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氨苯碸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漢語拼音
Anbenfeng
3.1.3 英文名
Dapsone
3.2 結構式
3.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11H12N2O2S 248.31
3.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爲4,4'-磺酰基雙苯胺。按乾燥品計算,含C12H12N2O2S不得少於99.0%。
3.5 性狀
本品在丙酮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中溶解。
3.5.1 熔點
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C)爲176~181℃。
3.6 鑑別
(1)取本品,加甲醇製成每1ml中含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在261nm與296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分別爲0.35~0.38與0.59~0.62。
(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412圖)一致。
(3)本品顯芳香第一胺類的鑑別反應(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Ⅲ)。
3.7 檢查
3.7.1 有關物質
取本品,加甲醇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0mg的溶液,作爲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分別用甲醇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20μg與100μl的溶液,作爲對照溶液(1)和(2)。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2:1)爲展開劑,展開,晾乾,噴以含0.5%亞硝酸鈉的0.1mol/L鹽酸溶液,數分鐘後,再噴以0.1%二鹽酸萘基乙二胺溶液。供試品溶液如顯雜質斑點,與對照溶液(1)的主斑點比較,不得更深;如有1~2點超過時,應不得深於對照溶液(2)的主斑點。
3.7.2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1.0%(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3.7.3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3.7.4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3.8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25g,精密稱定,加水30ml與鹽酸溶液(1→2)20ml,照永停滴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Ⅶ A),用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亞硝酸鈉滴定液(0.1mol/L)相當於12.42mg的C12H12N2O2S。
3.9 類別
抗麻風病藥。
3.10 貯藏
3.11 製劑
3.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氨苯碸說明書
4.1 別名
4.2 外文名
Dapsone , DDS , Avlosulphone, Diaminodiphenylsulfone, Diphone, Udolac
4.3 氨苯碸的藥理作用
爲抑菌劑,對麻風桿菌繁殖有較強抑制作用,最後依賴機體的防衛機能消滅之,用藥後細菌的徹底消除需數年至數十年以上,對各型麻風均有較好的療效。
4.4 氨苯碸的適應症
主要用於治療各型麻風。近年試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痤瘡、銀屑病、帶狀皰疹等。
4.5 氨苯碸的用量用法
1.治療麻風病:口服:開始每日12.5~25mg,以後逐漸加量到每日100mg。由於氨苯碸有蓄積作用,故每服藥6日後停藥1日,每服10周停藥2周。必要時,可與利福平每日600mg聯合應用。兒童劑量1日每千克體重1.4mg。
2.治療紅斑狼瘡:1日100mg,連用3~6個月。
3.痤瘡:1日50mg。
5.帶狀皰疹:1次25mg,1日3次,連服3~14日。
6.糜爛性扁平苔癬:1日50mg,連用3個月。以上治療中,均應遵循服藥6日、停藥1日的原則
4.6 注意事項
1.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等,偶有頭痛、頭暈、心動過速等。
2.血液系統反應有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貧血等。對於貧血,輕症可服用鐵劑:有嚴重反應者應及時停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用本品可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癥,嚴重者可致溶血性貧血。
3.楓類化合物治療麻風,偶可引起"麻風樣反應",常於用藥後1~4周發生,特徵是發熱、不適、剝脫性皮炎、肝壞死並發黃疸、淋巴結腫大、貧血、正鐵血紅蛋白血癥等,停藥並給予皮質激素治療可望好轉。
4.7 規格
片劑:每片50mg、1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