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疽

皮膚和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中醫學 有頭疽 外科感染 中醫外科學 瘡瘍 中醫診斷學 中醫病名 普通外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n zhōng jū

2 英文參考

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anzhong carbuncl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carbuncle between breast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膻中疽(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1])爲病名[2]。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三。膻中疽又稱膻中發疽膻中發[2]。是指生於膻中穴部位的有頭疽[3][3]

5 膻中疽症狀

膻中疽初起如粟,色紫堅硬,逐漸焮紅腫痛,憎寒壯熱[3]

6 膻中疽的治療

治宜急服仙方活命飲加蘇葉、薄荷汗之[3]

煩躁作嘔,脣焦渴飲,宜奪命丹清之[3]

表證退則服托里透膿湯[3]

若瘡勢不起屬正虛,宜十全大補湯託之[3]

若失治毒陷攻裏,傷膜透氣則逆[3]

7 關於有頭疽

有頭疽((headed) carbuncle)爲病名[4]。是指生長於肌膚間,以局部初起皮膚上有粟粒膿頭,紅腫熱痛,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爛後狀如蓮蓬蜂窩爲主要表現的急性化膿性疾病[4]。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單個或多個白色粟米樣的瘡頭而得名[4]。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鍁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以中老年患者多發,尤其是消渴患者多見,易出現內陷之證。《外科理例·瘡名有三》雲:“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着其痛應心,此疽始之發兆……”本病根據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於項部的,名腦疽對口疽落頭疽;生於背部的,名發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處的,名膻中疽;生於少腹部的,名少腹疽。但其病因症狀和治療基本相同,故合併論述。

由於形態和發病部位不同,有頭疽名稱各異,如蜂窩發蜂窩疽蓮蓬髮發背搭手背疽腦疽、腦後發等[4]

有頭疽好發於中、老年人,多發於項後、背部。相當於西醫的癰[4]

詳見有頭疽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68.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