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註》

清 張志聰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行鍼第六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氣血。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髮針氣逆。或數刺病亦劇。凡此六者。各不同行。願聞其方。此承前章論刺陰陽之人。而行鍼之不同也。夫五音之人多陰。左右太少之人多陽。百姓者。天下之大衆。蓋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而人亦應之。百姓之氣血。各不同形者。謂形中之血氣。有盛有少也。六者。謂重陽之人陽中有陰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多陰之人。陰中有陽之人。及粗工之所敗也。倪仲玉曰。此篇論刺形。故提二形字。末結一形字。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此言重陽之人。神氣之易行也。夫五臟內合五行。外合五音三陰之所主也。心肺居上爲陽。肝腎脾居下爲陰。陰中之有陽也。重陽之人者。手足左右太少之三陽。及心肺之髒氣有餘者也。高高。手三陽之在上也。言語善疾。陰中之陽在中也。舉足善高。足三陽之在下也。心藏神肺主氣。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也。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心爲陽中之太陽。肝爲陰中之少陽心主喜。肝主怒。心藏神肝藏魂。魂隨神以往來者也。神動而氣先行者。神魂之相離也。重陽而頗有陰者。陰陽之相合也。陰陽之離合難。故神與魂合。則其神不能先行矣。上文曰氣先行。此則曰神。不能先行。蓋氣行則神行。神行則氣行。神氣之相隨也。夫行鍼者。貴在得神取氣。然而神有易動。氣有易往。是以數刺而病益甚者。反傷其神氣也。仇汝霖曰。喜爲心志。怒爲肝志。數怒者易解。言其人易怒而易解者。重陽之人頗有陰也。蓋多陰者多怒。此陽中之陰。故易怒而易解也。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徐振公曰。此言陰陽和平之人。血氣淖澤滑利。故氣出疾而與針相逢也。倪仲玉曰。謂陰陽之氣。皆應於針。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沉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徐振公曰。此言多陰之人。針已出。而陰氣獨行也。其陰氣多而陽氣少者。陰氣沉而陽氣浮。陰陽之相離也。故針已出。則微陽之氣。隨針外泄。陰氣獨行於內。此陰陽不和。不能交相守。而微陽之易脫也。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徐振公曰。此言陰中有陽之人。數刺而始知也。陰中有陽者。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難於往來。故數刺乃知。此陰陽守於內也。二節言多陰少陽之人。有陰陽之相離者。有相守者。陰陽離合之道。行鍼者不可不知。仇汝霖曰。多陰少陽。故陰陽不合。陰中有陽。故陰陽相和。蓋陽生於陰也。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徐振公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神氣之易散也。多陰之人。氣隨針出。微陽之易脫也。陰陽有離有合。氣之有浮有沉。粗工不知浮沉離合之道而失之。以致數刺而病益甚也。夫五音之形。陰氣多而陽氣少。左右太少之形。陽氣多而陰氣少。故善用針者。調其陰陽。而使形氣之無過焉。仇汝霖曰。神氣者。五臟之神氣也。重陽之人。使神氣外弛。則愈亡其陰矣。多陰少陽之人。使陽氣隨針而出。則愈亡其陽矣。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