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痿

分類索引

陽痿(impotence)爲病名。見《景嶽全書·雜證謨》。痿亦作萎。陽痿是指成年男子未臨性功衰退時期,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或堅而短暫,致使不能進行性交爲主要表現的疾病。《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稱爲“陰痿”,說明陰痿即是陽痿。少數患者由器質性病變引起,如生殖畸形損傷睾丸病症;大多數患者精神心理神經功能、不良嗜好、慢性疾病等因素致病,如手淫、房事過度、神經衰弱生殖功能不全、糖尿病、長期飲酒、過量吸菸等。鍼灸對於陽痿有一定療效,治療時應配合精神心理方面的疏導治療。

在漢代馬王堆醫書中有不少治陰痿方法。《黃帝內經》記載了“陰器不用”、“宗筋弛縱”等類似病名,其病因病機有“氣大衰而不起不用”,“熱則筋弛縱不收,陽痿不用”,有虛實兩個方面。同時代的《神農本草經》中所載能治陽痿藥物達數十種。晉唐時代,不少醫者進一步認識到勞傷致腎虛的機理,《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祕要》等載有大量補腎治陽痿方劑。宋元時期,一些醫者突破了前人從腎虛立論的框框,發掘出從實症、熱症辨治的理法方藥。到了明清,本病被正式定名爲陽痿,並形成理法較全面、方藥較完備的辨治體系。

原發性陽痿鍼灸治療可獲滿意效果,因器質性病變者須同時治療原發病。50年代中,出現了用中藥鍼灸治療本病的個案。至50年代末就有了用鍼灸治療本病的小樣本的臨牀療效觀察資料。由於歷史的原因,本病在60~70年代報道較少,未能進行深人的臨牀觀察。80年代初,受世界男性病學發展的影響,我國的有關臨牀資料急劇增加。10餘年來發表論文百餘篇,累計病例超過4000例,總有效率80%左有。治療的思路與方法有很大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亢痿靈”一方突破傳統,首創以活血祛瘀爲治,通過大樣本觀察,取得近期治癒88.9%、總有效率99.3%的療效。在機理研究方面,有的研究揭示了中藥鍼灸在改善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方面有肯定的作用。這表明中醫不僅能治療功能陽痿,而且能治療一部分器質性陽痿,因而在本病的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

隨着診斷技術的創新,對本病病因的認識不斷深化。因此有必要在今後的臨牀研究中,區分不同病因分別觀察療效,從而摸清中醫治療本病的範圍,並開展治療機理的研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