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

法規文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è zhì wēi shēng wù nài yào guó jiā xíng dòng jì huá ( 2 0 2 2 - 2 0 2 5 nián )

2 基本信息

爲積極應對微生物耐藥帶來的挑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更好地保護人民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於2022年10月25日聯合發佈了《關於印發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國衛醫函〔2022〕185號)。

3 發佈通知

關於印發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

國衛醫函〔2022〕18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廣播電視局、醫保局、中醫藥局、疾控局、藥監局,軍隊有關衛生部門:

爲積極應對微生物耐藥帶來的挑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更好地保護人民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聯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各部門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生態環境

農業農村部

國家廣電總局

國家醫保局

國家中醫藥

國家疾控局

國家藥監局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

2022年10月25日

4 標準正文

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

《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實施以來,我國採取遏制耐藥綜合治理策略並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部分常見微生物耐藥問題仍在加劇,地區和機構之間耐藥防控水平存在差異,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爲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遏制微生物耐藥,更好地保護人民健康,在總結評估前期工作基礎上,制定本行動計劃。

4.1 一、總體要求

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聚焦微生物耐藥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有效控制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藥形勢。到2025年,應對微生物耐藥的國家治理體系基本完善,公衆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健康素養大幅提升,醫療衛生和動物衛生專業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能力顯著提高,人類和動物抗微生物藥物應用和耐藥監測評價體系更加健全,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學技術研究進一步加快、國際交流與合作深入推進。

4.2 二、主要指標

2022-2025年,主要達成以下指標:

(一)醫療機構內耐藥感染社區獲得性耐藥感染發生率持續下降。

(二)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藥率持續降低或耐藥增長率下降。

(三)城鄉居民對微生物耐藥問題的知曉率和感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知識的正確率均達到80%,使用行爲的正確率達到60%;全國中小學生微生物耐藥感染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的健康教育達到全覆蓋。

(四)全國醫務人員、規模養殖場執業獸醫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的培訓實現全覆蓋,知識掌握正確率達到80%以上。

(五)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和住院抗菌藥物醫囑的適宜率均達到75%以上。

(六)藥品零售企業憑處方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的比例達到100%;獸藥經營企業憑獸醫處方銷售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比例達到80%。

(七)人類、動物抗微生物藥物應用和耐藥監測網絡覆蓋率持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應用和耐藥評價體系更加健全。

(八)研發上市全新抗微生物藥物1-3個;研發新型微生物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5-10項。

(九)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實際的臨牀抗微生物藥敏感折點標準體系。

4.3 三、主要任務

4.3.1 (一)堅持預防爲主,降低感染發生率。

1.加強醫療機構內感染預防與控制。將醫療機構感染防控與抗微生物藥物臨牀應用管理統籌推進,加大對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感控專業人員配備和感控技術能力建設等。監督指導醫療機構落實感染防控各項制度、規範及標準,研究制訂重要耐藥微生物感染的循證防控措施,降低醫療機構內耐藥感染發生率,加強醫療廢物源頭分類。加強對醫療機構內保潔、保安等非衛生技術人員感染防控的基礎知識教育和行爲規範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水、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全社會形成文明衛生習慣。保障家庭、社區、衛生保健機構飲用水安全。完善公共衛生設施,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加強養殖場所、屠宰場所、食品生產車間等場所衛生管理,預防動物疫病,保障食品安全。多措並舉,預防和減少社區獲得性感染。(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國家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抗微生物藥環境污染防治。加強生活污水、醫療廢水與廢物、製藥企業生產廢水、養殖業和食品生產廢水等規範處理。嚴格落實抗微生物藥物製藥相關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強化抗微生物藥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推動抗微生物藥物廢棄物減量化。開展水環境抗微生物藥監測試點。加強抗微生物藥環境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感染疫苗接種工作。進一步加強感染相關疫苗的接種工作,增強人和動物對可預防感染病的抵抗能力,減少感染病發病率,降低抗微生物藥物使用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國家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3.2 (二)加強公衆健康教育,提高耐藥認識水平。

1.加大城鄉居民宣教力度。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社會公衆微生物耐藥問題的認識,提高感染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的知識水平。促進個人衛生防護,糾正無處方抗微生物藥物使用治療行爲,引導公衆醫師、藥師指導下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國家廣電總局、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廣泛開展中小學生科普宣傳。在中小學開展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微生物耐藥科普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感染病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合理用藥行爲。(教育部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參與)

3.定期舉辦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在每年11月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通過拍攝公益宣傳片、設計宣傳海報、開設公衆微信號、組織知識互動問答等多種方式,宣傳感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微生物耐藥知識,切實提高全社會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牽頭,國家廣電總局參與)

4.3.3 (三)加強培養培訓,提高專業人員防控能力

1.加強院校人才培養。以需求爲導向,培養壯大感染防控、感染病學、藥學、微生物、獸醫等專業人才隊伍。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微生物耐藥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鼓勵生物學醫學、藥學、農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交叉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加強公共衛生與臨牀醫學複合型人才培養,促進實現醫防融合。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臨牀醫學、動物醫學、藥學等專業開設微生物耐藥感染防控、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等課程,或在相關課程中增加相應教學內容。(教育部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參與)

2.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加強醫務人員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耐藥防控的日常培訓,鼓勵有關專業組織、學協會等開展高質量培訓,樹立培訓品牌。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育手段,提升醫務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落實《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定期對醫師和藥師進行培訓和考覈,經考覈合格的,授予相應的抗菌藥物處方權或者抗菌藥物調劑資格。(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養殖業與獸醫從業人員教育。深入推進“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公益宣傳接力行動。加大獸醫和養殖從業人員動物疫病防控、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的培訓力度,不斷擴大覆蓋面。將獸用抗菌藥物使用規範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課程體系。(農業農村部負責)

4.3.4 (四)強化行業監管,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

1.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臨牀應用水平。醫療機構要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抗微生物藥物管理的規章制度、規範標準等,以改善感染轉歸和提高醫療質量爲目標,創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監管能力和效率。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病科建設,規範診治細菌真菌感染強化臨牀微生物室建設,通過參加實驗室室間質評、推廣耐藥菌快速診斷技術等,提升病原學診斷能力;大力培養抗感染領域臨牀藥師,率先在兒科等重點科室配備專職藥師。加強對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私人診所等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監管,督促其不斷提高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監督管理。推動制定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安全使用指導原則和管理辦法。加強動物醫院、動物診所、養殖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範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和食品安全戰略,推進養殖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推廣使用安全、高效、低殘留的獸用中藥等獸用抗菌藥物替代產品。嚴格執行促生長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劃。推行憑獸醫處方銷售使用獸用抗菌藥。繼續開展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安全風險評估獸藥殘留監控,維護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農業農村部負責)

3.嚴格抗微生物藥物銷售監管。嚴格落實藥品零售企業憑處方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加大對零售藥店、藥品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等藥物流通渠道的監管力度。嚴禁使用未經診斷自動生成的處方。嚴厲打擊藥品經營領域銷售假冒僞劣抗微生物藥行爲。(國家藥監局負責)

4.發揮醫保支付對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測算感染性疾病診療相關費用。根據臨牀需求和醫保基金情況,動態調整醫保藥品目錄,將臨牀價值高、患者獲益明顯、經濟性評價優良的抗微生物藥物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科學開展抗微生物藥物的醫保談判、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並加強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國家醫保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

4.3.5 (五)完善監測評價體系,爲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1.完善抗微生物藥物臨牀監測系統。加強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監測網、細菌耐藥監測網、真菌監測網和醫療機構感染監測網建設,擴大監測覆蓋範圍。完善監測指標和監測方式,提高數據質量和分析效率,充分發揮監測網對臨牀診療和行業管理的監督、指導作用。加強監測網之間數據聯動,探索建立監測網即時數據對多重耐藥菌暴發流行的快速預警機制。(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健全動物診療、養殖領域監測網絡。推動建立健全獸用抗微生物藥物應用監測網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監測網,完善動物源細菌耐藥監測網,監測面逐步覆蓋養殖場、動物醫院、動物診所、畜禽屠宰場所,獲得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數據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數據。積極開展普遍監測、主動監測和目標監測工作,關注動物重點病原體、人畜共生和相關共生分離菌,加強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農業農村部負責)

3.實現不同領域的監測結果綜合應用。加快建立人類醫療、動物診療、養殖領域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和微生物耐藥監測的協作機制,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爲醫療與養殖領域加強抗微生物藥物應用管理提供依據。建立國家微生物耐藥參比實驗室和生物標本庫。建立耐藥研究與監測技術標準體系,收集保存分離到的各種耐藥微生物,提供臨牀與研究所需標準菌株。(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負責)

4.建立健全微生物耐藥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加強微生物耐藥生物安全風險監測,提高微生物耐藥生物安全風險識別和分析能力。根據風險監測的數據、資料等信息,定期組織開展微生物耐藥生物安全風險調查評估,建立預警制度。(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4.3.6 (六)加強相關藥物器械的供應保障。

1.加快臨牀急需新藥和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對於耐藥感染預防、診斷和治療相關臨牀急需的新藥、疫苗、創新醫療器械等,依程序優先審評審批。加強對抗微生物藥物的不良反應監測及評價工作。(國家藥監局負責)

2.推進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產業發展。推動抗微生物藥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協作,圍繞原輔料、新型製藥設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技術產品攻關,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鼓勵企業開發和應用連續合成、生物轉化等綠色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自動化、密閉化改造,提升“三廢”綜合處置水平,促進抗微生物藥物原料藥生產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

4.3.7 (七)加強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技研發。

1.推動新型抗微生物藥物、診斷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藥物替代品等研發與轉化應用。建立多學科協同創新的聯合攻關機制,推動微生物耐藥防控核心關鍵技術和重大產品的成果產出與轉化應用。鼓勵研發耐藥感染快速診斷設備和試劑,支持開發價廉、易推廣的藥物濃度監測技術。支持耐藥感染診治與防控研究,包括新的治療方案、耐藥感染預防與控制策略以及抗微生物藥物上市後評價等。開展臨牀抗微生物藥敏感折點研究和標準制定。重點加強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羣適用抗微生物藥物的研發,進一步加強中成藥等可替代抗微生物藥物的研發。推動動物專用抗微生物藥物和獸用抗微生物藥物替代品的研究與開發。(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科技部、國家藥監局、農業農村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支持開展微生物耐藥分子流行病學耐藥機制和傳播機制研究。及時掌握我國不同地區、人羣、醫療機構、動物、環境微生物耐藥流行病學特點及發展趨勢,闡明微生物致病、耐藥及其傳播機制,爲制訂耐藥防控策略與研究開發新藥物新技術提供科學數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抗微生物藥環境污染防控研究。研發環境抗微生物藥分析技術,開展環境中殘留的抗微生物藥物可能的生態環境影響研究。(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4.3.8 (八)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圍繞全球微生物耐藥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開展多層面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借鑑微生物耐藥領域先進理念、高新技術經驗做法,積極爲全球微生物耐藥防控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結合工作開展情況和科技發展優勢,在防控策略與技術標準制訂、監測評估、研究開發、技術推廣、人才培養、專題研討等方面,繼續推進與其他國家的雙邊和多邊科技合作。在“一帶一路”和“健康絲綢之路”等合作框架下,重點推進國際耐藥監測協作、控制耐藥菌跨地區跨國界傳播等工作。積極支持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開展耐藥防控活動。(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4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應對微生物耐藥有關部門間協調聯繫機制,加強常態化信息溝通,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對相關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工作可持續性。根據本行動計劃,制定年度工作重點,並將工作任務措施分解到具體部門,促進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如期實現各項工作目標。各地要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於2022年12月底前書面報送至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開展監測評估。國家層面建立行動計劃執行過程監測和結果評估機制。圍繞工作目標和任務,健全評估指標體系,明確評估主體和內容,開展年度工作評估和具體措施實施的質量改善研究。根據監測評估情況適時發佈行動計劃實施進展專題報告,對好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廣,對遇到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各省(區、市)按要求開展本地區監測評估,推進任務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揮專家力量。建立完善國家遏制微生物耐藥諮詢專家委員會,推進不同領域、多學科專家溝通交流,爲戰略研究、政策制定提供決策諮詢,爲行動計劃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及時提出行動計劃調整建議,推動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範。各地可以成立本地區的遏制微生物耐藥諮詢專家委員會,強化技術支持。(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5 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政策解讀

5.1 一、起草背景及過程

微生物耐藥是全球公共健康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各國政府和社會廣泛關注的世界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多年來呼籲各國重視微生物耐藥問題,聯合國大會、世界衛生大會、G20峯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多次研究討論微生物耐藥問題。2016年,爲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抗微生物藥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我國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在國家層面採取綜合治理措施應對細菌耐藥,從藥物研發、生產、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加強了監管。此項工作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充分肯定,在國際社會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爲進一步加強遏制耐藥工作,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關於應對微生物耐藥的要求,積極迴應國際國內關切,國家衛生健康委在評估總結過去幾年工作效果的基礎上,對包括細菌耐藥在內的微生物耐藥進行統籌考慮,牽頭研究起草了《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該文件廣泛徵求了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相關單位等有關方面意見,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實施。

5.2 二、文件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包括四方面內容,即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一)總體要求。《行動計劃》確立了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聚焦微生物耐藥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到2025年,在微生物耐藥國家治理體系、公衆健康素養、專業人員防控能力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科技研究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明顯進步。

(二)主要目標。以定量指標爲主設立了9項指標,作爲遏制微生物耐藥工作的重要導向。同時,將作爲《行動計劃》年度進展監測評估的主要依據。

(三)主要任務。《行動計劃》根據當前形勢和問題形成了8項主要任務,並明確了每項任務的責任部門。一是堅持預防爲主,降低感染發生率。二是加強公衆健康教育,提高耐藥認識水平。三是加強培養培訓,提高專業人員防控能力。四是強化行業監管,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五是完善監測評價體系,爲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六是加強相關藥物器械的供應保障。七是加強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技研發。八是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四)保障措施。《行動計劃》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監測評估,建立完善應對微生物耐藥有關部門間協調聯繫機制。加強執行過程監測和結果評估,推動任務落實。充分發揮專家力量,提供技術支撐。從多個方面保障遏制微生物耐藥工作的有效落實和可持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