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溪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áng xī

2 概述

長溪經穴別名,即天樞[1]

穴位天樞
漢語拼音Tianshu
羅馬拼音Tienshu
美國英譯名Celestial Pivot
各國代號中國ST25
日本25
法國莫蘭特氏E25
富耶氏E25
德國M25
英國S25
美國St25

天樞經穴名(Tiānshū ST25)[2]。出《黃帝內經靈樞·骨度》。別名長溪長谿谷門循際長谷大腸募。屬足陽明胃經[2]天樞大腸募穴[2]。天即天空,樞即樞紐,臍上爲天屬陽,臍下爲地屬陰,平臍高度則相當天地間樞紐部位,穴在臍旁,故名天樞[2]。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腸癰熱病疝氣水腫,繞臍切痛,赤白痢疾,細菌性痢疾嘔吐納呆,癓瘕積聚瘧疾振寒,熱甚狂言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小兒腹瀉,過時不止,淋濁臍疝黃疸腰痛膽囊炎,肝炎,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經閉赤白帶下崩漏帶下產後腹痛腎炎等。

4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6 穴名

天即天空,樞即樞紐,臍上爲天屬陽,臍下爲地屬陰,平臍高度則相當天地間樞紐部位,穴在臍旁,故名天樞[4]

《說文》:“樞,戶樞也。”事物之關鍵處或中心部分亦爲樞。本穴內應橫結腸屈曲回折之端,其功能長於助膈下器官運行加速,即輔助腸中水谷氣吸收水分,排出幹矢,增益蠕動之力,因名“天樞”。又以大小腸連結管道甚長,故別名長溪長谷,又名谷門[4]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氣主之。半,所謂天樞也。”《六微旨大論》:“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王冰注:“天樞,當臍之兩旁也,所謂身半矣,伸臂指天,則天樞正當身之半也。”此穴正當臍旁,爲人身上下、天地、陰陽之氣樞轉交合之處,故名天樞[4]

7 所屬部位

上腹[5]

8 天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6][7]

天樞位於臍中旁開2寸處(《鍼灸甲乙經》)[7]

天樞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取之[7]

天樞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天樞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臍旁2寸.png

天樞穴的位置——臍中旁開2寸

天樞穴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天樞穴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肌肉

天樞穴的位置

天樞穴的位置(內臟

9 取法

仰臥位,在臍中任脈神闕穴)旁開2寸處取穴

天樞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取之[7]

仰臥位,當臍中旁開2寸處取穴[7]

10 穴位解剖

天樞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筋膜。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分佈着第十肋間神經分支。皮膚由第9、10、11肋間神經的前皮支重疊分佈。從脊髓發出的脊神經,在胸腹壁呈階段性分佈,第10胸脊髓段相連的脊神經的皮支正分佈於臍平面。腹直肌鞘內布有肋間動脈、腹壁上下動脈。臍上爲腹壁上動脈,臍下爲腹壁下動脈肋間動脈呈階段性。腹腔內穴位相對應的器官大網膜小腸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7]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分佈;深層有肋聞神經動脈和腹壁上、下動脈分佈[7]

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並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通過[7]

11 天樞穴的功效與作用

天樞穴有調中和胃理氣健脾作用

天樞穴有疏調腸腑、理氣化滯、和營調經作用[7]

足陽明經脈屬胃絡脾,胃爲六腑之長,《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本穴位近胃腸,乃大腸募穴,是大腸經氣彙集之處,故可調理胃腸,善治大腸腑證[7]

女子以血爲用,脾胃爲氣血化生之源,關係着婦女經血之虧盈;陽明經爲多氣多血之經,血賴氣以行,氣滯血瘀衝脈起於胞宮,出氣街,並足陽明經而循腹上行,爲血海。胞富血虛者,可補天樞以益生化之源胞宮瘀血者,可瀉天樞行氣活血化瘀。[7]

12 治病

天樞穴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腸癰熱病疝氣水腫,繞臍切痛,赤白痢疾,細菌性痢疾嘔吐納呆,癓瘕積聚瘧疾振寒,熱甚狂言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小兒腹瀉,過時不止,淋濁臍疝黃疸腰痛膽囊炎,肝炎,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經閉赤白帶下崩漏帶下產後腹痛腎炎等。

天樞穴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腸癰熱病疝氣水腫月經不調[7]

天樞主治腸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脹腸鳴、繞臍切痛、赤白痢疾、便祕嘔吐納呆水腫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癓瘕積聚產後腹痛瘧疾振寒、熱甚狂言等。[7]

天樞穴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祕,繞臍切痛,水腫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以及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細菌性痢疾,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7]

天樞穴是治療腸道疾病的常用穴之一,也是治療婦科病證的重要穴。主治腹脹便祕腸鳴泄瀉痢疾腸癰月經不調,過時不止,崩漏痛經經閉赤白帶下產後腹痛水腫淋濁臍疝黃疸腰痛[7]

消化系統疾病:急性胃腸炎小兒腹瀉痢疾便祕膽囊炎,肝炎;

產科系統疾病:痛經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

其它:腎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7]

直刺1~1.5寸[7],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同側腹部[7]

直刺0.8~1.2寸[7],局部酸脹,針感可向同側腹部放散。

針尖略向上斜刺針感可沿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上行至不容[7]

針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針刺,針感可沿足陽明胃經下行至歸來[7]

13.2 灸法

艾炷灸5~7壯,或艾卷灸10~15分鐘[7]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7]

艾炷灸溫鍼灸5~10壯,艾條灸15~30分鐘。

注意:孕婦不可灸[7]

15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挾臍急,天樞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臍疝,繞臍而痛,時上衝心,天樞主之。氣疝噦嘔,面腫奔豚天樞主之。大腸脹者,天樞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依時休止,天樞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小便不利……灸天樞百壯。天樞,主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冬月重感於寒則泄,當臍痛,腸胃間遊氣切痛。

鍼灸大成》:主奔豚泄瀉,脹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冬月感寒泄利,瘧寒熱狂言傷寒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16 研究進展

16.1 調整腸道功能

電針急性痢疾患者天樞,在針後3 min內即有腸鳴音的顯著變化,15~30 min後腸鳴音明顯降低,停針後又恢復到針前水平。這與臨牀報道針刺天樞對急慢性腸炎、菌痢泄瀉便祕等疾病均有減輕症狀、加快康復的治療作用吻合,說明針刺天樞對腸功能有一定調整作用[7]

針刺天樞穴可增強腸蠕動,使消化不良患兒低下的胃遊離酸、總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酸迅速恢復正常[7]

16.2 治療月經過多

取雙側天樞,用30號1.5寸毫針針尖略向外側刺,留針40 min,行補法,於經前5d開始至經期結束爲一療程[7]

16.3 提高免疫功能

如在實驗性動物菌痢發病後,針刺“天樞”、“內關”、“足三裏”等,結果發現實驗動物機體中抗體產生速度較對照組提前4d,其凝集效價較對照組提高2倍,其抗體維持時間也較久。對正常人進行實驗,針刺足三裏天樞,發現針後其補體效價較針前有所提高。在菌痢患者身上,針刺上巨虛天樞,針後血清補體結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針刺對特異性免疫也有影響,對急性菌痢患者,針刺氣海天樞等穴,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針刺3d,增高極顯著。IgA於針後12 d仍較針前高43010;但IgM於針後5~7 d開始下降,其出現早、消失快,參與早期殺菌作用[7]

針刺天樞穴可提高血漿殺滅痢疾桿菌能力[7]

據報道針刺家兔“天樞”,針後1小時白細胞的吞噬活動開始增強,4小時達到高峯。

16.4 治療泌尿繫結石

以針刺天樞主穴,配合腎俞三焦俞等穴,排石率達到50%[7]

16.5 治療習慣便祕

患者仰臥位,兩腿屈膝,醫者以強手法順時針按揉患者天樞,先右後左,按揉5 min後,即有微微腹痛,多於次日排便。每晚1次,連續7d,即可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7]

針刺天樞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謝均趨降低,並使多數潰瘍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運動曲線即刻改善,腹直肌肌電發放逐漸減少以至消失[7]

16.6 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用1%普魯卡因穴位注射,配合胃腸減壓、補液等,治療後疼痛減輕較快,平均住院天數縮短。

16.7 針、灸天樞穴的不同作用

鍼灸天樞穴爲主,在治療子宮頸癌時發現針或灸產生不同作用。在針刺天樞穴127次治療中,有111次針後的第二天發生血崩現象。在艾灸天樞穴的197次治療中,次日發生血崩者僅有3次。

17 參考資料

  1. ^ [1]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7-17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