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中醫病名 疾病 傳染病 感染性疾病 中醫內科學 肝膽疾病 乙類傳染病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中醫診斷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ng dú xìng gān yán

2 英文參考

viral hepatit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virus hepatitis[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

3 西醫

病毒性肝炎(virus hepatitis)是由一組嗜肝病毒引起,以肝臟損害爲主的傳染病,歸屬於我國乙類傳染病需要報告疫情[1]

按照病原學明確分類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五型[1]

各型病毒性肝炎臨牀表現相似,以疲乏、食慾減退、厭油、肝功能異常爲主,部分病例出現黃疸,少數病例可表現爲肝衰竭[1]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現爲急性感染,一般不慢性化,經糞-口途徑傳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數病例可發展爲肝硬化或肝細胞癌,主要經血液、體液等胃腸外途徑傳播[1]

病毒性肝炎臨牀表現主要是食慾減退、疲乏無力,肝臟腫大及肝功能損害,部分病例出現發熱黃疸;但多數爲無症狀感染者。乙型,尤以丙型肝炎易發展爲慢性,少數患者可發展爲肝硬化,極少數病例可呈重型肝炎的臨牀過程。慢性乙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VC)感染均與原發性細胞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3.1 病原學

3.1.1 甲型肝炎病毒(HAV)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種RNA病毒,屬微小核核酸病毒科,是直徑約27nm的球形顆粒,由32個殼微粒組成對稱20面體核衣殼,內含線型單股RNA。HAV具有4個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其中VP1與VP3爲構成病毒殼蛋白的主要抗原多肽,誘生中和抗體。HAV在體外抵抗力較強,在-20℃條件下保存數年,其傳染性不變,能耐受56℃30分鐘的溫度及PH3的酸度;加熱煮沸(100℃)5分鐘或乾熱160℃20分鐘,紫外線照射1小時,氯1mg/L30分鐘或甲醛(1:4000)37℃72小時均可使之滅活。實驗動物中猴與黑猩猩均易感,且可傳代。體外細胞培養已成功,可在人及猴的某些細胞株生長,增殖和傳代。HAV僅有一個血清型,各病毒株在基因結構上雖略有差別,但無顯著不同,目前僅檢測到一種抗原抗體系統。HAV存在於患者血液、糞便及肝胞漿中。感染後血清中抗-HAV1gM抗體很快出現,在2周左右達高峯。然後逐漸下降,在8周之內消失,是HAV近期感染血清學證據;抗-HAVIgG抗體產生較晚,在恢復期達高峯,可持久存在,具有保護性。

3.1.2 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種DNA病毒,屬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徑42nm的球形顆粒。又名Dane顆粒,有外殼和核心兩部分。外殼厚7-8nm,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徑27nm,含有部分雙鏈,部分單鏈的環狀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HBVDNA的基因組約含3200個礆基對。長鏈的長度固定,有一缺口(nick)此處爲DAN聚合酶;短鏈的長度不定。當HVB複製時,內源性DNA聚合酶修補短鏈,使之成爲完整的雙鏈結構然後進行轉錄。HBV DNA的長鏈有4個開放性讀框(ORF),即S區、C區、P區和X區。S區包括前S1前S2和S區基因編碼前S1、前S2和S三種外殼蛋白;C區以包括前C區,C區基因編碼HBcAg蛋白,前C區編碼一個信號肽,在組裝和分泌病毒顆粒以及在HBeAg的分泌中起重要作用;P基因編碼DNA聚合酶;X基因的產物是X蛋白,其功能尚不清楚。HBVDNA的短鏈不含開放讀框,因此不能編碼蛋白。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顯微鏡的觀察下可查見3種顆粒:

①直徑22nm的小球形顆粒;

②管狀顆粒,長約100~700nm,寬約22nm;

③直徑爲42nm的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及管狀顆粒均爲過剩的病毒外殼,含表面抗原,大球形顆粒即病毒顆粒,有實心與空心兩種,空心顆粒缺乏核酸

HBV在體外抵抗力很強,紫外線照射,加熱60℃4小時及一般濃度的化學消毒劑(如苯酚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滅活,在乾燥或冰凍環境下能生存數月到數年,加熱60℃持續10小時,煮沸(100℃)20分鐘,高壓蒸汽122℃10分鐘或過氧乙酸(0.5%)7.5分鐘以上則可以滅活

黑猩猩及恆河猴是對HBV易感的實驗動物。HBV的組織培養尚未成功。

HBV的抗原複雜,其外殼中有表面抗原,核心成分中有核心抗原和e抗原感染後可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抗體

3.1.2.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

HBsAg存在於病毒顆粒的外殼以及小球形顆粒和管狀顆粒。於感染後2-12周,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前,即可由血內測到,一般持續4~12周,至恢復期消失,但感染持續者可長期存在。HBsAg無感染性而有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抗-HBs。在HBsAg自血中消失後不久或數星期或數月,可自血中測到抗—HBs,抗HBs出現後其滴度逐漸上升,並可持續存在多年。抗-HBs對同型感染具有保護作用。近期感染者所產生的抗-HBs屬IgM,而長期存在血中的爲抗-HBsIgG。

HBsAg有“a”、“b”、“y”、“r”、“w”等多種抗原決定簇,其中“a”是共同的抗原決定簇,“d”、“y”和“r”、“w”爲主要的亞型決定簇。HBsAg有8種亞型和2種混合亞型,以adr,adw,ayr,及ayw爲主的4種亞型。各亞型的地理分佈不同,adr亞型主要分佈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adw亞型主要見於北歐,美洲及澳洲,ayw亞型主要在非洲,中東和印度,ayr亞型罕見。在我國的主要是adr亞型,但廣西的東北部則主要爲adw亞型,西藏,新疆及內蒙則有ayw亞型爲主。亞型的測定對流行病學調查,預防研究有一定意義。

乙型肝炎前S抗原前S抗體

前S1及前S2蛋白具有與HBsAg不同的抗原性。完整的HBV顆粒含有S蛋白及前S2蛋白,而缺陷病毒顆粒則無前S2蛋白。血清中出現前S1、前S2抗原是HBV活動性複製的標誌。前S2蛋白具有較S蛋白更強的免疫原性,含有前S2蛋白的HBsAg誘生的抗-HBs,其滴度明顯高於不含前S2蛋白的HBsAg所誘生者。前S2蛋白具有聚合人血清蛋白受體(PHSAR)的功能,能使HBV與聚合人血清蛋白結合,以致免疫系統不易識別,且可通過肝細胞膜上的PHSA-R而吸附於肝細胞膜上,從而侵入肝細胞

3.1.2.2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

HBcAg主要存在於受染的肝細胞核內,複製後被釋至胞漿中,由胞漿中形成的HBsAg包裹,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後釋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遊離的HBcAg。血中的Dane顆粒經去垢劑處理後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HBcAg和DNA聚合酶。

抗-HBc,在HBsAg出現後2-5周,臨牀症狀未出現肖,即可由血內測到。早期出現者主要是抗-HBcIgM,以19S五聚體IgM抗-HBc爲主,其滴度迅速上升並保持高滴度,至HBsAg消失後,抗-HBcIgM滴度即迅速降低。抗-HBcIgM一般在血內維持6-8個月,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標誌;但在慢性活動型肝炎患者血中亦可測到,主要是7-8S單體IgM抗-HBc。抗-HBcIgG出現較遲,但可長期存在。抗-HBc對HBV感染無保護作用血清抗-HBcIgM陽性表明體內有HBV複製,且有肝細胞損害;若抗-HbcIgG陽性且滴度高,伴以抗-HBs陽性,則爲乙型肝炎恢復期;若抗-HBcIgG呈低滴度,抗-HBcIgM陰性,而抗-HBs陽性,則是既往感染的標誌。

HBVDNA聚合酶  存在於Dane顆粒核心內,是一種依賴於DNA的DNA聚合酶,其功能與修補及延伸雙鏈DNA的短鏈有關。患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常伴有HBV增殖。在急性乙肝的潛伏期內,血清ALT升高之前,血清DNA聚合酶活力即已升高,因此,DNA聚合酶活力測定具有早期診斷意義。急性肝炎患者在發病1個月後若HBVDNA聚合酶活力仍持續升高,是肝炎轉爲慢性的徵兆。

3.1.2.3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e抗體-(HBe)

HBeAg是以隱蔽形式存在HBV核心中的一種可溶性蛋白,其編碼基因相互重疊,是HBcAg的亞成分。在感染HBV後,HBeAg可與HBsAg同時或稍後出現於血中,其消失則稍早於HBsAg。HBsAg僅存在於HBsAg陽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內HBVDNA的複製,血中存在較多Dane顆粒和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因此,HBeAg陽性是病毒活動複製的重要指標,傳染性高。急性肝炎患者若HBeAg持續陽性10周以上,則易於轉爲持續感染

抗-Hbe在HBeAg消失後很短時間內即在血中出現,其出現表示病毒複製已減少,傳染降低。但抗-Hbe陽性者的血清中仍可查到少數Dane顆粒,且在患者細胞核內可檢出整合的HBVDNA片斷。抗–Hbe在臨牀恢復後尚可持續存在1-2年。

3.1.3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種具有脂質外殼RNA病毒,直徑50~60nm,其基因組爲10kb單鏈RNA分子。HCV的基因編碼區可分爲結構區與非結構區兩部分,其非結構區易發生變異。HCV與HBV及HDV無同源性,可能是黃病毒屬中分化出來的一種新病毒。本病毒經加熱100℃10分鐘或60℃10小時或甲醛1:100037℃96小時可滅活。HCV細胞培養尚未成功,但HCV克隆已獲成功。HCV感染者血中的HCV濃度極低,抗體反應弱而晚,血清抗-HCV在感染後平均18周陽轉,至肝功能恢復正常時消退,而慢性患者抗-HCV可持續多年。

3.1.4 丁型肝炎病毒(HDV)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種缺陷的嗜肝單鏈RNA病毒需要HBV的輔助才能進行複製,因此HDV現HBV同時或重疊感染。HDV是直徑35-37nm的小園球狀顆粒,其外殼爲HBsAg,內部由HDAg和一個1.7kb的RNA分子組成。HDAg具有較好的抗原特異性感染HDV後,血液中可出現抗-HD。急性患者中抗-HDIgM一過性升高,以19S型佔優勢,僅持續10-20天,無繼發性抗-HDIgG產生;而在慢性患者中抗–HDIgM升高多爲持續性,以7-8型佔優勢,並有高滴度的抗–HDIgG。急性患者若抗-HDIgM持續存在予示丁型肝炎的慢性化,且表明HDAg仍在肝內合成。前已知HDV只有一個血清型。HDV有高度的傳染性,及很強的致病力。HDV感染可直接造成肝細胞損害,實驗動物中黑猩猩和美洲旱獺可受染,我國已建立東方旱獺HDV感染實驗動物模型

3.1.5 戊型肝炎病毒(HEV)

戊型肝炎病毒(HEV)爲直徑27-34nm的小RNA病毒。在氯化銫中不穩定,在蔗糖梯度中的沉降係數爲183S。HDV對氯仿敏感,在4℃或—20℃下易被破壞,在鎂或錳離子存在下可保持其完整性,在礆性環境中較穩定。HDV存在於替伏末期及發病初期的患者糞便中。實驗動物中恆河猴易感,國產獼猴感染已獲成功。

3.2 診斷

3.2.1 流行病學

甲型肝炎主要發生在青少年,戊型肝炎以成人感染爲主,病前可能有不潔飲食等;乙型肝炎常見家族聚集現象;丙型肝炎既往多有輸血製品、注射、針剌等病史[1]

3.2.2 典型臨牀表現

病毒性肝炎臨牀分型分爲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衰竭)、淤膽型肝炎、肝炎肝硬化[1]

(1)急性肝炎分爲急性黃疸型和急性無黃疸型,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性黃疸型肝炎分爲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黃疸前期主要表現多有低熱、全身乏力尿色加深及消化症狀等;體徵可不明顯;黃疸期查體可見皮膚鞏膜黃染,肝臟腫大、壓痛或叩擊痛等;恢復期患者精神食慾逐漸好轉、黃疸消退肝臟回縮。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除無黃疸外,其餘臨牀表現與黃疸相似,但症狀較輕。[1]

(2)慢性肝炎依據病情輕重可分爲輕、中、重三度,乙肝病感染者依據 HBeAg陽性與否還可分爲HBeAg陽性或陰性慢性乙型肝炎[1]

(3)重型肝炎(肝衰竭)根據病理組織學特徵和病情發展速度可分爲四類: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亞急性重型肝炎(亞急性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慢加急/亞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除慢性肝衰竭外,重型肝炎患者均會有明顯的消化症狀出血傾向、凝血酶活動度≤40%等。[1]

(4)淤膽型肝炎又稱爲毛細膽管炎型肝炎,急性淤膽型肝炎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大多數患者可恢復。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礎上發生上述表現者,爲慢性淤膽型肝炎,臨牀表現類似於梗阻性黃疸皮膚瘙癢明顯,糞便顏色變淺,肝大消化症狀輕。[1]

(5)肝炎肝硬化根據肝組織病理及臨牀表現分爲代償性(早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性(中晚期)肝硬化。代償性肝硬化屬Child-Pugh A級;失代償性肝硬化屬Child-Pugh B、C級,臨牀常見併發症有腹水肝性腦病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明顯曲張或破裂出血[1]

3.2.3 功能檢查

急性期多以血清轉氨酶增高爲主,黃疸患者血清膽紅素升高,有膽汁淤積者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比例明顯升高;肝衰竭者除急性肝衰竭外,總膽紅素≥171μmol/L;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常有蛋白質代謝異常,如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肝衰竭者常有凝血功能異常,凝血酶活動度≤40%。[1]

3.2.4 病原學檢查

甲型肝炎與戊型肝炎感染後早期產生IgM型抗體,是近期感染的標誌,IgG型抗體則是既往感染的標誌,戊型肝炎IgG型抗體產生後約1年消失;乙型肝炎可查抗原抗體系統乙肝兩對半),抗病毒治療者需要動態監測肝病核糖核酸(HBV DNA)載量;丙型肝炎可查抗體,丙肝病脫氧核糖核酸(HCV RNA)定量用於判定病毒活動及治療評估丁型肝炎急性期 IgM型抗體陽性丁肝抗原陽性,慢性患者IgG及IgM同時陽性[1]

3.3 治療

病毒性肝炎治療主要包括對症、保肝治療與抗病毒治療,基本藥物有部分保肝治療藥物[1]

3.3.1 一般處理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適當休息,急性期和症狀明顯者需要臥牀休息;避免飲酒和使用對肝臟有害的藥物[1]

3.3.2 保肝治療

患者食慾不振,一般可採用靜脈輸注葡萄糖維生素C維生素B族;口服藥物維生素C聯苯雙酯等,具有降酶效果。有淤膽者可用熊去氧膽酸治療。[1]

3.3.3 肝衰竭治療

肝衰竭治療主要包括對症綜合治療,包括營養支持、糾正低蛋白血症、促進黃疸排泄、改善出凝血功能、應用免疫調節劑等,部分患者可採用人工肝治療。病情危重適宜時機可行肝移植

3.3.4 隔離措施

甲型、戊型肝炎需要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體液傳播病毒性肝炎病毒陽性時可採取生活隔離,無需單獨飲食,也不是從事飲食行業的禁忌;乙肝疫苗注射是對易感人羣高危人羣(配偶、醫務工作者等)有效的預防措施。

3.3.5 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療

[2]

以下摘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3.3.5.1 治療的總體目標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臟失代償、肝硬化、HCC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感染和抗氧化、抗纖維化和對症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

3.3.5.2 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

一般適應證包括:①HBeAg陽性者,HBV DNA≥105拷貝/ml(相當於20000IU/ml); HBeAg陰性者,HBV DNA≥104拷貝/ml(相當於2000I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療,ALT應≤10×ULN,血清總膽紅素應<2×ULN;③ALT<2×ULN,但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  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

對持續HBV DNA陽性、達不到上述治療標準,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應考慮給予抗病毒治療:①對ALT大於ULN且年齡>40歲者,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Ⅲ);②對ALT持續正常但年齡較大者(>40歲),應密切隨訪,最好進行肝組織活檢;如果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 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應積極給予抗病毒治療(Ⅱ);③動態觀察發現有疾病進展的證據(如脾臟增大)者,建議行肝組織學檢查,必要時給予抗病毒治療(Ⅲ)。

在開始治療前應排除由藥物酒精或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應排除應用降酶藥物後ALT暫時性正常。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或服用聯苯結構衍生物藥物者,其AST水平可高於ALT,此時可將AST水平作爲主要指標。

3.3.5.3 IFNα治療

我國已批准普通IFNα (2a、2b和1b)和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和2b)[PegIFNα (2a和2b)]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薈萃分析結果表明,普通IFN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學轉換率、HBsAg消失率、肝硬化發生率、HCC發生率均優於未經IFN治療者。有關HBeAg陰性患者的臨牀試驗結果表明,普通IFNα療程至少1年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Ⅱ)。

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牀試驗結果顯示,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爲亞洲人),PegIFNα-2a治療48周:停藥隨訪24同時HBeAg血清學轉換率爲32%;停藥隨訪48周時HBeAg血清學轉換率可達43%。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對於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用PegIFNα-2b也可取得類似的HBV DNA抑制率、HBeAg血清學轉換率和HBsAg消失率。

對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爲亞洲人),用PegIFNα-2a治療48周,停藥後隨訪24周時HBV DNA<104拷貝/ml(相當於2000 IU/ml)的患者爲43%,停藥後隨訪48周時爲42%; HBsAg消失率在停藥隨訪24周時爲3%,停藥隨訪至3年時增加至8%。

3.3.5.3.1 IFN抗病毒療效的預測因素

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較好的療效:①治療前ALT水平較高;②HBV DNA<2×108拷貝/ml(相當於4×107IU/ml);③女性;④病程短;⑤非母嬰傳播;⑥肝組織炎性壞死較重,纖維化程度輕;⑦對治療的依從性好;⑧無HCV、HDV或HIV合併感染;⑨HBV基因A型;⑩治療12周或24周時,血清HBV DNA不能檢出(Ⅱ)。其中治療前ALT、 HBV DNA水平和HBV基因型,是預測療效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結果表明,在PegIFNα-2a治療過程中,定量檢測HBsAg水平或 HBeAg水平對治療應答有較好的預測價值。

3.3.5.3.2 IFN治療的監測和隨訪

治療前應檢查:①生物化學指標,包括ALT、 AST、膽紅素白蛋白及腎功能;②血常規、尿常規、血糖甲狀腺功能;③病毒學標誌物,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線狀態或水平;④對於中年以上患者,應作心電圖檢查和測血壓;⑤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以排除妊娠

治療過程中應檢查:①血常規:開始治療後的第1個月,應每1~2周檢測1次血常規,以後每個月檢測1次,直至治療結束;②生物化學指標:包括ALT和AST等,治療開始後每月檢測1次,連續3次,以後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檢測1次;③病毒學標誌物:治療開始後每3個月檢測1次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④其他:每3個月檢測1次甲狀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規等指標;如治療前就已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或已患糖尿病者,應先用藥物控制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糖尿病然後再開始IFN治療,同時應每月檢查甲狀腺功能血糖水平;⑤應定期評估精神狀態:對出現明顯抑鬱症和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應立即停藥並密切監護。

3.3.5.3.3 IFN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

(1)流感樣症候羣:表現爲發熱寒戰頭痛肌肉痠痛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α,或在注射IFN的同時服用解熱鎮痛藥

(2)一過性外周血細胞減少:主要表現爲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75×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應降低IFNα劑量;1~2周後複查,如恢復,則逐漸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5×109/L和(或)血小板<30×109/L,則應停藥。對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者,可試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療(Ⅲ)。

(3)精神異常:可表現爲抑鬱、妄想、重度焦慮精神疾病症狀。對症狀嚴重者,應及時停用IFNα,必要時會同神經精神醫師迸一步診治。

(4)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患者可出現自身抗體,僅少部分患者出現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糖尿病血小板減少、銀屑病白斑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綜合徵等,應請相關科室醫師會診共同診治,嚴重者應停藥。

(5)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腎臟損害(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急性腎衰竭等)、心血管併發症(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等)、視網膜病變聽力下降和間質性肺炎等,應停止IFN治療。

3.3.5.3.4 IFN治療的禁忌

IFN治療的絕對禁忌證包括:妊娠精神病史(如嚴重抑鬱症)、未能控制癲癇、未戒掉的酗酒或吸毒者、未經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償期肝硬化、有症狀心臟病。

IFN治療的相對禁忌證包括:甲狀腺疾病、視網膜病、銀屑病、既往抑鬱症史,未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計數<1.0×109/L和(或)血小板計數<50×109/L,總膽紅素>51μmol/L(特別是以間接膽紅素爲主者)。

3.3.5.4 核苷(酸)類藥物治療
3.3.5.4.1 核苷(酸)類藥

物目前已應用於臨牀的抗HBV核苷(酸)類藥物有5種,我國已上市4種。

(1)拉米夫定(lamivudine):國內外隨機對照臨牀試驗結果表明,每日1次口服100mg拉米夫定可明顯抑制HBV DNA水平;HBeAg血清學轉換率隨治療時間延長而提高,治療1年、2年、3年、4年和5年時分別爲16%、17%、23%、28%和35%;治療前ALT水平較高者,其HBeAg血清學轉換率較高。隨機雙盲臨牀試驗結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伴明顯肝纖維化和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治療3年可延緩疾病進展、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及HCC的發生率。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治療後也能改善肝功能,延長生存期。國外研究結果顯示,拉米夫定治療兒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與成人相似安全性良好。我國臨牀研究也顯示相似的臨牀療效和安全性

拉米夫定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類似安慰劑。隨治療時間延長,病毒耐藥突變發生率增高(第1年、2年、3年、4年分別爲14%、38%、49%、66%)。

(2)阿德福韋酯(adefovir dipivoxil):國內外隨機雙盲臨牀試驗結果表明, 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韋酯可明顯抑制HBV DNA複製、促進ALT復常、改善肝組織炎性壞死纖維化。對HBeAg陽性患者治療1年、2年、3年時,HBWDNA<1000拷貝/ml者分別爲28%、45%、56%,HBeAg血清學轉換率分別爲12%、29%、43%,耐藥率分別爲0、1.6%、3.1%。對HBeAg陰性患者治療5年,HBV DNA<1000拷貝/ml者爲67%、ALT復常率爲69%;治療4年和5年時,有肝臟炎性壞死纖維化程度改善者分別爲83%和73%;治療5年時患者的累積耐藥基因突變發生率爲29%、病毒耐藥發生率爲20%、臨牀耐藥發生率爲11%;輕度肌酐升高者爲3%。

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對於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抑制HBV DNA、促進ALT復常,且聯合用藥者對阿德福韋酯的耐藥發生率更低。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對發生拉米夫定耐藥的代償期和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均有效。

(3)恩替卡韋(entecavir):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臨牀試驗結果表明,對於 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韋治療48周時HBV DNA下降至300拷貝/ml以下者爲67%、ALT復常者爲68%、有肝組織學改善者爲72%,均優於接受拉米夫定治療者;但兩組HBeAg血清學轉換率相似(21%和18%)。對於HBeAg陰性患者,恩替卡韋治療48周時HBV DNA下降至PCR檢測水平以下者爲90%、ALT復常率爲78%、肝組織學改善率爲70%。

長期隨訪研究結果表明,對達到病毒學應答者,繼續治療可保持較高的持續HBV DNA抑制效果。日本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日1次口服0.01mg、0.10mg或0.50mg恩替卡韋治療24周後的167例患者,繼續服用0.50mg,治療到3年時,其總體累積耐藥率爲3.3%,其中一開始就服用0.50mg患者的3年累積耐藥率爲1.7%。研究結果還提示,拉米夫定治療失敗患者使用恩替卡韋每日1.0mg亦能抑制HBV DNA、改善生物化學指標,但療效較初治者降低,且病毒學突破發生率明顯增高。我國的臨牀試驗結果與以上報道基本相似

(4)替比夫定(telbivudine): 一項爲期2年的全球多中心臨牀試驗結果表明,HBeAg陽性患者治療52周時,替比夫定組HBV DNA下降至PCR法檢測水平以下者爲60.0%,ALT復常率爲77.2%,耐藥發生率爲5.0%,肝組織學應答率爲64.7%,均優於拉米夫定治療組,但其HBeAg血清學轉換率(22.5%)與後者相似;HBeAg陰性患者治療52周時,其HBV DNA抑制率、ALT復常率及耐藥發生率亦優於拉米夫定組。治療2年時,其總體療效(除HBeAg消失及血清轉換率外)和耐藥發生率亦優於拉米夫定組。我國的多中心臨牀試驗結果也表明,其抗病毒活性和耐藥發生率均優於拉米夫定。國內外臨牀研究結果提示,基線HBV DNA<109拷貝/ml及ALT≥2×ULN的HBeAg陽性患者,或HBV DNA<107拷貝/ml的HBeAg陰性患者,經替比夫定治療24周時如達到HBV DNA<300拷貝/ml,治療到1年及2年時有更好的療效和較低的耐藥發生率。

替比夫定的總體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拉米夫定相似,但治療52周和104周時發生3~4級肌酸激酶(CK)升高者分別爲7.5%和12.9%,高於拉米夫定組的3.1%和4.1%。

(5)替諾福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替諾福韋酯與阿德福韋酯結構相似,但腎毒性較小,治療劑量爲每日300mg。本藥在我國尚未被批准上市。在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臨牀試驗中,替諾福韋酯或阿德福韋酯治療48周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400拷貝/ml者分別爲76%和13%,ALT復常率分別爲68%和54%;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48同時.HBV DNA<400拷貝/ml者分別爲93%和63%;該研究結果顯示其抑制 HBV的作用優於阿德福韋酯,且未發現與替諾福韋酯有關的耐藥突變。持續應用替諾福韋酯治療3年時,72%的HBeAg陽性患者和87%的HBeAg陰性患者血清HBV DNA<400拷貝/ml,亦未發現耐藥變異

3.3.5.4.2 核苷(酸)類藥物治療的相關問題

(1)治療前相關指標基線檢測:①生物化學指標:主要有ALT、AST、膽紅素白蛋白等;②病毒學標誌物:主要有HBV DNA和HBeAg、抗-HBe;③根據病情需要檢測血常規血清肌酐和CK等。如條件允許,治療前後最好行肝組織病理學檢查

(2)治療過程中相關標定監測:①生物化學指標:治療開始後每個月1次、連續3次,以後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1次;②病毒學標誌物:主要包括HBV DNA和HBeAg、抗-HBe,一般治療開始後1~3個月檢測1次,以後每3~6個月檢測1次;③根據病情需要,定期檢測血常規血清肌酐和CK等指標。

(3)預測療效和優化治療:有研究結果表明,除基線因素外,治療早期病毒學應答情況可預測其長期療效和耐藥發生率。國外據此提出了核苷(酸)類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路線圖概念,強調治療早期病毒學應答的重要性,並提倡根據HBV DNA監測結果給予優化治療。但是,各個藥物的最佳監測時間點和判斷界值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對於應答不充分者,採用何種治療策略和方法更有效,尚需前瞻性臨牀研究來驗證

(4)密切關注患者治療依從性問題:包括用藥劑量、使用方法、是否有漏用藥物或自行停藥等情況,確保患者已經瞭解隨意停藥可能導致的風險,提高患者依從性。

(5)少見、罕見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核苷(酸)類藥物總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但在臨牀應用中確有少見、罕見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如腎功能不全、肌炎、橫紋溶解乳酸酸中毒等,應引起關注。建議治療前仔細詢問相關病史,以減少風險。對治療中出現血清肌酐、CK或乳酸脫氫酶明顯升高,並伴相應臨牀表現如全身情況變差、明顯肌痛、肌無力等症狀患者,應密切觀察,一旦確診爲尿毒症、肌炎、橫紋溶解乳酸酸中毒等,應及時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並給予積極的相應治療干預。

3.3.6 原發性肝癌的處理

慢性肝炎患者在不同的疾病階段都有發生原發性肝癌的可能,原發性肝癌患者除手術、介入及放化療外,還需內科積極保肝和抗病毒治療,依據病原不同選用適宜的抗病毒藥物。

3.4 免疫接種

我國已經實施甲型、乙型肝炎計劃免疫新生兒兒童需要進行疫苗接種預防感染

4 中醫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3])爲病症名[4]。是指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傳染病[4]。按病毒種類的不同,可分爲甲型、乙型、非甲非乙等[4]。屬祖國醫學黃疸”“脅痛”等範疇[4]

4.1 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機

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傳染病[4]。主要通過消化道或由注射接種的途徑而傳染[4]。主要病變爲瀰漫性肝細胞損害[4]。臨牀主要分爲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兩類[4]

4.2 急性肝炎診斷要點

急性肝炎診斷要點:

①與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或接受輸血,血製品及消毒不嚴格的注射和針刺史[4]

②臨牀有明顯的消化症狀,如其他原因解釋不了的食慾不振、噁心腹脹、全身無力、肝區疼痛[4]

肝腫大,有壓痛和叩擊痛;部分患者脾腫大,或有黃疸[4]

④肝功能檢查可以協助診斷[4]

4.3 慢性肝炎診斷要點

慢性肝炎診斷要點:有確診或可疑急性肝炎的病史(有時不明確)病程超過6個月尚未痊癒,或伴有明顯的肝炎症狀及體徵,或伴有肝功能持續異常[4]

4.4 鍼灸治療

鍼灸治療:急性肝炎,多以中封後溪合谷足三裏主穴,用瀉法或強刺激手法,每日1次,6次爲1個療程[4]

慢性肝炎:主穴分兩組,第一組爲至陽足三裏;第二組爲肝俞膽俞脾俞胃俞[4]配穴中都中封太沖期門章門[4]。兩組穴位可隔次交替使用,主穴配穴各取一穴,採用肌苷酸納進行穴位注射,隔日1次,並可配合口服維生素藥物[4]

5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5-46.
  2. ^ [2]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81-386.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4.

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