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熱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òu lǐ rè

2 註解

腠理熱   病證名。   ①泛指發熱在於皮、肌之間。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②指半表半里少陽發熱腠理在皮之內、肌肉之外,屬少陽)《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翼·少陽病解》:“少陽遊部,其氣遊行三焦,循兩脅,輸腠理,是先天真元之氣,所以謂之正氣正氣虛,不足以固腠理,邪因腠理之開,得入少陽之部。”由此可知,腠理熱傷寒少陽病往來寒熱。治宜和解少陽。參見發熱少陽病條。

治療腠理熱的穴位

查看更多

腠理熱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