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癰

中醫外科學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內癰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yōng

2 英文參考

liver absc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ver absc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liver absc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肝癰(liver abscess[1][2])爲病證名[3]。出《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是指發生肝臟,以急起發熱,右脅腹部疼痛拒按,右脅下腫塊爲主要表現的癰[4]

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肝雍,兩肱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肝癰包括西醫之肝膿瘍、肝包蟲、化膿性膽囊炎及膽管炎[4]

4 肝癰病因

肝癰多因憤鬱氣逆積溼生痰蘊蒸而成[4]

5 肝癰症狀

肝癰初起期門穴處微腫隱痛,牽引脅肋拒按,或便溺則疼痛加重,或側臥咳嗽,脈弦數,常見惡寒發熱[4]

繼則局部脹痛加劇,脅肋脹滿,身熱不退[4]

如遷延失治則膿腫破潰,可咳吐或下利膿血,呈褐色且帶臭穢[4]

6 肝癰的治療

肝癰的治療宜清肝宣肺解毒滌痰,可選用柴胡清肝湯、化肝清毒湯宣鬱化毒湯疏肝滌痰湯[4]

膿成則宜於清肝瀉火方中佐以排膿之品[4]

膿潰之後宜清肺清腸,補益脾腎[4]

外治參見腸癰,必要時應行手術治療[4]

愈後宜用四物湯等調理[4]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9.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