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光俞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àng guāng shù

2 英文參考

Pángguāngshū BL28[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傍光俞經穴別名,即膀胱俞[1]。見《灸法圖殘卷》。

穴位膀胱俞
漢語拼音Pangguangshu
羅馬拼音Pangkuangshu
美國英譯名Bladder Locus
各國代號中國BL28
日本28
法國莫蘭特氏V28
富耶氏V28
德國B28
英國B28
美國BI28

膀胱俞經穴名(Pángguāngshù[2]BL28)。出《脈經》。屬足太陽膀胱經[3]膀胱俞膀胱背俞穴[3][3]膀胱六腑之一,俞即輸注,本穴是膀胱之氣轉輸的部位,故名膀胱俞[3]膀胱俞主治前陰、腰骶等疾患:如小便赤澀尿失禁遺尿癃閉疝氣偏墜,陰內溼癢腫痛,陰部生瘡,泄瀉痢疾腹痛,腰腿疼痛遺精小便不利,腰骶部疼痛尿頻陽痿便祕,腰骶強痛,陰部溼癢腫痛,腰骶痛,尿路感染,現代又多用膀胱俞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腎炎糖尿病,性機能障礙,腰骶神經痛,腸炎坐骨神經痛膀胱炎腳氣子宮內膜炎等。

4 膀胱俞的別名

傍光俞(《灸法殘卷圖》)。

5 出處

脈經》:膀胱俞在背第十九椎。

6 穴名

膀胱六腑之一,俞即輸注,本穴是膀胱之氣轉輸的部位,故名膀胱俞[3]

膀胱,是人體貯尿的一個肌性囊狀器官六腑之一。《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膀胱者,津液之府也。”膀胱爲津之府、水之門,外俞內府,彼此相通。本穴系膀胱在背之俞穴,內應膀胱,是膀胱之氣轉輸、輸注之所,爲治膀胱疾患要穴,故名之。[4]

8 所屬部位

臀部[5]

9 傍光俞的定位

標準定位:膀胱俞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後孔[5][6]

膀胱俞位於骶部,橫平第二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1.5寸,俯臥取穴[6]

當骼後上棘內緣下與骶骨間凹陷中;一說“除脊各寸半”(《鍼灸資生經》)[6]

膀胱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膀胱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膀胱俞的位置

膀胱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膀胱俞的位置

膀胱俞穴在臀部的位置(肌肉

膀胱俞的位置

膀胱俞穴在臀部的位置(骨骼

10 傍光俞的取法

膀胱俞位於骶部,橫平第二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1.5寸。俯臥取穴[6]

俯臥位,平第二骶後,孔當髂後上棘內緣下與骶骨間的凹陷處取穴

俯臥位,於第2骶椎下正中旁開1.5寸處取穴[7]

11 傍光俞穴位解剖

膀胱俞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有骶外側動、靜脈後支。分佈着第一、二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皮膚由第五腰神經和第一、二、三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分佈。該部位,背闊肌骶棘肌以腱膜起始,所以肌性結構較少。其深面爲骶髂關節,該關節關節面平淺,關節囊堅厚而緊張,關節腔狹小而呈裂隙狀,周圍有堅強的韌帶附着,以適應負重。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臀大肌→骶結節韌帶[7]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臀中神經分佈,深層有第2骶神經後支的肌支、臀下神經分支和臀上動脈分支分佈[8]

布有第一、二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後支[8]

12 傍光俞的功效與作用

膀胱俞有疏調膀胱,通利水道作用[8]

膀胱俞具有清熱利溼通經活絡的功效。

膀胱俞歸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骶正中嵴旁,與膀胱內外相應,又是膀胱之氣轉輸之處,膀胱州都之官,主藏津液,故可治療小便異常[9]

膀胱與腎相表裏腎主生殖,其部位在腰骶部,腰爲腎之府,取膀胱俞可治療男性病和腰骶強痛[9]

因手足太陽經脈氣相通,小腸泌別清濁,故膀胱俞可治療腸道[9]

膀胱俞腎俞配伍應用,爲治療膀胱腎臟疾病的重要腧穴[9]

膀胱俞有疏通膀胱清熱化溼之功,治小便赤澀遺尿瀉痢腰脊腹痛,女子癥瘕。凡病之有關膀胱者,皆可取此。[9]

13 傍光俞治病

膀胱俞主治前陰、腰骶等疾患:如小便赤澀尿失禁遺尿癃閉疝氣偏墜,陰內溼癢腫痛,陰部生瘡,泄瀉痢疾腹痛,腰腿疼痛遺精小便不利,腰骶部疼痛尿頻陽痿便祕,腰骶強痛,陰部溼癢腫痛,腰骶痛,尿路感染,現代又多用膀胱俞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腎炎糖尿病,性機能障礙,腰骶神經痛,腸炎坐骨神經痛膀胱炎腳氣子宮內膜炎等。

膀胱俞主治前陰、腰骶等疾患:如小便赤澀尿失禁遺尿癃閉疝氣偏墜、陰內溼癢腫痛、陰部生瘡、泄瀉痢疾腹痛、腰腿疼痛[9]

膀胱俞穴主治遺尿遺精小便不利泄瀉、腰骶部疼痛[9]

膀胱俞穴主治小便不利尿頻遺尿癃閉遺精陽痿泄瀉便祕;腰骶強痛[9]

膀胱俞主治遺尿癃閉泄瀉,陰部溼癢腫痛,腰骶痛;以及尿路感染[9]

現代又多用膀胱俞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腎炎糖尿病、性機能障礙、腰骶神經痛等[9]

1.消化系統疾病:腸炎便祕痢疾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腰骶神經痛,坐骨神經痛

3.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膀胱炎遺尿

4. 其它:糖尿病腳氣子宮內膜炎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般直刺0.5~1.0寸[9]

直刺0.8~1.2寸[9][9],局部有酸脹感[9],可向下肢放散,也可經臀部向膕部放散[9]

直刺1~1.5寸[9]

注意膀胱俞深部近於膀胱,針前排空小便,針刺宜緩慢,以免刺傷膀胱[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9]

艾炷灸溫鍼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15 傍光俞配伍

膀胱俞中極,爲俞募配穴法,有清熱利溼作用,主治水道不利,癃閉小便赤澀

膀胱俞筋縮犢鼻、有通經活絡,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強痛,下肢無力。

膀胱俞陰廉血海,有祛風清熱,活血止癢的作用,主治陰部瘙癢,淋濁

膀胱俞腎俞關元中極,治陽痿遺精[9]

膀胱俞腎俞命門,治腰痛[9]

膀胱俞腎俞環跳風市委中足三裏,治下肢癱瘓[9]

16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腰脊痛強引背少腹、俯仰難、不得仰息、腳痿重、尻不舉、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膀胱俞主之。

外臺祕要》:脹滿結氣如水腫脹,少腹堅如石。

醫心方》:主脊痛強引背,少腹俯仰難,尿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

備急千金要方》:膀胱俞主堅結積聚膀胱俞小便赤黃。脾俞膀胱俞主熱引骨痛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風勞腰脊痛遺溺,腳膝無力。

鍼灸大成》:主小便赤黃,遺溺

17 傍光俞研究進展

17.1 膀胱的影響

膀胱俞膀胱功能影響比較顯著,主要是調整作用。當針刺膀胱俞時,捻鍼可引起膀胱收縮,內壓升高;捻鍼停止時膀胱則鬆弛,內壓下降。動物實驗也證實,給半清醒麻痹狀態下的家兔針刺“膀胱俞”,可使平靜狀態的膀胱收縮增加,內壓升高,其內壓上升有效率達97.82%。針刺對照點(離“膀胱俞”1 cm處)對膀胱功能的影響不明顯。另有通過動物實驗和解剖特徵的比較分析,結果表明針刺對膀胱功能有顯著的特異性,“膀胱俞”的針刺有效率最高。針刺“膀胱俞”也可使平靜狀態下的膀胱收縮,內壓上升;使處於節律性收縮狀態的膀胱收縮增強,內壓升高。[9]

針刺膀胱俞以及中極等穴,對神經系統功能正常的尿瀦留患者,捻鍼時可使逼尿肌收縮,停止捻鍼時則舒張[9]

17.2 對排尿中樞的影響

有人用家兔做實驗,切斷腦幹,電刺激與單位放電引導以探討針刺對排尿中樞作用,在下丘腦後部或腦橋延髓之間切斷腦幹,針刺“膀胱俞”引起的膀胱反應幾乎減半。再在延髓脊髓間切斷神經通路,針效消失,恢復極微。在電刺激下丘腦乳頭上區與底丘腦引起膀胱收縮的區域進行微電極探查,結果201個單位中有151個爲興奮型單位,50個爲抑制型單位。在電刺激延髓網狀結構引起膀胱反應的區域引導單位放電,結果154個單位中有79個爲興奮型單位,75個爲抑制型單位。針刺“膀胱俞”可使興奮型單位放電增加,接着膀胱收縮;抑制型單位放電減少,膀胱內壓上升。上述結果表明了下丘腦後部及延髓網狀結構存在着一些與膀胱功能有關的興奮型抑制型單位,它們對針刺膀胱俞有特異的效應[9]

針刺膀胱俞等穴,可使平靜狀態的膀胱收縮,或使其節律收縮增強,非穴位對照點一般不影響膀胱功能

17.3 治療遺尿

以針刺膀胱俞爲主治療遺尿147例,主穴膀胱俞配穴百會中極三陰交關元足三裏脾俞神門。採用捻轉補法,7歲以下兒童留針,8歲以上留針15~30 min,針後加艾條灸,以局部皮膚潮紅爲度,每次取3個腧穴即可。10次爲一療程。結果:147例全部顯效,療效較佳。[9]

17.4 治療腎絞痛

膀胱俞腎俞刺絡拔罐治療腎絞痛30例。結果:顯效19例,佔63.3%;好轉8例,佔26.7%;無效3例,佔10%。總有效率爲90%。[9]

17.5 治療泌尿系感染

鍼灸膀胱俞中極等,治療52例,有較好療效。

17.6 治療前列腺炎

膀胱俞中極三陰交等,用氦-氖激光治療45例,治療後檢測前列腺液:磷脂體增加45.2%,白細胞減少40.9%,膿細胞下降68.4%,有較好療效。

1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7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7.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9.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2-243.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0.
  9.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2-24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