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

分類索引

中西醫結合是以現代醫學現代科學知識及手段來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中西醫學相互補充,取長補短,診治疾病的醫學形式。中西醫結合指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制定中醫政策後所實行的一種發展醫學事業的措施。早在19世紀末西方醫學人中國後,一部分中醫試圖用解剖、生理知識印證中醫理論,或以中藥、西藥配合治病,稱爲中西醫匯通派。但中西醫結合的概念,是在倡導西醫學中醫的基礎上,至20世紀60年代初確定下來的。其核心是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研究中醫藥,主要包括:

1.用中醫和西醫的理論與方法,結合臨牀,對某些疾病進行綜合性研究,使中西醫學術逐步交流,逐漸產生新的理論;

2.用生理學等現代基礎醫學研究中醫學術,進而推動基礎醫學的發展;

3.在中西醫務人員合作診治病人的過程中,系統地整理中醫臨牀經驗,總結其規律,相互取長補短,逐步深入到理論研究,闡明中醫理論、方法經驗的實質;

4.用物理、化學、電學等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對中醫的某些學說、觀點或方藥進行綜合性研究,以豐富醫學科學的內容,並創造新的學說或新的藥物

中西醫結合開展30多年來,在臨牀、預防和基礎醫學方面都涌現出成果。臨牀上,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腎病、心腦血管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以及內分泌疾病、免疫功能障礙疾病、嚴重功能失調疾病等多發病和疑難病,已成爲必要的思路和常規,並取得優於單獨運用中醫或西醫的療效。在治療急腹症、中小面積燒傷骨折等病患時,改變了西醫的傳統常規,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新療法,不僅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且使部分病人免除手術,減少合併症和副作用。在闡明陰陽臟腑氣血等理論的實質,探討各種證候的規範,研究活血化瘀針刺鎮痛治法的機制,都能較充分地體現出傳統中醫學術與現代科學實驗方法的結合。這些成效,一方面激發了氣功推拿鍼灸、食物及天然藥物治療的推廣應用並走向國際化,另一方面也推動了哲學、數學、信息、生物、物理等學科結合於中醫藥研究,促進了中醫病理學實驗鍼灸學針刺麻醉學、時間生物學和身心醫學等邊緣學科的醞釀與開拓。在人類醫學發展歷程上,中西醫結合方法尚在探索階段,認識與做法尚未一致,在臨牀覆蓋率和某些病的療效穩定性方面尚待進一步提高。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