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同治

治療原則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iāo běn tóng zhì

2 英文參考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principal and subordinate symptom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標本同治指標病與本病俱急,在時間或條件上不允許單獨治標或單獨治本的情況下,應同時兼顧標本兩方面的治療原則。如陰虛的病人又患感冒,出現寒熱不甚、口乾咽痛症狀,就應採取滋陰解表治法滋陰是治本,解表是治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着眼於解表發汗,往往會損傷已虧的陰液;如果只着眼於滋陰,又會收斂外邪,使感冒纏綿難愈,所以應標本兼治。但須注意標本同治並非不分主次地平均對待,而是根據臨牀具體情況,有所側重,或治本病爲主,兼治標病;或治標病爲主,兼治本病。[1]

適用於標本並重的病證。如氣虛感冒,可以解表益氣兩法合用。又如溫熱病中,脾胃實熱不解而致陰液大傷,可以瀉下、滋陰兩法合用。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0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