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道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ōng dào

2 英文參考

Shéndào GV11[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衝道經穴別名[1][2]。出《循經考穴編》。即神道[2][2]

穴位神道
漢語拼音Shendao
羅馬拼音Shentao
美國英譯名God's Path
各國代號中國GV11
日本11
法國莫蘭特氏VG10
富耶氏IVG10
德國LG10
英國Gv11
美國Go11

神道經穴名(Shéndào GV11,DU11)[3][4]。出《鍼灸甲乙經》。別名髒俞(《備急千金要方》),藏俞(《鍼灸集成》),藏輸(《鍼灸集成》),衝道。屬督脈[4]。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4]神道穴主要用於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驚悸神經衰弱癔病小兒驚癇瘈瘲心臟病,身熱汗出,咳嗽氣喘風寒汗不出,瘧疾項強背痛肋間神經痛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強痛,怔忡氣喘失眠癲癇目痛,視物不明,頭痛腰脊強痛,肩背痛發熱中風不語心驚咳喘小兒風癇增生性脊椎炎心臟神經官能症等。

4 神道穴的別名

髒俞(《備急千金要方》),藏俞(《鍼灸集成》),藏輸(《鍼灸集成》),衝道

5 出處

鍼灸甲乙經》: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

6 穴名

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4]

神,指精神;道爲通道。意其爲胸中之神氣,又指道路。像其地位高顯,如日如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氣,乃日與心之意也。謂其平齊心俞,下接靈臺爲心神出入之道路。心俞在椎之兩側,與心氣相連,心神仗督陽之氣而行,所經之道,名曰神道。氣之伸者爲神,行之通者爲道。督脈之氣,升而上通,行而直達。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喻此爲心神通達之道路,主治恍惚、悲愁、心氣不暢諸疾。《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曰:“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因名神道

7 所屬部位

胸椎[5]

8 衝道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神道穴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下凹陷中[6]

神道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處。俯伏或伏臥取穴[6]

神道穴位於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間[7]

神道穴在督脈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神道穴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9 衝道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神道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處。俯伏或伏臥取穴[7]

俯伏坐位俯臥位,先取約與兩肩胛骨下角平齊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摸1個胸椎棘突,於其上方凹陷中取穴[8]

10 衝道穴位解剖

神道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五胸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五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8]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9]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深層有胸神經後支和肋間動脈背側支分佈[9]

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五肋間動脈後支[9]

11 衝道穴的功效與作用

神道穴具有寧神安心、清熱平喘的功效。

神道穴有寧心安神清熱散作用[9]

神道穴有寧心化痰、清熱熄風之功,其治症,與靈臺略同。顧名思義,知其功用專在神機,而非用於氣化形質之爲病者也。[10]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針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10][10][10]

斜刺0.5~1寸,局部酸脹,有時可擴散至下背或前胸部[10]

鍼灸大成》:禁針。

注意神道穴不宜深刺,以防損傷脊髓[10]

刺椎間腧穴有麻電感時應立即拔針或停止深刺[11]

13.2 灸法

可灸[11][11][11]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11]

15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刺熱》:五椎下間主肝熱

鍼灸甲乙經》:身熱頭痛,進退往來,神道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寒熱頭痛,進退往來,痃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可灸七七壯至百壯止。小兒風癇瘛瘲,可灸七壯。

鍼灸大成》:主傷寒發熱頭痛,進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失欠,牙車蹉,張口不合。小兒風癇瘛瘲,可灸七壯。

16 衝道穴研究進展

16.1 食管作用

在用X線檢查食管靜脈曲張時發現,重刺激天突神道食管有弛緩作用,並使黏膜皺襞顯影清楚。

1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3.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51.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5.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7.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4-355.
  9.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5.
  10. ^ [10]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1. ^ [11]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1-3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