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症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ér tóng gū dú zhèng

2 英文參考

Autistic disorder

3 概述

兒童孤獨症過去稱爲嬰兒孤獨症(infantile autism),在分類學上目前歸於心理發育障礙範疇,稱爲廣泛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兒童孤獨症是一組起病於幼兒期,主要表現爲人際交往情感交流障礙的全面精神發育障礙,可伴有智能減退。男孩多見。其患病率據西方報道約爲兒童的4~10/萬。我國過去報道極少,近年逐漸增加。男孩多見(男∶女約爲5∶1)。本病病因未明。雙生兒研究提示在單卵雙生兒中同病率高於雙卵者。腦電圖及腦影像檢查均有較高的異常率,但不具特異性神經系統軟體徵也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體綜合徵患者併發孤獨症症狀者也較多。

4 病因

已從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社會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爲止,仍未能闡明兒童孤獨症病因和發病機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種生物學原因引起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所致的異常行爲綜合徵

5 歷史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並稱之爲"情感接觸孤獨障礙"。當時他報告的11例均在嬰兒出生後就起病,故稱爲嬰兒早期孤獨症。以後,他和其他學者觀察更多病例後,發見有些患兒開始一、二年發育尚正常,以後才起病。現今一般人將起病年齡定爲30月以內。

由於孤獨症起病如此之早,徵狀奇特和預後嚴重,故引起學者的廣泛興趣及社會的關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設有孤獨症專門學會、辦有專門雜誌,並且從社會、心理神經生理、生化遺傳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討,寫了不少專著和文章。

6 臨牀表現

臨牀表現是社會交往能力的明顯損害或發育不良,興趣活動範圍的明顯狹窄。這些症狀的表現程度與年齡有密切關係。

①社會交往障礙:Kanner認爲是本症的核心症狀嬰兒期身於不與媽媽貼近,對爸媽的語聲不感興趣,稍長後,與親人不親,孤獨,在不適時也不找親人安慰;

②言語和非言語交往障礙:部分患兒自小言語未發育,部分患兒學會講話後,所學的話又逐漸減少,以至全部喪失,或出現刻板、重複言語;

感覺調節和動作障礙:對外界各種刺激的調節均異常,產生感覺麻木或過敏,或同時出現。常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坐不住、動不停、注意渙散等;

智力障礙:國外報告約1/4患兒智力正常,l/4下降至輕度智力低下,和1/2屬中重度智力低下體格檢查發現在7歲前,患兒平均身高偏低,腦電圖有較多異常、根據臨牀表現診斷較易,但需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多動症及Rett綜合徵Asperger綜合徵等。

兒童孤獨症的小孩很小時就表現與別人缺乏接觸,例如看他時他眼光避開,要抱他時缺乏撲過來的反應;會說話後很少主動開口,因此很難跟別的小孩建立夥伴關係。自己遇到挫折時(例如跌交)不會去尋找求別人的同情和安慰,別人(例如母親)遭受痛苦時也不表現同情和安慰。如能入學,在學校裏也不善於合羣,即使參加集體遊戲,也只能擔當較機械的角色。患孩不但不善於言語交流,有時言語發育也不正常,例如不能正確理解別人的問題、不能正確表達、發音怪異等。又常表現刻板的行爲或動作,例如反覆模仿某一電視演員的某一動作;對已形成的某些生活習慣不能任意改變,例如進食時坐慣某個位子就不能改變。興趣狹窄,有時甚至只對某一遊戲的某一片斷感興趣,反覆不停,甚至很精通。有時只對某一玩具或玩具的某一部件、甚至一段繩子有興趣

患兒的症狀一般在幼兒期即出現,但部份患者在此時症狀可以不突出或不被注意,到了三歲以後,即很少有不被發現者。本病目前雖改稱兒童孤獨症,實際上多數均在嬰兒期發病。

孤獨症患兒在青春期可有較大的變化,有些可有明顯改善,有些則反之。一般言,語言功能發育好者預後較好,反之則差。據美國資料,約三分之一的患者長大後可獨立生活。

7 診斷

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臨牀表現,特別要着重社會交往、言語及非言語交流的障礙以及興趣狹窄、行爲刻板等表現。國外已有多種孤獨症評定量表出現,我國也已有應用。鑑別診斷主要是與精神發育遲緩精神分裂症鑑別。單純的精神分裂症則大多在10歲以後發病,幼兒期發病者很少也很難診斷爲分裂症。

多數患兒均伴有某種程度(輕、中度)的智力低下現象,如不詳細詢問病史,易誤診精神發育遲緩孤獨症患兒的智能障礙一般是不均勻的,有些方面可以沒有明顯的缺陷。孤獨症患兒尚可伴有多動、注意不集中、衝動、攻擊、自傷或暴怒等行爲感覺方面也可有異常,例如痛覺閾可以增高(不怕痛),或對聲、光的刺激特別敏感。有些患孩明顯偏食,甚至可達到異嗜症(pica)的地步。有些患兒還有睡眠異常(一夜醒覺多次)。有些患孩有異常的恐懼表現,害怕不應害怕的東西,而對真正可以引起危險的東西卻不害怕。病情較輕的患孩長大之後,由於瞭解自己的病情可以因此產生自卑、抑鬱的情緒

實驗室檢查一般陰性,即使有陽性發現,也應排除伴發的軀體疾病的影響。孤獨症伴發癲癇者較多見,因此常有電圖異常,但不出現臨牀發作者也有較多的腦電圖異常,其異常無特異性。近年來常報道孤獨症患孩有腦成像檢查的異常(CT,MRI等),一般無特異性,但亦有報導強調有小腦中線中發育不良者。另據報道,脆性X染色體綜合徵患者伴發孤獨症症狀者也較多。

8 鑑別診斷

腦部遲鈍:大多腦部遲鈍的人在技能上也不會有所發展,而孤獨症患者在良好指導下腦部會有所發展,可掌握一些技能

9 治療

孤獨症目前尚無特效治療,主要是針對其行爲缺陷進行教育訓練,特別是學會與人交往。此種教育要逐步的、長期的進行,因此必須要有患兒家長的配合。伴發多動、興奮、抑鬱等症狀時可適當使用精神藥物,伴發其他疾病時可進行相應的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