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手術

分類索引

臨牀上的視網膜脫離(retinal detachment)是視網膜內九層(神經層)與視網膜外一層(色素層)之間的分離,並非視網膜脈絡膜分離

視網膜神經層與視網膜色素層同源神經外胚葉。在胚胎期,眼杯由內、外兩板形成。內板發育視網膜神經層,即從內界膜到視細胞的內九層;外板發育視網膜色素上皮層。二者除在視乳頭及鋸齒緣處緊密粘連外,其餘部分僅由色素上皮的突起及黏多糖物質將二者鬆鬆地貼在一起。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外面爲脈絡膜玻璃膜,是一層彈力膜。該膜有兩個組成部分:外層被稱爲彈力層,系脈絡膜毛細血管層的濃縮,很薄,厚度僅0.5μm。其來源於中胚葉,因而稱爲玻璃膜的中胚葉之部。內層被稱爲表皮層(culicular lamina),爲色素上皮的分泌產物,比外層厚(約2μm厚),爲均勻一致的膜組織,爲黏多糖所構成。因其來自色素上皮,故被視爲玻璃膜的外胚葉之部。內層實際上就是色素上皮細胞的基底膜。因爲色素上皮層內面與視網膜神經層僅爲接觸,而外面與脈絡膜玻璃膜牢固結合,故在一些致病因作用下,色素上皮與神經上皮之間分離,形成臨牀的視網膜脫離

自1851年Helmholtz發明檢眼鏡後,人們纔對視網膜脫離有了進一步的瞭解。1923年Gonin首先用燒灼視網膜裂孔部位的方法,通過組織粘連封閉裂孔使視網膜脫離復位。此後,在檢查技術和診斷方法上的進步,如雙目間接眼底鏡和三面鏡結合的術前檢查,使醫生能充分了解眼內情況,特別是視網膜裂孔數目、位置、形狀大小以及和玻璃體的關係等情況,爲選擇手術治療提供重要依據。手術技術方面的進步,如晶控電凝器的使用及電極的改進、冷凝器及激光機的應用,使視網膜脫離手術有了更有效、損傷更小的封閉裂孔手段。但迄今Gonin的手術原則仍被人們所公認。即:首先必須找到並封閉所有裂孔,這是視網膜復位的關鍵。其次,放出視網膜下液,可促進脫離視網膜復位。但如果存在視網膜玻璃體之間的粘連牽拉,單純靠封閉裂孔及放液手段難以使手術成功,需要縮小眼球內容積,鬆弛或除去對視網膜的粘連牽拉。爲此,20世紀30年代Lidner開始採用鞏膜縮短方法,到50年代,Schepens和Custodis分別開始採用鞏膜層間加壓術鞏膜外加壓術。目前,結合玻璃體手術方法,使手術成功率大大提高。而且對某些以往認爲無法手術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或以往認爲不適合手術治療的非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可以通過不同手術方法的有機結合,進行手術治療(圖8.8.7-0-1~8.8.7-0-3)。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