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沉香化滯丸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Chenxianghuazhi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1748-94
2.3 處方
沉香 2g 牽牛子 (炒) 6g 枳實 (炒) 6g 五靈脂 (制) 6g 山楂 (炒) 10g 枳殼 (炒) 10g 陳皮 10g 香附 (制) 10g 厚朴 (制) 10g 莪術 (制) 10g 砂仁 10g 三棱 (制) 4g 木香 4g 青皮 4g 大黃 30g
2.4 製法
2.5 性狀
本品爲褐黃色的水丸;味苦、辛。
2.6 檢查
2.7 功能與主治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2 次。
2.9 注意
孕婦忌用。
2.10 貯藏
密閉,防潮。
3 沉香化滯丸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
3.2 藥品漢語拼音
Chenxianghuazhi Wan
3.3 性狀
3.4 沉香化滯丸的主要成份
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陳皮、甘草、藿香、莪術、六曲、麥芽等。
3.5 沉香化滯丸的功能主治
寬中降氣、消積。用於肝胃氣滯、脘腹脹痛、胸脅痞滿、不思飲食、噯氣反酸等症。
3.6 沉香化滯丸的用法用量
每次3~6g,每天2次。
3.7 沉香化滯丸的禁忌
孕婦忌服。
3.8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3.婦女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或平素月經量多者,不宜服用沉香化滯丸。
4.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出現其他症狀時,應立即停用併到醫院診治。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沉香化滯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9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0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重訂通俗傷寒論》之沉香化滯丸
4.1 組成
沉香6錢,山楂肉1兩5錢,川錦紋1兩5錢,川樸1兩2錢,枳實1兩2錢,檳榔1兩2錢,條芩1兩2錢,陳皮1兩2錢,半夏曲1兩2錢,生曬術1兩2錢,廣木香1兩2錢,杜藿香1兩2錢,春砂仁1兩2錢。
4.2 主治
《重訂通俗傷寒論》之沉香化滯丸主治脾胃不和,過食生冷油膩,停滯不化,胸膈飽悶,脅腹疼痛,一切氣痰痞積。
4.3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以淡姜鹽湯送下。
4.4 製備方法
5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沉香化滯丸
5.1 組成
黑醜(炒)48兩,枳實(炒)48兩,五靈脂(炒)48兩,山楂80兩,枳殼(炒)80兩,陳皮80兩,香附(醋炙)80兩,厚朴(生薑炙)80兩,莪術(炙)80兩,砂仁8兩,三棱(麩炒)32兩,木香32兩,青皮(炒)32兩,大黃240兩,沉香16兩。
5.2 功效
5.3 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沉香化滯丸主治飲食停滯,胸膈痞悶,兩脅脹滿,嘈雜吐酸。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開水送下,1日2次。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冷汗水爲小丸。
5.6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6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之沉香化滯丸
6.1 別名
6.2 組成
6.3 功效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之沉香化滯丸具有通順氣血之功效。
6.4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之沉香化滯丸主治痰飲氣滯,胸脘痞悶,喘促噫氣,婦人經水不調,小腹疼痛。
6.5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開水或淡薑湯或淡鹽湯送下。
6.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水爲丸。
7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沉香化滯丸
7.1 組成
海沉香2兩5錢,廣木香3兩,檳榔4兩,枳實12兩,陳皮12兩,文術12兩,牙皁4兩,香附12兩,萊菔4兩,制軍12兩,川樸12兩,黃芩12兩,歸尾12兩,生地3兩,廣砂仁3兩,藿香5兩,炙草1兩。
7.2 功效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沉香化滯丸具有輕瀉,調胃整腸之功效。
7.3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之沉香化滯丸主治消化不良,胃痛便祕,腹痛拒按,心腹膨悶,噯氣吐酸,呃逆不舒,下痢赤白,裏急後重,食噎氣塞。
7.4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食前以白水送服。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水爲小丸。
7.6 用藥禁忌
孕婦、身體衰弱及便滑泄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