膝陽關,有舒筋活絡作用,主治筋攣膝關節不得屈伸。

梁丘中脘內關足三裏,治急性胃痛[12]

梁丘犢鼻陽陵泉膝陽關陰陵泉,有舒筋活絡作用,主治膝關節痛。

梁丘犢鼻陽陵泉膝陽關,治膝關節痛[12]

梁丘中脘內關公孫,治胃潰瘍[12]

5.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大驚,乳痛梁丘主之。脛苕苕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

鍼灸大成》:主膝腳腰痛冷痹不仁,跪難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

太平聖惠方》:冷痹膝痛。

5.14 研究進展

5.14.1 治療急性胃痛

有報道以梁丘主穴,病邪犯胃加內關公孫肝氣鬱結太沖胃熱盛加內庭,治療急性胃痛。對急性胃脘痛患者針刺梁丘觀察胃電圖的表現,發現針刺梁丘後,可使治療前較低的胃電波波幅升高(P<0.01),甚至有恢復到正常胃電波的趨向。針刺梁丘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梁丘胃俞、針刺得氣後,實證用瀉法,虛證補法留針25分鐘,留針期間間隔捻轉,經治73例,鎮痛起效時間快,平均7~分鐘,疼痛減輕或消失約12~15分鐘。

5.14.2 治療急性腹瀉

取左側梁丘,將艾絨做成麥粒大小艾炷,直接置於腧穴上,每壯灸至患者感覺發熱時拿掉,每次7~9壯,每日1次,可治療急性腹瀉

5.14.3 胃電波有調整作用

隨着臨牀症狀的好轉,低下的胃電波幅也逐漸正常,部分患者針前胃電波高於正常人,針後胃電波也下降。

6 藥材名·鶴頂

鶴頂白朮根莖主軸向上延伸的部分,狀如鶴頂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5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8.
  4. ^ [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02.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42.
  6. ^ [6]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9.
  8. ^ [8]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9.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10. ^ [10]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5.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58.
  12. ^ [12]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81-18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