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齋百一選方》

宋 王璆原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治消渴方

眉山揭穎臣長七尺,健飲啖,倜儻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飲水數鬥,食倍常而數溺,消渴藥服之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衾,囑其子於人。蜀有良醫張肱隱之子,不記其名,爲遂愈疾。今診穎臣脾脈極熱,而腎不衰,當由果實與酒過度,熱在脾,所以飲食過人,而多飲水,飲屋內釀酒不熟,以木爲屋,屋下亦不可釀,故以此二物爲藥,以去生果酒之毒也”(枳音旬裏切,枸音矩)。以其實如鳥乳所能來巢,今俗訛謂之雞矩子,亦謂之癩漢指頭蓋,取其似也,食之如牛乳,小兒喜食之,《本草》木部作枳(音之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