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明 孫文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股痛門

(附脊痛)股居一身之下。衆陰之所歸。而其所以作痛者。三經受病也。足太陰脾經主肉。足厥陰肝經主筋。足少陰腎經主骨。脾經受溼。下流於股。則肉痠疼。肝經受寒。下及於股。則筋攣急痛腎經受寒下注於股。則骨髓冷痛。其痛各有所屬也。而可以一概治之乎。設使筋攣急痛。誤以爲溼而用燥劑治之。則燥盡其血。而筋失所養。其痛愈甚。必投以養血之劑。則筋自舒而不攣急矣。使骨髓冷痛。誤以爲溼。而用燥藥治之。則燥盡其髓。而骨空虛。其空愈加於痛。必投之以補髓之劑則骨氣充而無所苦矣。使肉內痠痛。單用熱藥。而不用燥劑。肉得熱而融活。固有微效。而溼留於中。何時而去。必以熱藥爲嚮導。而以燥劑君之。以血藥佐之。則溼可去而血亦不枯。此萬全之法也。若婦人產後或患股痛。乃惡血流於經絡也。要當以熱藥爲嚮導。而以活血之劑君之。以行氣之藥佐之則愈。若誤以爲溼。而投燥劑。則不惟股中之血易幹。而一身之血亦病矣。若誤以爲寒。而投熱藥。則血得熱而行。猶爲庶幾然。大熱之劑。亦未可輕用。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