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粱米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liáng mǐ

2 《*辭典》:白粱米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Bái Liánɡ Mǐ

2.3 來源

爲植物白粱的種仁。

2.4 形態

粱爲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植物形態詳"粟米"條。

2.5 性味

《別錄》:"甘,微寒,無毒。"

2.6 功能主治

和中,益氣,除熱。治胃虛嘔吐,煩渴。

①《別錄》:"除熱,益氣。"

孟詵:"患胃虛嘔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薑汁一合服之。除胸膈中客熱,移五臟氣,續筋骨。"

③《綱目》:"炊飯食之,和中,止煩渴。"

2.7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煮粥。

2.8 附方

①治中風,心脾熱,言語蹇澀,精神昏憒,手腳不遂,口喎面戾:白粱米三合荊芥一握,薄荷葉一握,豉三合。以水三大盞,煮荊芥薄荷、豉,取汁二盞,澄濾過,入米煮作粥,空腹食之。(《聖惠方粱米粥

②治蓐勞豬腎一具(切,去筋),淡豆豉五合(綿裹),白粱米三合蔥白(切)一升,人蔘當歸各一兩。水三升,煎八合,分二服。(《普濟方粱豉湯

2.9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