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

分類索引

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簡稱鉤體病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鉤端螺旋體病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需要及時報告疫情。

鉤端螺旋體病幾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尤以熱帶和亞熱帶爲主。我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發現本病,並以盛產水稻的中南、西南、華東等地區流行較重。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夏秋水稻收割期間,青壯年農民發病率較高。

鼠類及豬是鉤端螺旋體病的主要傳染源,呈世界性範圍流行。

臨牀以早期鉤端螺旋體敗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損害和功能障礙,以及後期的各種變態反應後發症爲特點。重症患者發生腎衰竭和肺瀰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

臨牀特點爲起病急驟,早期有高熱、全身痠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症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瀰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黃疸、全身出血傾向、腎炎腦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靶器官損害表現;晚期多數病例恢復,少數病例可出現後發熱、眼葡萄膜炎以及腦動脈閉塞性炎症等多與感染後的變態反應有關的後發症。肺瀰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等與肝、腎衰竭爲常見致死原因。

鉤體病與我國農民早已發現的“打穀黃”“稻瘟病”,很可能是一類疾病。國外德國醫師外耳(Weil)於1886年首次報告一種流行性出血熱黃疸病,稱外耳病,後來被證實爲黃疸鉤體病。稻田等於1914年首次用鉤體病病人血液接種豚鼠後,在肝組織中查到螺旋體。井戶等於1916年從86只家鼠和溝鼠的40%腎臟中發現有毒力出血螺旋體。野口於1917、1918年注意到這些螺旋體菌株與其他已知螺旋體不同,並命名爲鉤端螺旋體,沿用至今。我國1934年在廣州發現典型黃疸型病人3例,1例血液經豚鼠接種後發現鉤體。1939年北京報告2例實驗室工作人員在犬型鉤體病流行中受染,表現爲典型的腦膜炎經過。1952~1954年在浙江臨海縣已證實有鉤體病流行。1954~1956年在廣東不同地區、雲南雙江、福建晉江地區等處有鉤體病流行。1957年在河南武陟縣證實在黃河北岸有本病流行。1958年四川溫江、浙江杭州、貴州貴定等地均報告在無黃疸鉤體病流行中,出現一批因大咯血窒息而死亡的病例,成爲我國鉤體病流行各型中最嚴重的一個臨牀類型。1963年以後,主要在華北,有5次較大的無黃疸型的洪水型和雨水型的暴發流行。1970年後,我國進一步加強了各地對本病的廣泛防治,使鉤體病的流行逐年下降,多數地區基本上控制了暴發流行。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黃河及長江流域一些省、區發生洪澇災害中,仍出現鉤體病流行,並出現肺出血、口鼻湧血死亡病例。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