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炎平膠囊

外用藥 中醫學 方劑學 中成藥 殺蟲止癢 燥溼止帶 清熱解毒 中藥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ù yán píng jiāo náng

2 英文參考

fuyanping capsule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婦炎平膠囊中成藥,主要成分爲苦蔘珍珠層粉鹽酸小檗鹼苦木冰片硼酸蛇牀子薄荷腦枯礬[1]。具有清熱解毒燥溼止帶,殺蟲止癢的功效。用於溼熱下注帶脈失約,赤 白帶下,陰癢陰腫,以及滴蟲、黴菌細菌引起的陰道炎、外陰炎等。注意孕婦慎用;月經期至經淨3天內停用,切忌內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載有婦炎平膠囊的部頒標準。

4 中藥部頒標準

4.1 拼音名

Fuyanping Jiaonang

4.2 標準編號

WS3-B-3400-98

4.3 處方

苦蔘蛇牀子苦木珍珠層粉冰片鹽酸小檗鹼枯礬薄荷腦硼酸

4.4 性狀

本品爲膠囊劑,內容物爲淺棕黃色粉末;氣香,味苦辛。

4.5 鑑別

(1) 取本品內容物0. 3g,加水5ml,振搖,濾過,棄去初濾液,取續濾液 1ml,加濃氨試液至生成白色膠狀沉澱,滴加茜素磺酸鈉指示液2~3滴,沉澱即顯櫻紅色。

(2) 取本品內容物0. 6g,加乙醇5ml,振搖,濾過,取濾液2ml,加3%碳酸鈉溶液2 ml,即顯橙紅色,再加新制的重氮對硝基苯試液1~2滴,即顯紅棕色。

(3) 取本品內容物0. 3g,加硫酸使溼潤,加甲醇3~5ml,攪拌,點火燃燒,邊緣即 出現帶綠色的火焰

(4) 取本品內容物0. 3g,加乙醇20ml,水浴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作 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 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4% 醋酸鈉溶液製成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爲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 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 取本品內容物0. 6g,加乙醚10ml,浸漬10分鐘,時加振搖,濾過,濾液自然揮 幹,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 1ml含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 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4:1)爲展開劑,展開, 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於105℃烘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 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6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1.0%(附錄Ⅸ H二法)。   其他 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L)。

4.7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經五氧化二磷真空乾燥24小時的鹽酸小檗鹼 (C20H18ClNO4·2H2O)對照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200ml量瓶中,加熱水使溶解,放冷, 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ml於2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10粒,傾出內容物,精密稱定。混合研細後,精密稱取 適量(約相當於1粒的量),加乙醇100ml,水浴迴流30分鐘,趁熱抽濾,濾渣用熱乙醇 洗滌,洗液與濾液合併,移入200ml量瓶中,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ml 置蒸發皿中,蒸去乙醇,加熱水使溶解,移入200ml量瓶中,用熱水洗淨器皿,洗液併入 量瓶中,放冷,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各10ml,分別置分液漏斗中,加磷酸緩衝液(取磷酸氫二鉀 57g,加水450ml,用1mol/L氫氧化鈉液調至pH10)5.0ml,水33ml, 三硝基苯試液2ml,搖勻,精密量取二氯乙烷10ml,振搖2分鐘,靜置1小時,分取二氯 乙烷液,用乾燥濾紙濾過,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在360nm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 度,計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鹽酸小檗鹼(C20H18ClNO4·2H2O)不得少於13mg。

4.8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燥溼止帶,殺蟲止癢。用於溼熱下注帶脈失約,赤 白帶下,陰癢陰腫,以及滴蟲、黴菌細菌引起的陰道炎、外陰炎等。

4.9 用法與用量

外用,睡前洗淨陰部,置膠囊於陰道內,一次2粒,一日1次。

4.10 注意

孕婦慎用;月經期至經淨3天內停用,切忌內服。

4.11 規格

每粒裝0. 28g

4.12 貯藏

密封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