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清 嚴西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甘,溫。養脾胃,止涎唾。牛病死及獨肝者,有大毒,食之生疔殺人。

骨髓

甘,溫。通十二經脈,填骨髓,平三焦,止泄痢。配地黃汁,治羸瘦。和羊脂白蜜薑汁煎膏,治勞損風溼

秦艽不灰木。甘,微寒。養心肺,潤腸胃,解熱毒,補虛癆,通二便,止吐衄。佐薑汁,治熱噦。使蓽茇,治氣痢。拌硫黃,治腳痹。和薑汁、韭汁,治噎膈。每碗入酒半盞,文火調和,結如燉蛋,服之。胃虛噁心大便滑泄,二者勿用。怪症∶項中生瘡,五色櫻桃狀,破則自項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常飲牛乳自消。

白水牛喉

去兩頭,除脂膜,醋炙燥,燒存性,每服一錢,米飲下,治反胃噎膈,及小兒呷氣。

即角尖中堅骨

苦,溫。入足厥陰少陰經血分。治血痢崩中赤白帶下。淡青鹽水送末一錢,服二三枚,種子神效。久在糞土中爛白者亦佳。燒存性用。

苦,大寒。除熱渴,止下痢。拌苦蔘膽草蜜丸,治谷疸。入槐角於內,風乾丸服,治痔。

膽星

苦,涼。入足厥陰少陽經。豁結氣,除肝熱。肝膽驚熱之風,以此爲調和之神劑。上焦壅閉之痰,惟此爲消降之聖藥。九制者佳。清膽府,療驚氣,較竹茹有力。

牛黃

人蔘爲之使。畏牛膝乾漆。惡龍骨龍膽地黃常山蜚蠊。苦,涼。入手少陰足厥陰經。清心火,通關竅,入肝臟引風外出,透胞絡合於神明。化胎毒,治驚癇。得牡丹、菖蒲,利耳目。得天竹黃,發聲音。得犀角末,治諸驚。得竹瀝,治口噤熱驚。硃砂一分,牛黃二釐,蜜浸胭脂取汁,調二味末,塗痘瘡黑陷。磨指透甲者真。癰疽,研敷。風中血脈及腑者,用之引風入骨,脾胃虛寒者,易於作瀉,並禁用。

霞天膏

甘,溫。治諸疾,由腸胃出透肌膚,能搜剔一切虛結。煎膏法∶用肥嫩雄黃牛肉三四十斤,洗淨,煮爛,去滓熬膏。

黃明膠

牛皮膠

甘,平。去風溼,活血止痛,潤燥補血,利大小腸。功用相近阿膠,如無真阿膠,不若以黃明膠代之。攤膏,貼瘰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