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溫毒條辨第一

溫毒初起,煩熱惡寒口渴舌赤,鼻幹氣燥,咽痛脈數,此邪襲氣分。宜用薄荷連翹、羚角、桑葉、大力、鮮石斛沙蔘杏仁桔梗甘草等味,辛涼透泄也。溫毒之起,蓋因先伏溫邪,後再感溫,兩溫相灼,即無風寒感召,而其病亦能作也。然溫上加溫,病中添病,其熱尤熾,較之冬溫更緊一層。故一起便發煩躁,微兼惡寒。夫表裏俱熱,則口渴舌赤;熱邪上壅,則咽痛鼻幹。斯邪在氣分,宜用薄荷,大力祛風;沙蔘桑葉清熱;連翹,羚角化熱毒,甘草桔梗利咽喉。慎勿辛溫助熱,激傷津液,反滋傳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