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

中藥材 中醫學 活血化瘀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hóng páo

2 英文參考

clovershru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frican mlyrsine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中醫大辭典》·大紅袍

大紅袍中藥名,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1]

3.1 別名

鏽釘子地油根山黃豆[1]

3.2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 Schindl.的根。分佈雲南、四川[1]

3.3 性味

澀、微苦,溫[1]

3.4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止痛[1]

①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胃痛扭傷。煎服:15~30g,或浸酒[1]

②治外傷出血,燙傷,黃水瘡,研末撒或鮮根烤取汁外搽[1]

3.5 化學成分

根含表兒茶精,原矢車菊素B1、B2、B5、C1[1]

4 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全國中草藥彙編》·大紅袍

4.1 拼音名

Dà Hónɡ Páo

4.2 別名

大和紅、鏽釘子、油根、扁皁角

4.3 來源

豆科秔子梢屬植物毛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Schindl.[Lespedeza hirtella Franch.],以根入藥。秋季挖根,洗淨切片曬乾

4.4 形態

小灌木,高約1米,通體均被鏽色硬毛。根直而長,可達50釐米,常有鏽色油點,斷面帶淺紅色。莖直立,枝有棱。三出複葉互生。夏秋開花,總狀花序腋生或聚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蝶形花冠紫紅色。莢果斜卵形,僅一莢節,被貼生長柔毛,紫色網脈明顯。種子長圓形。

4.5 性味

微苦,澀、溫。

4.6 功能主治

調經活血,止痛,收斂。用於閉經痛經白帶胃痛;外用治黃水瘡,燒燙傷。

4.7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根烤出汁搽患處。

4.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5 脣形科植物丹蔘的根及根莖·《中醫大辭典》·大紅袍

大紅袍中藥名,出自《河北藥材》。爲《神農本草經》記載的丹蔘之別名[1]

5.1 別名

紅根、紫丹蔘血蔘根大紅袍[2]

5.2 來源及產地

脣形科植物丹蔘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莖。主產河北、安徽、江蘇、四川等地[2]

5.3 性味歸經

苦,涼。入心、肝經[2]

5.4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安神寧[2]

1.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冠心病心絞痛癥瘕積聚風溼痹痛,心悸失眠。煎服:9~15g[2]

2.治乳腺炎,癰腫。內服並搗敷[2]

5.5 使用注意

藜蘆[2]

5.6 化學成分

本品含丹蔘酮Ⅰ、ⅡA、ⅡB,隱丹蔘酮羥基丹蔘酮A,二氫丹蔘酮丹蔘酸甲酯,次甲丹蔘醌,丹蔘新醌甲、乙、丙、β-谷甾醇,3,4-二羥基苯甲醛兒茶精,芸香苷,維生素E[2]

5.7 藥理作用

注射液能降低血壓,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縮短實驗性心肌缺血的持續時間,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減輕急性實驗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病變。對中樞神經系統具鎮靜作用。隱丹蔘酮、二氫丹蔘酮羥基丹蔘酮A丹蔘酸甲酯及丹蔘酮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藥菌株有抑菌作用丹蔘酮A磺酸鹽爲水溶性,靜注可治心絞痛丹蔘還有改善微循環、抗凝及促纖溶作用[2]

6 紫金牛科植物鐵仔的根或全株·《中醫大辭典》·大紅袍

大紅袍中藥名,出自《貴州民間藥物》。爲《中草藥通訊》(1972,(3):26)記載的鐵仔之別名[2]

6.1 別名

碎米棵、小鐵子牙痛草大紅袍豆瓣[3]

6.2 來源及產地

紫金牛科植物鐵仔Myrsine africana L.的根或全株。分佈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3]

6.3 性味

苦、澀,平[3]

6.4 功能主治

清熱除溼,祛風止痛,收斂止血[3]

1.治腸炎痢疾血淋風溼痹痛,牙痛咯血血崩便血脫肛子宮脫垂。煎服:9~30g[3]

2.治咽喉腫痛。煎水含漱;刀傷出血。鮮葉搗敷;燒燙傷。鮮葉煎水洗創面。[3]

6.5 化學成分

莖皮和葉均含鞣質。葉、果實和嫩枝均含鐵仔皁苷(Myrsine s aponin)。果實還含摁貝素、槲皮素。還含鐵仔醌等[3]

6.6 藥理作用

葉及小枝的乙醇提取物或鐵仔皁苷對大鼠瓦克肉瘤-256有抑制作用,但有效劑量中毒劑量相距太近,毒性頗大。摁貝素對絛蟲驅蟲作用[3]

7 紫金牛科植物鐵仔的根或枝葉·《中華本草》·大紅袍

7.1 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7.2 拼音名

Dà Hónɡ Páo

7.3 別名

簸赭子、矮零子、豆瓣柴、鐵打杵、碎米果、牙痛草、碎米顆、碎米柴

7.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紫金牛科植物鐵仔的根或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sine african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來收,洗淨,切設曬乾

7.5 形態

灌木,高0.5-1m。小枝圓柱形,幼嫩時被鏽色微柔毛。葉互生;葉柄極短,下延至小枝上;葉片革質或堅紙質,通常爲橢圓狀倒卵形,長1-2cm,寬0.7-1cm,先端廣飩或近圓形,具短刺尖,基部楔形,邊緣常從中部以上具鋸齒,齒端常具短刺尖,背面常具小腺點,尤以邊緣較多。花簇生或近傘形花序,腋生,基部具一圈苞片;花梗長0.5-1.5mm,無毛或被腺狀微柔毛。花4數,長2-2.5mm;花導長約0.5mm,萼片廣卵形至橢圓狀卵形,具緣毛及腺點;花冠在雌花中長爲萼的2倍或略長,基部連合成管,管長爲全長的1/2或更多;花絲基部連合成管,管口具緣毛,花葯長圓形;雌蕊長過雄蕊子房長卵形或圓錐形,花柱伸長,柱頭點尖,2半裂或邊緣流蘇狀;花冠在雄花中長爲管的1倍左右,花冠管爲全長的1/2或略短,裏面與花絲合生部分被微柔毛,裂片卵狀披針形,具緣毛及腺毛雄蕊伸出花冠很多,花絲基部連合,均被微柔毛,花葯伸出花冠約2/3;雌蕊在雄花中退化

果球形,直徑達5mm,紅色變紫黑色,光亮。花期2-3月,有時5-6月,果期10-11月,有時2或6月。

7.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3600m的荒坡、石山坡疏林下或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臺灣、廣西、西藏等地。

7.7 性狀

性狀鑑別 小枝圓柱形,常具棱角,被褐色柔毛,多切成段;葉面多皺縮,完整者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長0.5-3cm,寬0.3-1cm,先端近圓形,常具小尖頭,基部楔形,中部以上近邊緣有腺點,羽狀脈,上面深綠色。近革質。氣弱,味苦、澀。

7.8 化學成份

鐵仔鐵仔醌(myrisinone)和5-O-甲基摁貝素(5-O-methylembelin)[1]。葉和嫩枝含皁甙,由報春花甙元(primulagenin)A與葡葡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以1:2:1:1摩爾之比例組成[2]。

7.9 藥理作用

腫瘤 葉及小枝的乙醇提取物100mg/kg或碎米棵皁甙5mg/kg對大鼠瓦克肉瘤-256有抑制作用。 2.驅蟲:貝素有驅蟲作用(僅對絛蟲有效),一般劑量爲0.2-0.4克;過量可中毒。信筒子醌對絛蟲等有驅殺作用

7.10 毒性

有效劑量中毒劑量相距太近,毒性頗大。

7.11 性味

苦;微甘;性涼

7.12 歸經

脾;肺;大腸經

7.13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清熱利溼;收斂止血。主風溼痹痛;牙痛泄瀉痢疾血崩便血肺結核咳血

7.1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葉適量,煎水洗。

7.15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驅風溼,活血。治痢疾

2.《雲南中草藥》:消炎,止痛,止痢。治牙痛腸炎痢疾

7.16 摘錄

《中華本草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