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內鏡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āo shēng nèi jìng jiǎn chá

2 英文參考

EUS(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choendoscopy

endosonography

ultrasonic endoscopy

ultrasonography(EUS)

3 概述

超聲內鏡(ultrasonic endoscope)是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一方面通過內鏡直接觀察腔內的形態改變,同時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消化道各層次組織學特徵及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雙重診斷性能

4 操作名稱

超聲內鏡檢查

5 適應

超聲內鏡檢查適應證如下:

1.判斷消化腫瘤的侵犯程度並判斷有否淋巴結轉移

2.判斷外科手術切除的可能性。

3.確定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的起源與性質。

4.判斷食管靜脈曲張程度與栓塞治療的效果。

5.顯示縱隔病變。

6.判斷消化性潰瘍的癒合與復發。

7.十二指腸壺腹腫瘤

6 禁忌

1.絕對禁忌

(1)患者不合作。

(2)懷疑有消化穿孔

(3)急性憩室炎。

(4)暴發性結腸炎。

2.相對禁忌

(1)食管嚴重狹窄。

(2)心肺狀況不佳。

7 準備

1.患者準備

(1)瞭解病史、檢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檢查情況、有無內鏡檢查禁忌證、有無藥物過敏及急、慢性傳染病等。

(2)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及配合檢查注意的事項。

(3)術前禁食6~8h。已做鋇餐檢查者須待鋇劑排空後再做胃鏡檢查幽門梗阻患者應禁食2~3d,必要時術前洗胃。最好排空大小便。

(4)咽部麻醉檢查前15min用2%~4%利多卡因普魯卡因噴霧或口含,也可含服麻醉祛泡糊劑。有麻醉藥過敏史者可不用麻醉

(5)不必常規應用鎮靜劑、解痙劑,對個別精神緊張或胃腸蠕動強者可在檢查前15min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或丁溴東莨菪鹼10mg。或行清醒鎮靜麻醉

(6)檢查大腸術前準備

①收集病史,包括大便性質、形態便血情況,有無家族性直腸癌息肉病史。

②術前晚服腸道清洗瀉劑或檢查清潔灌腸1次。

2.技術準備  通常須2~3人,術者操縱內鏡,助手操作超聲儀。術者必須熟練掌握一般消化道內鏡的技術和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的操作要點,並具有一定的體表超聲經驗超聲解剖知識。

3.儀器準備  按操作要求安裝,調試所用的超聲內鏡系統

8 方法

1.超聲探查方式

(1)直接接觸法:將內鏡頂端超聲探頭外水囊的空氣抽盡後,直接接觸消化道黏膜進行掃描。

(2)水囊法:經注水管道向探頭外水囊注入3~5ml脫氣水,使其接觸消化道壁以顯示壁的層次消化道以外相應的器官,該法最常用。根據需要調節注入水囊內的水量以適合不同病變的檢查

(3)水囊法+脫氣水充盈法:超聲胃鏡插至檢查部位後,先抽盡胃內空氣,再注入脫氣水300~500ml,使已充水的水囊浸泡在水中。該法適於胃底、胃體中上部及胃鄰近臟器的檢查,持續注水時也可用於十二指腸病變的檢查

2.操作步驟

(1)觀察消化道局部病變,可直接經水囊法或水充盈法將探頭靠近病竈,進行超聲掃描。

(2)觀察消化道鄰近臟器時,可將探頭置於下述部位進行顯示:①胰腺、胰頭部(十二指腸降部)、胰體和尾部(胃竇胃體後壁);②膽道下段(十二指腸降部)和中段(胃竇部);③膽囊十二指腸壺腹或胃竇近幽門區);④肝右葉(十二指腸、胃竇部)、肝左葉(賁門部、胃體上部);⑤脾臟(胃體上部)。

(3)不斷改變探頭的位置和方向可以獲得不同切面的超聲圖像。常用方法有:①調節內鏡角度旋鈕,改變探頭的方向;②通過插鏡或拔鏡調節探頭的位置;③通過旋轉鏡身尋找病竈進行超聲掃描;④改變患者體位;⑤胃底和胃體部還可用內鏡鏡頭倒轉手法

(4)超聲圖像的調節方法:①檢查任何部位均先用低倍圓圖,發現病竈後再逐漸放大;②顯示局部病竈可取放大半圓圖;③頻率切換,觀察消化道或其鄰近器官時選用7.5MHz顯示病竈實質回聲較好;12MHz顯示消化道壁或病竈的邊界較好。

9 注意事項

注意防止併發症:

1.窒息  發生率極低,主要由於胃內注水過多時變動患者體位所致。注水應少於500ml,術中變動體位前抽盡胃內注入水。

2.吸入性肺炎  較少發生,常因術中誤吸胃內液體或注入水量過多所致。

3.麻醉意外。

4.器械損傷  有咽喉損傷食管穿孔、胃穿孔、腸穿孔消化道管壁擦傷等。

5.出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