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清 張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目瘡疣

實熱生瘡。有痛癢輕重不同。重則堆高濃。紫血膿爛。而腥臭如瘀滯之證。膏溷水濁。每每流於睥成瘡。血散而瘡自除。別無痛腫證者。輕而無妨。若火盛瘡生。堆重帶腫痛者。又當急治。恐濁氣沿入而病及於珠也。治宜瀉心火。解熱毒。有瘡處仍用開導洗點。椒瘡生於睥內。累累如椒。紅而堅者是也。有則砂擦難開。多淚而痛。今人皆呼爲粟瘡誤矣。粟瘡亦生在睥。但色黃軟而易散。此則堅而難散。醫者卒以龍鬚出血取效。甚則累累連片。疙瘩不平。不得已而導。中病即止。若退而復來者。乃內有瘀滯。必須再導。更服祛風熱藥以治其內。粟瘡生於兩睥。細顆黃而軟。若目病頭疼者。必有變證。是溼熱鬱於土分。須服退溼熱藥。若睥生痰核者。乃痰因火滯而結。生於上睥者多。屢有不治自愈。有恣嗜辛辣熱毒。酒色斫喪之人。久而變爲癭漏重疾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