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邃

鍼灸學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ō zhì suì

2 註解

郭志邃字右陶。生活於17世紀中葉,具體生卒年月不詳。清代醫家,攜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人。郭氏鑑於痧脹病症發病多、傳變快,治不對症,命在須臾,遂搜求前人有關學術經驗,總其大綱,撮其要領,於公元1675年撰成《痧脹玉衡>。該書上卷列痧脹發矇論、痧脹要語及痧脹脈法;中卷、下卷結合實際治例,敘述多種痧症,末附備用要方。書成後3年,郭氏從臨牀實踐中意識到“痧之變幻,更有隱伏於別病中者”,又作後卷1卷,補充了不少有關痧症的診治內容,是一部比較系統的痧症專著。[1]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