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455—2014 衛生監測與評價名詞術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S/T 455—2014 wèi shēng jiān cè yǔ píng jià míng cí shù yǔ

2 英文參考

Health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rminology

ICS 11.020

C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455—2014《衛生監測與評價名詞術語》(Health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rminolog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14年11月15日發佈,自2015年04月01日起實施。

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中毒控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翟廷寶、閆軍、楊姣蘭、王民生、郝琳、王旋、蓋冰冰、王德才、林少彬、李新武、李燕俊、劉秀巖、朱英、楊豔偉、吳亞西、馮利紅、繆慶、曹吉生、孫穎、何樹森、李軍延、羅建波。

衛生檢測與評價名詞術語

4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衛生檢測與評價實驗室名詞術語的分類和定義(或含義)。

本標準適用於衛生檢測與評價工作,特別是衛生檢測技術標準(規範)的編寫和實施。

5 2 通用術語

5.1 2.1 基礎術語

5.1.1 2.1.1 量和單位

2.1.1.1

量 quantity

現象、物體或物質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個數和一個參照對象表示。

2.1.1.2

量制 system of quantities

彼此間由非矛盾方程聯繫起來的一組量。

2.1.1.3

國際量制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quantities

與聯繫各量的方程一起作爲國際單位制基礎的量制

2.1.1.4

基本量 base quantity

在給定量制中約定選取的一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2.1.1.5

導出量 derived quantity量制中由基本量定義的量。

2.1.1.6

量綱 dimension of a quantity

給定量與量制中各基本量的一種依從關係,它用與基本量相應的因子的冪的乘積去掉所有數字因子後的部分表示。

2.1.1.7

量綱爲一的量 quantity of dimension one

無量綱量 dimensionless quantity

在其量綱表達式中與基本量相對應的因子的指數均爲零的量。

2.1.1.8

測量單位 measurement unit

計量單位 measurement unit; unit of measurement

單位 unit

根據約定定義和採用的標量,任何其他同類量可與其比較使兩個量之比用一個數表示。

2.1.1.9

測量單位符號 symbol of measurement unit

計量單位符號 symbol of unit of measurement

表示測量單位的約定符號。

2.1.1.10

單位制 system of units

計量單位制 system of measurement units

對於給定量制的一組基本單位導出單位、其倍數單位分數單位及使用這些單位的規則。

2.1.1.11

一貫導出單位 coherent derived unit

對於給定量制和選定的一組基本單位,由比例因子爲1的基本單位的冪的乘積表示的導出單位

2.1.1.12

一貫單位制 coherent system of units

在給定量制中,每個導出量測量單位均爲一貫導出單位單位制

2.1.1.13

國際單位制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批准採用的基於國際量制單位制,包括單位名稱和符號、詞頭名稱和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2.1.1.14

法定計量單位 legal unit of measurement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使用的測量單位

2.1.1.15

基本單位 base unit

對於基本量,約定採用的測量單位

2.1.1.16

導出單位 derived unit

導出量測量單位

2.1.1.17

制外測量單位 off-system measurement unit

制外單位 off-system unit

不屬於給定單位制測量單位

2.1.1.18

倍數單位 multiple of unit

給定測量單位乘以大於1的整數得到的測量單位

2.1.1.19

分數單位 submultiple of a unit

給定測量單位除以大於1的整數得到的測量單位

2.1.1.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legal unit of measure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法定計量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法令形式規定強制使用或允許使用的計量單位,包括:

a)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b) 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

c)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

d) 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e) 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

f) 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詞頭。

2.1.1.21

量值 quantity value

量的值 value of a quantity

值value

用數和參照對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

2.1.1.22

量的真值 true quantity value; true value of quantity

真值 true value

與量的定義一致的量值

2.1.1.23

約定量值 conventional quantity value

量的約定值 conventional value of a quantity

約定值 conventional value

對於給定目的,由協議賦予某量的量值

2.1.1.24

量的數值 numerical quantity value,numerical value of quantity

數值 numerical value

量值表示中的數,而不是參照對象的任何數字。

2.1.1.25

單位方程 unit equation

基本單位一貫導出單位或其他測量單位間的數學關係。

2.1.1.26

單位間的換算因子 conversion factor between units

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

2.1.1.27

數值方程 numerical value equation

量的數值方程 numerical value equation of quantity

基於給定的量方程和特定的測量單位,聯繫各量的數值間的數學關係。

5.1.2 2.1.2 檢測測量)和檢測測量)結果

2.1.2.1

樣品 sample

取自某一整體的一個或多個部分,旨在提供該整體的相關信息,通常作爲判斷該整體的基礎。

2.1.2.2

樣本 sample

由一個或多個抽樣單元組成的總體的子集。

2.1.2.3

採樣 sampling

總體中取出有代表性試樣的操作。

2.1.2.4

抽樣  sampling

抽取或組成樣本行動

2.1.2.5

取樣  sampling

按照程序提供合格評定對象的樣品活動

2.1.2.6

檢測  testing

按照程序確定合格評定對象的一個或多個特性的活動

2.1.2.7

測量  measurement

通過實驗獲得並可合理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

2.1.2.8

檢驗  inspection

通過觀察和判斷,適當時結合測量、試驗或估量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

2.1.2.9

檢查  inspection

審查產品設計、產品、過程或安裝並確定其與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據專業判斷確定其與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動

2.1.2.10

驗證  verification

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2.1.2.11

確認  validation

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2.1.2.12

被測量  measurand

測量的量。

2.1.2.13

影響量  influence quantity

在直接測量中不影響實際被測的量、但會影響示值與測量結果之間關係的量。

2.1.2.14

變換值  transformed value

表示與被測的量有函數關係的量值

2.1.2.15

測量結果  measurement result; result of measurement

與其他有用的相關信息一起賦予被測量的一組量值

2.1.2.16

測量的量值  measured quantity value

量的測得值  measured value of a quantity

測得值  measured value

代表測量結果量值

2.1.2.17

樣本均值 sample mean

隨機樣本隨機變量的和除以和的項數。

2.1.2.18

測量誤差 measurement error; error of measurement

誤差 error

測得的量值減去參考量值

2.1.2.19

系統測量誤差 systematic measurement error;systematic error of measurement

系統誤差 systematic error

在重複測量保持不變或按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

2.1.2.20

測量偏移 measurement bias

偏移 bias

系統測量誤差的估計值。

2.1.2.21

隨機測量誤差 random measurement error; random error of measurement

隨機誤差 random error

在重複測量中按不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

2.1.2.22

修正 correction

對估計的系統誤差的補償。

2.1.2.23

測量準確度 measurement accuracy;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準確度 accuracy

被測量測得值與其真值間的一致程度。

2.1.2.24

測量正確度 measurement trueness; trueness of measurement

正確度 trueness

無窮多次重複測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與一個參考量值間的一致程度。

2.1.2.25

測量精密度 measurement precision

精密度 preclsion

規定條件下,對同一或類似被測對象重複測量所得示值或測得值之間的一致程度。

2.1.2.26

樣本方差 sample variance

S2

隨機樣本隨機變量樣本均值差的平方和用和中項數減1除。

2.1.2.27

樣本標準差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S

樣本方差的非負平方根。

2.1.2.28

樣本協方差 sample covariance

SXY

隨機樣本中兩個隨機變量對各自樣本均值的離差的乘積之和被求和項數減1除。

2.1.2.29

標準誤差 standard error

δθ

估計量捕獲.JPG標準差

2.1.2.30

估計誤差 error of estimation

估計值與待估計的參數或總體特性值的差。

2.1.2.31

方差 variance

V

隨機變量的中心化概率分佈的二階距。

2.1.2.32

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的正平方根。

2.1.2.33

變異係數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正隨機變量標準差除以均值。

2.1.2.34

相關係數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在聯合概率分佈下,兩個標準化隨機變量乘積的均值。

2.1.2.35

期間測量精密度測量條件 intermediate precision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期間精密度條件 intermediate precision condition

除了相同測量程序、相同地點,以及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對同一或相類似的被測對象重複測量的一組測量條件外,還包括涉及改變的其他條件。

2.1.2.36

期間測量精密度 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期間精密度 intermediate precision

在一組期間精密度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

2.1.2.37

重複性測量條件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重複性條件 repeatability condition

相同測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測量系統、相同操作條件和相同地點,並在短時間內對同一或相類似被測對象重複測量的一組測量條件。

2.1.2.38

測量重複性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重複性 repeatability

在一組重複性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

2.1.2.39

復現性測量條件 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復現性條件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

不同地點、不同操作者、不同測量系統,對同一或相類似被測對象重複測量的一組測量條件。

2.1.2.40

測量復現性 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

復現性 reproducibility

復現性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

2.1.2.41

實驗標準偏差 experimental standard deviation

實驗標準差

S

對同一被測量進行n次測量,表徵測量結果分散性的量。

2.1.2.42

測量不確定度 measurement uncertainty,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不確定度 uncertainty

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徵賦予被測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

2.1.2.43

標準不確定度 standard uncertainty

標準測量不確定度 standar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standard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以標準偏差表示的測量不確定度

2.1.2.44

測量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 type A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類評定 type A evaluation

對在規定測量條件下測得的量值用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2.1.2.45

測量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 type B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B類評定 type B evaluation

用不同於測量不確定度A類評定方法測量不確定度分量進行的評定。

2.1.2.46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合成標準測量不確定度 combined standar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由在一個測量模型中各輸入量的標準測量不確定度獲得的輸出量的標準測量不確定度

2.1.2.47

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relative standard uncertainty

相對標準測量不確定度 relative standar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標準不確定度除以測得值的絕對值。

2.1.2.48

定義的不確定度 definitional uncertainty

由於被測量定義中細節量有限所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

2.1.2.49

不確定度報告 uncertainty budget

測量不確定度的陳述,包括測量不確定度的分量及其計算和合成。

2.1.2.50

不確定度一覽表 uncertainty budget

不確定度來源及其標準不確定度的列表。用以評定測量結果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2.1.2.51

目標不確定度 target uncertainty

目標測量不確定度 target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根據測量結果預期用途,規定作爲上限的測量不確定度

2.1.2.52

擴展不確定度 expanded uncertainty

擴展測量不確定度 expande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與一個大於1的數字因子的乘積。

2.1.2.53

包含區間 coverage interval

基於可獲得的信息確定的包含被測量一組值的區間,被測量值以一定概率落在該區間內。

2.1.2.54

包含概率 coverage probability

規定包含區間內包含被測量的一組值的概率

2.1.2.55

包含因子 coverage factor

爲獲得擴展不確定度,對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所乘的大於1的數。

2.1.2.56

自由度 degrees of freedom

方差的計算中,和的項數減去對和的限制數。

2.1.2.57

置信概率 confidence level;level of confidence

與置信區間或統計包含區間有關的概率值(1-α)。

5.1.3 2.1.3 檢測測量的計量量值溯源和標準物質質量控制樣品的應用

2.1.3.1

計量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過文件規定的不間斷的校準鏈,測量結果與參照對象聯繫起來的特性,校準鏈中的每項校準均會引入測量不確定度

2.1.3.2

計量溯源鏈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chain

溯源鏈 traceability chain

用於將測量結果與參照對象聯繫起來的測量標準和校準的次序。

2.1.3.3

量值傳遞 dissmination of the value of quautity

通過對測量儀器的校準或檢定,將國家測量標準所實現的單位量值通過各等級的測量標準傳遞到工作測量儀器的活動,以保證測量所得的量值準確一致。

2.1.3.4

校準 calibration

規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第一步是確定由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係,第二步是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係,這裏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具有測量不確定度

2.1.3.5

測量儀器的檢定 verific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計量器具的檢定 verification of a measurlng instrument

計量檢定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檢定 verification

查明和確認測量儀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動,包括檢查、加標記和出具檢定證書

2.1.3.6

比對 comparison

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或指定不確定度範圍的同種測量儀器復現的量值之間比較的過程。

2.1.3.7

基準 primary standard

在特定領域內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的標準器。

2.1.3.8

基準標準物質 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PRM

基準物質

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用基準方法確定特性量值標準物質

2.1.3.9

副基準 secondary standard

通過與基準比較定值的標準器。

2.1.3.10

國際測量標準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

由國際協議簽約方承認的並在世界範圍使用的測量標準。

2.1.3.11

國家測量標準 national measurement standard

國家標準 national standard

經國家權威機構承認,在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內作爲同類量的其他測量標準定值依據的測量標準。

2.1.3.12

原級測量標準 primary measurement standard

原級標準 primary standard

使用原級參考測量程序或約定選用的一種人造物品建立的測量標準。

2.1.3.13

次級測量標準 secondary measurement standard

次級標準 secondary standard

過用同類量的原級測量標準對其進行校準而建立的測量標準。

2.1.3.14

參考測量標準 reference measurement standard

參考標準 reference standard

在給定組織或給定地區內指定用於校準或檢定同類量其他測量標準的測量標準。

2.1.3.15

工作測量標準 working measurement standard

工作標準 working standard

用於日常校準或檢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測量標準。

2.1.3.16

傳遞測量裝置 transfer measurement device

傳遞裝置 transfer device

測量標準比對中用作媒介的裝置。

2.1.3.17

搬運式測量標準 traveling measurement standard

搬運式標準 traveling standard

爲能提供在不同地點間傳送、有時具有特殊結構測量標準。

2.1.3.18

覈查裝置 check device

用於日常驗證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性能的裝置。

2.1.3.19

校準器 calibrator

用於校準測量標準。

2.1.3.20

參考物質 reference material; RM

標準物質

具有足夠均勻和穩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質,其特性被證實適用於測量中或標稱特性檢查中的預期用途。

2.1.3.21

有證標準物質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附有由權威機構發佈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獲得的具有不確定度和溯源性的一個或多個特性量值標準物質

2.1.3.22

有證標準樣品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附有證書的標準樣品,其一種或多種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確定,使之可溯源到準確實現的用於表示該特性值的計量單位,而且每個標準值都附有給定置信水平的不確定度

2.1.3.23

證書 certificate

含有標準樣品使用時必不可少的全部信息的文件。

2.1.3.24

有效期限 expiration date

規定的貯存和使用條件下,保證標準物質的特性量值穩定的最長期限。

2.1.3.25

標準物質的互換性 commutability of a reference material

對於給定標準物質規定量,由兩個給定測量程序所得測量結果之間關係與另一個指定物質所得測量結果之間關係一致程度表示的標準物質特性。

2.1.3.26

質量控制樣品 quality control sample

一種存儲完整、用量充足的穩定和均質化物料,其物理或化學特性近似於測量系統的常規樣品,用於期間精密度條件測量系統精密度穩定性確定和監控。

2.1.3.27

參考數據 reference data

由鑑別過的來源獲得,並經嚴格評價和準確性驗證的,與現象、物體或物質特性有關的數據,或與已知化合物成分或結構系統有關的數據。

2.1.3.28

標準參考數據 standard reference data

由公認的權威機構發佈的參考數據

2.1.3.29

參考量值 reference quantity value

參考值 reference value

用作與同類量的值進行比較的基礎的量值

2.1.3.30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特性值 property value (of a reference material)

賦予(有證)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量的值

2.1.3.31

瓶間均勻性 between-bottle homogeneity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特性在瓶與瓶之間的變差。

2.1.3.32

瓶內均勻性 within-bottle homogeneity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特性在一瓶中的變差。

2.1.3.33

短期穩定性 short-term stability

規定運輸條件下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特性在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2.1.3.34

長期穩定性 long-term stability

在CRM生產者規定貯存條件下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特性的穩定性。

2.1.3.35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使用壽命 life time

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可被使用的時間間隔。

2.1.3.36

定值 characterization

對與標準物質預期用途有關的一個或多個物理、化學、生物或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特性量值的測定。

2.1.3.37

最小取樣量 minimum sample intake

規定分析測量條件下,保證標準物質均勻的最少的樣品量。

2.1.3.38

期間覈查 intermediate checks

根據規定程序,爲了確定計量標準、標準物質或其他測量儀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狀態而進行的操作。

2.1.3.39

測量標準的保持 conservation of a measurement standard

測量標準器的計量學特性維持在適當限度內所需要的全部操作。

2.1.3.40

質量水平 quality level

(驗收抽樣)用不合格品率或不合格率表示的質量狀況。

2.1.3.41

過程控制 process control

着重於滿足過程要求的過程管理。

2.1.3.42

統計過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着重於用統計方法減少過程變異、增進對過程的認識,使過程以所期望的方式運行的活動

2.1.3.43

控制圖 control chart

監測過程、控制和減少過程變異,將樣本統計量值序列以特定順序描點繪出的圖。

2.1.3.44

常規控制圖 Shewhart control chart

主要用來從圖形上判定變異源於隨機原因還是特殊原因,採用常規控制限控制圖

2.1.3.45

X控制圖 X bar control chart

均值控制圖 average control chart

用子組均值評估和監察過程水平的計量控制圖

2.1.3.46

單值控制圖 individual control chart

X控制圖 X control chart

樣本中的單個觀測值評估和監察過程水平的計量控制圖

2.1.3.47

極差控制圖 range control chart

R圖 R chart

用子組極差評估和監察過程變異的計量控制圖

2.1.3.48

標準差控制圖 standard deviation control chart

S圖 S chart

以子組的標準差評估和監察過程變異的計量控制圖

2.1.3.49

驗收控制圖 acceptance control chart

主要用來判定描點是否能期望在容差之內的控制圖

2.1.3.50

中心線 centre line

控制圖中表示樣本統計量預期目標值或歷史均值的直線。

2.1.3.51

控制限 control limits

控制圖中用以判定過程穩定性的直線。

2.1.3.52

警戒限 warning limits

當過程處於統計受控時,所考慮的統計量以相當高的概率落入其間的控制限

2.1.3.53

行動限 action limits

當過程處於統計受控時,所考察的統計量以非常高的概率落入其間的控制限

2.1.3.54

常規控制限 Shewhart control limits

由過去經驗和經濟原因出發得到的兩條距中心線±z倍標準差,用來判定過程是否處於統計受控的控制限

2.1.3.55

概率控制限 probabilistic control limits

當過程處於統計受控時,所考察的統計量以一個預先設定的非常高的概率落入其間的與中心線一起定義的控制限

2.1.3.56

驗收控制限 acceptance control limits;ACL

驗收控制圖中根據一些特殊需要,只要子組變異在統計受控下僅由隨機原因引起,則允許過程水平在其間變動的控制限

2.1.3.57

實驗室間比對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在預定的條件下,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驗室就同一或相似檢測對象進行檢測測量組織、實施和評價。

2.1.3.58

能力驗證 proficiency testing

利用實驗室間比對確定實驗室的檢定、校準檢測能力

2.1.3.59

測量審覈 measurement audit

使用已知指定值測量對象,利用實驗室間比對按照預先確定的判據評價單一實驗室的測量能力

2.1.3.60

能力驗證計劃 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

檢測測量校準檢查的某個特定領域,設計和運作的一輪或多輪能力驗證

2.1.3.61

能力驗證物品 proficiency testing item

用於能力驗證樣品產品、人工製品、標準物質/標準樣品、設備部件、測量標準、數據組或其他信息

2.1.3.62

指定值 assigned value

對於給定目的具有適當不確定度的賦予特定量的值,有時該值是約定採用的。

2.1.3.63

能力評定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for proficiency assessment

基於可用信息,用於能力評估的離散性度量。

2.1.3.64

z值 z-score

能力驗證指定值標準差計算的實驗室偏倚標準化度量。

2.1.3.65

分佈 distribution

(特性)關於特性概率行爲信息

2.1.3.66

正態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Gaussian distribution

具有式(1)概率密度函數的連續分佈,其中-∞0。

捕獲.JPG

2.1.3.67

標準正態分佈 standardized normal distribution,standard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

μ=0,σ=1的正態分佈

2.1.3.68

對數正態分佈 lognormal distribution

具有式(2)概率密度函數的連續分佈,其中x>0,參數滿足-∞<μ<∞,σ>0。

捕獲.JPG

2.1.3.69

均勻分佈 uniform distribution,rectangular distribution

具有式(3)概率密度函數的連續分佈,其中a≤x≤b。

捕獲.JPG

2.1.3.70

滿意結果 satisfactory results

利用統計技術或專家公議等技術手段,確認參加者的能力爲滿意的結果。

2.1.3.71

可疑結果 questionable results

利用統計技術或專家公議等技術手段,確認參加者的能力可能出現問題的結果。

2.1.3.72

不滿意結果 unsatisfactory results

利用統計技術或專家公議等技術手段,確認參加者的能力爲不滿意的結果。

5.2 2.2 理化檢測

5.2.1 2.2.1 基本概念

2.2.1.1

摩爾 mole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它是一系統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kg 12C的原子數目相等。

注:使用摩爾時,指明基本單元

2.2.1.2

基本單元 elementary entity

組成物質的任何自然存在的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光子等一切物質的粒子,或按需要人爲的將它們進行分割或組合,而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個體或單元,如:1/2H2SO4、1/5KMnO4

2.2.1.3

摩爾質量 molar mass

系統中某給定基本單元摩爾質量M等於其總質量m與其物質的量n之比。單位爲千克每摩爾(kg/mol),常用克每摩爾(g/mol),見式(4)。

捕獲.JPG

2.2.1.4

摩爾體積 molar volume

系統的體積V與其中粒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單位爲立方米每摩爾(m3/mol),常用升每摩爾(L/mol)。

2.2.1.5

物質的量濃度 amount of substance concentration

物質B的量nB與相應混合物的體積V之比。單位爲摩爾每立方米(mol/m3),常用摩爾每升(mol/L)。計算見式(5)

捕獲.JPG

2.2.1.6

質量摩爾濃度 molality

溶質B的物質的量nR溶劑A的質量mA之比。單位爲摩爾每千克(mol/kg),常用毫摩爾每千克(mmol/kg)。計算見式(6)。

捕獲.JPG

2.2.1.7

質量濃度 mass concentration

物質B的總質量m與相應混合物的體積V(包括物質B的體積)之比。單位爲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克每升(g/L)。計算見式(7)。

捕獲.JPG

2.2.1.8

標準溶液 standard solution

由用於製備該溶液的物質而準確知道某種元素離子化合物或基團濃度的溶液

2.2.1.9

儲備溶液 stock solution

配製成的比使用時濃度大的、併爲儲存用的試劑溶液

2.2.1.10

靈敏度 sensitivity

特異性

一般指儀器、設備、試劑或測試方法對微小外加作用顯示出的敏感度。

2.2.1.11

檢出限 detection limit

由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給定的置信度(通常爲95%)內可從樣品中檢出待測物質的最小濃度。所謂“檢出”是指定性檢出,即判定樣品中存有濃度高於空白的待測物質。檢出限受儀器的靈敏度穩定性、全程序空白試驗值及其波動性的影響。

2.2.1.12

定量下限 quantification limit

在限定誤差能滿足預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夠準確定量測定被測物質的最低濃度或含量。

5.2.2 2.2.2 樣品採集與處理

2.2.2.1

試樣 sample

用於進行分析以便提供代表該總體特性量值的少量物質。

2.2.2.2

試液 test solution

試樣配成的溶液或爲分析而取得的溶液

2.2.2.3

四分法 quartering

總體中取得試樣後,採用圓錐四等分任意取對角二份試樣,棄去剩餘部分,以縮減試樣量的操作。

2.2.2.4

固相萃取法 solid phase extraction

利用固體吸附劑將液體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吸附,與樣品基體干擾化合物分離然後再用洗脫洗脫或加熱解吸附,達到分離和富集目標化合物的操作。

2.2.2.5

液-液分配提取法 liquid-liquid partition extraction

根據被分離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進行的分離操作。分離過程是一個分配平衡過程。

2.2.2.6

傾析 decantation

容器中上層澄清液和沉澱共存時,使容器傾斜流出澄清液分離沉澱的操作。

2.2.2.7

熔融 fusion

爲熔解難熔物質,一般加入適當熔劑與其混合並加熱,使之與熔劑進行反應

2.2.2.8

灼燒 ignition

在稱量分析中,沉澱在高溫下加熱,使沉澱轉化爲組成固定的稱量形式的過程。

2.2.2.9

恆重 constant weight

在同樣條件下,對物質重複進行乾燥、加熱或灼燒,直到兩次質量差不超過規定值的範圍的操作。

2.2.2.10

殘渣 residue

試樣在一定溫度下蒸發灼燒或經規定溶劑提取後所得的殘留物。

2.2.2.11

萃取 extraction

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溶解度不同來進行分離的操作。

5.2.3 2.2.3 檢驗方法

2.2.3.1

化學分析 chemical analysis

對物質的化學組成進行以化學反應爲基礎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2.2.3.2

儀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使用光、電、電磁、熱、放射能等測量儀器進行的分析方法

2.2.3.3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檢測物質中原子原子團、分子等成分的種類而進行的分析

2.2.3.4

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爲測定物質中化學成分的含量而進行的分析

2.2.3.5

常量分析 macro analysis

對0.1 g以上的試樣進行的分析

2.2.3.6

微量分析 micro analysis

對1 mg~10 mg的試樣進行的分析

2.2.3.7

痕量分析 trace analysis

對待測組分的質量分數小於0.01%的分析

2.2.3.8

超痕量分析 ultratrace analysis

對待測組分的質量分數小於0.0001%的分析

2.2.3.9

溼法 wet metbod

試樣製成溶液後測定其組分的分析

2.2.3.10

幹法 dry method

用固體試樣直接測定其組分的分析

2.2.3.11

滴定分析法 titrimetric analysis

通過滴定操作,根據所需滴定劑的體積和濃度,以確定試樣中待測組分含量的一種分析方法

2.2.3.12

滴定 titration

滴定劑通過滴定滴加試樣溶液中,與待測組分進行化學反應,達到化學計量點時,根據所需滴定劑的體積和濃度計算待測組分的含量的操作。

2.2.3.13

標定 standardization

確定標準溶液的準確濃度的操作。

2.2.3.14

變色域 transition interval

指示劑開始變色至變色終了相對應的有關特定值(如pH)的變化範圍。

2.2.3.15

滴定終點 end point

指示劑或終點指示器判斷滴定過程中化學反應終了時的點。

2.2.3.16

滴定度 titer

1 mL標準溶液相當於待測組分的質量。

2.2.3.17

酸鹼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利用酸、鹼之間質子傳遞反應進行的滴定

2.2.3.18

氧化還原滴定法 redox titration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滴定

2.2.3.19

高錳酸鉀滴定法 permanganate titration

利用高錳酸鹽標準滴定溶液進行的滴定

2.2.3.20

碘量法 iodimetry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或碘離子的還原作用進行的滴定。一般使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

2.2.3.21

沉澱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利用沉澱的產生或消失進行的滴定

2.2.3.22

絡合滴定法 compleximetry

利用絡合物的形成及解離反應進行的滴定

2.2.3.23

非水滴定(法) non-aqueous titration

除水以外的溶劑進行的滴定

2.2.3.24

卡爾·費休滴定(法) Karl fischer titration

二氧化硫甲醇乙二醇甲醚溶液(弱鹼,例如吡啶、咪唑、無水乙酸鈉),以碘量法測定試樣中水分的方法

2.2.3.25

凱氏定氮法 Kjeldahl determination

試樣經濃硫酸硫酸鉀和催化劑蒸煮轉化成銨鹽,從而測定有機物中氮的含量的方法

2.2.3.26

緩衝溶液 buffer solution

加入溶液中能控制pH或氧化還原電位等僅發生可允許的變化的溶液

2.2.3.27

絡合劑 complexing agent

具有自由電子對並能和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試劑。

2.2.3.28

滴定劑 titrant

用於滴定而配製的具有一定濃度的溶液

2.2.3.29

指示劑 indicator

滴定分析中,爲判斷試樣的化學反應程度時,本身能改變顏色或其他性質的試劑。

2.2.3.30

比色法 colorimetry

利用待測溶液本身的顏色或加入試劑後呈現的顏色,用目測比色對溶液顏色深度進行比較,或者用光電比色計進行測量以測定溶液中待測物質濃度的方法

2.2.3.31

比濁法 turbidimetry

根據測量光線通過懸浮液後透射光的強度,測定待測物質含量的方法

2.2.3.32

分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

根據物質對不同波長的單色光吸收程度不同而對物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2.3.33

吸光係數 absorptivity

待測物質在單位濃度、單位厚度時的特徵吸光度。按照使用濃度單位的不同,可有質量吸光係數摩爾吸光係數之分。

2.2.3.34

摩爾吸光係數 molar absorptivity

厚度以cm表示、濃度以mol/L表示的吸光係數

2.2.3.3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測量蒸氣原子對特徵電磁輻射吸收,測定化學元素方法

2.2.3.36

發射光譜法 emission spectrometry

利用試樣原子離子所發射的特徵線光譜原子發射光譜)或某些分子或基團所發射的特徵帶光譜分子發射光譜)的波長或強度,檢測元素的存在和它們的含量的方法

2.2.3.37

火焰發射光譜法 flame emission spectrometry

測量火焰原子分子所發射的特徵電磁輻射強度,測定化學元素方法

2.2.3.38

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通過測量待測元素原子蒸氣輻射能激發下所產生的熒光發射強度,測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

2.2.3.39

熒光分析 fluorescence analysis

利用某些物質在紫外光照射時所發生熒光的特性及強度進行物質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2.3.40

分辨率 resolution

儀器分開相鄰的兩條譜線的能力

2.2.3.41

電位滴定(法)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滴定過程中,根據標準溶液的體積和指示電極的電位變化來確定終點的方法

2.2.3.42

庫倫法 coulometry

通過測量消耗於溶液中待測物質所需的電量來定量地測定這一物質含量的方法

2.2.3.43

庫倫滴定法 coulometric titration

用恆定的電流,通過電解池,利用電極反應,電極附近產生一種試劑,此試劑瞬間與待測物質發生反應,根據電流強度和滴定的時間,計算待測物質的量方法

2.2.3.44

極譜法 polarography

使用滴汞電極爲指示電極,根據電解過程中得到的電流-電壓曲線,測定溶液中待測物質的組成和濃度的方法

2.2.3.45

示波極譜法 oscillopolarography

一般指單掃描示波極譜法,在滴汞電極成長的後期,於電解池的兩極加上一快速線性變化電壓,根據示波器記錄的電流-電壓曲線而進行分析極譜法

2.2.3.46

伏安法 voltammetry

使用表面靜止的液體或固體爲極化電極,根據電解過程中得到的電流-電壓曲線,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2.2.3.47

陽極溶出伏安(法)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在一定的電位下,使待測金屬離子部分地還原成金屬並溶入微電極或析出於電極的表面,然後向電極施加反向電壓,使微電極上的金屬氧化而產生氧化電流,根據氧化過程的電流-電壓曲線進行分析伏安法

2.2.3.48

陰極溶出伏安法 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工作電極在富集過程中作爲陽極,在溶出過程中作爲陰極的伏安法。用於測定不能生成汞齊的金屬離子、陰離子和有機生物分子方法,通過待測離子在一定條件下與其他已知配體(或離子)生成難溶化合物而在電極表面進行富集,然後電向反方向掃描,難溶化合物溶脫產生電流的方式進行測量的。

2.2.3.49

氣相色譜法 gas chromatography

氣體作爲流動相的色譜法

2.2.3.50

氣固色譜法 gas solid chromatography

用固體(一般指吸附劑)作爲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

2.2.3.51

頂空氣相色譜法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液上氣相色譜分析

將液體或固體樣品中的揮發性組分直接導入氣相色譜儀進行分離檢測分析技術。

2.2.3.52

氣液色譜法 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將固定液塗漬在載體上作爲固定相的氣相色譜法

2.2.3.53

離子色譜法 ion chromatography

爲了降低或消除離子交換柱流出液的背景信號對檢測干擾並使分離檢測連成一氣,採用低交換容量離子交換劑、離子抑制技術和靈敏檢測方法組成離子色譜法

2.2.3.54

液相色譜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用液體作爲流動相的色譜法

2.2.3.55

高效液相色譜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具有高分離效能的柱液相色譜法

2.2.3.56

質譜法 mass spectrometry

試樣電離後,形成不同質荷比的離子,根據這些離子質量數和相對丰度分析試樣方法

2.2.3.57

同位素稀釋質譜法 isotopic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分析試樣中,加入已知質量待測元素的某一已知丰度的濃縮同位素,使與試樣組分同位素混合,然後質譜法測定混合後的試樣中該元素同位素丰度比以得到試樣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2.2.3.58

化學電離 chemical ionization

試樣分子反應離子碰撞並發生分子離子反應,使試樣分子離子化的過程。

2.2.3.59

電噴霧電離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樣品溶液電場作用下,形成細小霧滴,溶劑進一步揮發除去使試樣離子化的過程。

5.2.4 2.2.4 質量控制

2.2.4.1

校準曲線 calibration curve

描述待測物質濃度或量與檢測儀器響應值或指示量之間的定量關係曲線,分爲“工作曲線”(標準溶液處理程序分析步驟與樣品完全相同)和“標準曲線”(標準溶液處理程序樣品有所省略,如樣品預處理)。

2.2.4.2

平行測定 parallel determination

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對若干份同一試樣進行的測定。

2.2.4.3

空白試驗 blank test

不加試樣,但用與有試樣時同樣的操作進行的試驗。

2.2.4.4

回收試驗 recovery test

當所分析試樣組分複雜,不完全清楚時,向試樣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測組分,然後進行測定,檢查被加入的組分能否定量回收,以判斷分析過程是否存在系統誤差方法。所得結果常用百分數表示,稱爲“百分回收率”,簡稱“回收率”。

2.2.4.5

分析方法的適用性檢驗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inspection

分析員在承擔新的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時,對該項目的分析方法進行的適用性檢驗,包括空白值測定、分析方法檢出限的估計、校準曲線的繪製及檢驗方法誤差預測(如精密度準確度干擾因素等),以瞭解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原理、條件和特性。

5.3 2.3 微生物檢測

5.3.1 2.3.1 基本概念

2.3.1.1

微生物實驗室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y

從事微生物菌(毒)種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的實驗室。

2.3.1.2

微生物實驗室獲得性感染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y acquired infection

微生物實驗室有關的感染

2.3.1.3

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organism;pathogen

致病微生物

能夠使人或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2.3.1.4

條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pathogen

有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並不致病,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如宿主免疫防禦機制受到損害時可以致病。

2.3.1.5

毒力 virulence

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

2.3.1.6

菌(毒)種 microorganism strain

可培養的,人間傳染真菌、放線菌、細菌、立克次體、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具有保存價值的,並經過菌(毒)種保藏機構鑑定分類並給以固定編號的微生物

2.3.1.7

菌落形成單位 colony forming unit; CFU

在活菌培養計數時,由單個菌體或聚集成團的多個菌體在固體培養基生長繁殖所形成的清晰可見的集落,以其表達活菌的數量。

2.3.1.8

菌落總數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被檢樣品的單位重量(g)、容積(mL)、表面積(cm2)或體積(m3)內所含有的,能在某種培養基上經一定條件,一定時間培養後,長出的菌落數量。

2.3.1.9

微生物危害評估 hazard assessment for microbes

對實驗微生物毒素可能給人或環境帶來的危害所進行的評估

2.3.1.10

實驗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

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條件和狀態不低於容許水平,可避免實驗室人員、來訪人員、社區環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損害,符合相關法規、標準等對實驗室安全責任的要求。

2.3.1.11

指示微生物 indication microorganism

在常規衛生監測中,用以指示樣品衛生狀況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細菌)。

5.3.2 2.3.2 培養基和特殊微生物

2.3.2.1

培養基 culture medium

以液體、半固體或固體形式,包含天然或合成成分,用於促進微生物的繁殖或保持其活力的物質。

2.3.2.2

純化學培養基 chemically defined culture medium

只含有化學成分的培養基(即分子結構和純度已知)。

2.3.2.3

非純化學培養基 chemically incomplete culture medium

全部或部分由天然物質、加工過的物質或其他不純的化學物質構成的培養基

2.3.2.4

增菌培養基 enrichment medium

大多爲液體培養基,能夠給微生物的繁殖提供特定的生長環境

2.3.2.5

選擇性增菌培養基 selective enrichment medium

能夠保證特定的微生物在其中繁殖,而部分或全部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培養基

2.3.2.6

選擇性分離培養基 selective isolation medium

支持特定微生物生長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分離培養基

2.3.2.7

鑑別培養基 differential medium

能夠進行一項或多項微生物生理和(或)生化特性鑑定培養基

2.3.2.8

運輸培養基 transport medium

取樣後和實驗室樣品處理前保護和維持微生物活性的培養基運輸培養基中通常不允許包含使微生物的增殖的物質,但是培養基應能保護菌株,確保它們不變質。

2.3.2.9

保藏培養基 preservation medium

用於在一定期限內保護和維持微生物活力,防止長期保存微生物的不利影響,或使微生物在長期保存後容易復甦的培養基

2.3.2.10

復甦培養基 resuscitation medium

能夠使受損或應激微生物修復,使微生物恢復正常生長能力,但不一定促進微生物繁殖的培養基

2.3.2.11

極端環境 extreme environment

自然環境中存在一些普通生物不能生存的特殊區域。

2.3.2.12

嗜冷微生物 psychrophilic microorganisms

一類必鬚生活在低溫條件下,且其最高生長溫度不超過20℃,最適生長溫度在15℃,在0℃以下可生長繁殖的微生物

2.3.2.13

耐冷微生物 crymophy lactic microorganisms

在5℃以下有生長能力,不考慮其最適和最高生長溫度,從常冷到不穩定的低溫環境中,均可分離到的微生物

2.3.2.14

嗜鹼微生物 alkalophilic microorganisms

最適生長pH在8.0以上,通常pH在9~10之間的微生物

2.3.2.15

耐鹼菌 alkalitolerant

能在高pH條件下生長,但最適pH並不在鹼性範圍的微生物

2.3.2.16

需氧生物 aerobic organism

只在有氧條件下生存,在新陳代謝中用氧作爲最終電子受體微生物

2.3.2.17

厭氧菌 anaerobic organism

只在無氧條件下生存,在新陳代謝不用氧作爲最終電子受體微生物

2.3.2.18

兼性菌 facultative organism

既能需氧代謝,又能厭氧代謝微生物

5.3.3 2.3.3 檢驗方法

2.3.3.1

無菌操作 aseptic procedure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技術。

2.3.3.2

純培養 pure culture

挑取單個菌落,移種到另一培養基中,生長出來的細菌均爲純種

2.3.3.3

傳代 passage or subculture

菌(毒)種培養物的一小部分通過轉移接種到新的培養基中,使之得以繼續培養、生長繁殖。

2.3.3.4

鑑定 indentification

根據通用的檢索系統,對未知微生物菌株進行性狀觀察和測定,確定該微生物分類地位的過程。

2.3.3.5

菌種保藏 culture preservation

微生物菌種用各種適宜方法妥善保藏,避免死亡、污染保持其原有形狀基本穩定

2.3.3.6

定期移植保藏法 periodic transfer on agar or in liquid medium

傳代培養保藏法

包括斜面培養穿刺培養、液體培養等。是指將菌種接種於適宜的培養基中,最適條件下培養,待菌種生長完全後,通常置於4℃~6℃進行保存並間隔一定時間進行移植培養的菌種保藏方法

2.3.3.7

冷凍乾燥保藏法 freeze-drying preservation

凍幹法

無菌條件下將欲保藏菌種製成懸浮液後凍結,在真空條件下使冰昇華直至乾燥,從而使微生物的生理活動趨於停止而長期維持存活狀態的一種菌種保藏方法

2.3.3.8

培養條件 culture conditions

包括培養時間、溫度和培養基在內的一組條件,用於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繁殖。

2.3.3.9

定性 characterization

微生物分入到大類中的一般過程。

注:按菌落細胞形態污染特性或其他特徵進行分類

2.3.3.10

抑細菌/真菌試驗 bacteriostasis/fungistasis test

用選定的微生物進行試驗,驗證抑制這些微生物的繁殖的物質存在。

2.3.3.11

酶聯免疫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根據免疫學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以酶標記抗體抗原檢測相應抗原抗體方法

2.3.3.12

聚合酶鏈式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主要由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和適溫延伸三個步驟反覆的熱循環構成:即模板DNA先經高溫變性爲單鏈,在DNA聚合酶和適宜的溫度下,兩條引物分別與兩條模板DNA鏈上的一段互補序列發生退火,接着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磷酸(dNTPs)爲底物,使退火引物得以延伸。如此反覆,使位於兩段已知序列之間的DNA片段呈幾何倍數擴增。

5.3.4 2.3.4 質量控制

2.3.4.1

標準菌株 reference strain

至少定義到屬或種水平的菌株。按其特徵進行分類和描述,有明確的來源。

2.3.4.2

標準儲備菌株 reference stocks

標準菌株經過一代轉接後獲得的同種菌株。

2.3.4.3

工作菌株 working cultures

標準儲備菌株轉接後獲得的同種菌株。

2.3.4.4

檢出限 limit of detection

進行定性微生物檢測時,能檢測到,但無法給出精確數值微生物的最小量。

2.3.4.5

判定限 limit of determination

進行定量微生物檢測時,在特定評估方法規定的實驗條件,可引起特定變化的微生物的最小量。

5.4 2.4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5.4.1 2.4.1 安全性評價

2.4.1.1

毒理學 toxicology

研究外源化學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對生物體和生態系統的損害作用有害效應與機制,以及中毒的預防、診斷和救治的科學

2.4.1.2

安全係數 safety coefficient

不確定係數 uncertain coefficient

毒理學研究中根據動物實驗得到的閾劑量或未觀察到作用劑量推論人暴露容許限值時,鑑於動物、人的種屬和個體之間的生物學差異,需要縮小一定的倍數,以確保對人的安全性,此縮小的倍數即安全係數

5.4.2 2.4.2 毒物

2.4.2.1

化學物質 chemical

工業用和民用的化學原料、中間體、產品等單分子化合物、聚合物以及不同化學物質組成的混合劑產品

2.4.2.2

外源性化學物質 xenobiotic

由外環境進入體內、非機體內部產生,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

2.4.2.3

毒物 toxic substance/toxicant

在一定條件下,較低劑量能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外源性化學物質

2.4.2.4

高毒物質 high-toxic substance

納入國家高毒物品目錄,需要進行特殊管理的物質。

2.4.2.5

劇毒物質 extremely-toxic substance

劑量/少量侵入機體,短時間內即能致人、畜死亡或嚴重中毒的物質。

2.4.2.6

致畸物 teratogen

能使發育中的胎兒產生永久性結構異常的物質。

2.4.2.7

致突變物 mutagen

能引起遺傳物質突變化學物質或物理因素。

2.4.2.8

致敏物 allergen

變應原 anaphylactogen

能引起變態反應抗原,包括完全抗原半抗原

2.4.2.9

刺激物 irritant material

可致眼、皮膚或呼吸道黏膜發生可逆性炎性反應的物質。

2.4.2.10

腐蝕物 corrosive material(s)

可致眼、皮膚或呼吸道發生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的物質。

2.4.2.11

致癌物 carcinogen

能引起或誘導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轉化並發展成惡性腫瘤的物質。

5.4.3 2.4.3 毒性

2.4.3.1

毒性 toxicity

物質引起生物體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2.4.3.2

短期毒性 short-term toxicity

短時間內一次或多次給予實驗動物外源性化學物,對機體產生健康損害效應能力

2.4.3.3

長期毒性 long-term toxicity

給予實驗動物外源性化學物的期限超過6個月所產生健康損害效應能力

2.4.3.4

急性毒性 acute toxicity

機體(實驗動物或人)一次或24 h內多次大劑量接觸外源性化學物後在短期內所產生的毒性效應,包括一般行爲和外觀改變、大體形態變化以及死亡效應

2.4.3.5

急性經口毒性 acute oral toxicity

一次或在24 h內多次經口給予實驗動物外源性化學物後,動物在短期內出現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6

急性經皮毒性 acute dermal toxicity

一次或在24 h內多次經皮給予實驗動物外源性化學物後,動物在短期內出現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7

急性吸入毒性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一次或在24 h內多次經呼吸道給予實驗動物外源性化學物後,動物在短期內出現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8

眼睛刺激性 eye irritation

眼球表面接觸受試物後所產生的可逆性炎性變化。

2.4.3.9

眼睛腐蝕性 eye corrosion

眼球表面接觸受試物後引起的不可逆性組織損傷

2.4.3.10

皮膚刺激性 skin irritation

皮膚塗敷受試物後局部產生的可逆性炎性變化。

2.4.3.11

皮膚腐蝕性 skin corrosion

皮膚塗敷受試物後局部引起的不可逆性組織損傷

2.4.3.12

亞急性毒性 subacute toxicity

實驗動物連續超過14 d~28 d接觸外源化學物所產生的中毒效應

2.4.3.13

亞慢性毒性 subchronic toxicity

實驗動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過10%壽命期)內,每日反覆接觸受試物後所引起的不良反應

2.4.3.14

亞慢性經口毒性 subchronic oral toxicity

實驗動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過10%壽命期)內,每日反覆經口接觸受試物後所引起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15

亞慢性經皮毒性 subchronic dermal toxicity

實驗動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過10%壽命期)內,每日經皮接觸受試樣品後所引起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16

亞慢性吸入毒性 subchronic inhalation toxicity

實驗動物在其部分生存期(不超過10%壽命期)內,每日經呼吸道接觸受試樣品後所引起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17

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

實驗動物在其正常生命期的大部分時間內連續或反覆接觸受試物所引起的健康損害效應

2.4.3.18

蓄積毒性 cumulative toxicity

給實驗動物反覆染毒或接觸外源性化學物質吸收量大於排泄量,或毒性作用多次累加所致的功能性或結構性損害。

2.4.3.19

選擇毒性 selective toxicity

外源性化學物只對某種生物或組織器官產生損害作用,而對其他生物或組織器官無損害的現象。

2.4.3.20

遲發毒性 delayed toxicity

接觸某些毒物,當時不引起明顯的損害效應,或者在急性中毒後臨牀上可暫時恢復,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出現明顯的病損和明顯的臨牀中毒表現。

2.4.3.21

遺傳毒性 genotoxicity

環境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造成生物細胞基因組損害的能力

2.4.3.22

致突變性 mutagenicity

環境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導致生物體遺傳物質結構和(或)數量的改變。

2.4.3.23

致畸性 teratogenicity

能在胚胎髮育期引起胎體永久性結構功能異常的化學物質特性。

2.4.3.24

全身毒性 systemic toxicity

化學物質對機體所產生的毒效應不僅發生在開始接觸的部位,而且影響到機體的主要系統器官組織

2.4.3.25

器官毒性 organ toxicity

化學物質引起器官的生理、生化形態學的異常改變。

2.4.3.26

生殖毒性 reproductive toxicity

外源性化學物質損害正常生殖系統或正常生殖器官功能能力

2.4.3.27

母體毒性 maternal toxicity

外源性化學物質引起親代妊娠動物健康損害的能力

2.4.3.28

胚胎-胚體毒性 embryo toxicity

外源性化學物質所致的孕體着牀前後直到器官形成期結束的所有損害。

2.4.3.29

發育毒性 developmental toxicity

生殖毒性,子代在出生前、圍產期和出生以後所顯現出的生長遲緩結構畸形功能異常或死亡。

5.4.4 2.4.4 效應 effect

2.4.4.1

毒效應 toxic effect

毒物藥物對機體所致的、有害的生物學改變。

2.4.4.2

有害效應 adverse effect

機體因接觸有毒物質而產生或出現的不良健康效應毒作用效應

2.4.4.3

致敏作用 sensitization

致敏物變應原)進入機體,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組織損害或生理功能障礙。

2.4.4.4

致畸作用 teratogenesis

干擾子宮胚胎胎兒的正常發育,使新生兒異常率明顯增高的特殊毒性作用

2.4.4.5

致突變作用 mutagenesis

誘變作用

環境中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引起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的效應,此種改變可隨細胞分裂過程傳遞

2.4.4.6

致癌作用 carcinogenesis

致癌物引起或誘導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轉化並發展成爲腫瘤的過程。

2.4.4.7

聯合作用 combined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毒物同時或先後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毒作用

2.4.4.8

獨立作用 independent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毒物同時或先後作用於機體時所產生的毒作用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2.4.4.9

加強作用 potentiating effect

一種化學物質對某器官系統無毒性或毒性較低,但與另一種化學物質同時或先後暴露時使其毒性效應增強。

2.4.4.10

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物質造成比預期相加作用更強的(協同、增強)或更弱的(拮抗)聯合作用

2.4.4.11

拮抗作用 antagonistic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毒物同時或先後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毒作用低於各個化學物質單獨毒性效應總和

2.4.4.12

協同作用 synergistic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毒物同時或先後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毒作用大於各個化學物質單獨對機體的毒性效應總和

2.4.4.13

相加作用 additive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毒物同時或先後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毒作用相當於各個物質單獨所致效應的算術總和

5.4.5 2.4.5 毒作用指標

2.4.5.1

劑量 dose

按單位體重所給予實驗動物化學物質的質量。

2.4.5.2

中毒劑量 toxic dose

引起機體發生中毒而未致死的劑量

2.4.5.3

有效劑量 effective dose

在動物組織細胞培養系統中,或在生化作用部位引起某種生物學效應化學物質劑量

2.4.5.4

日容許劑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人類每日攝入某種物質直至終生,而不產生可檢測到的對健康產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體重可攝入的量標示,即mg/(kg·d)。

2.4.5.5

耐受劑量(濃度) tolerance dose(concentration)

生物機體能夠忍受且無有害效應化學物質的最高劑量(濃度)。

2.4.5.6

最大耐受劑量(濃度)

maximum tolerance dose(concentration)

化學物質不引起受試對象出現死亡的最高劑量(濃度)。

2.4.5.7

閾劑量(濃度) threshold dose(concentration)

化學物質引起受試對象中的少數個體出現某種最輕微的異常改變所需要的最低劑量(濃度)。

2.4.5.8

實際安全劑量 visual safe dose; VSD

外源性化學物質終身暴露所致的危險度在10-6或以下所對應的劑量水平。

2.4.5.9

參考劑量 reference dose;RFD

人羣(包括敏感亞羣)在終生接觸某劑量水平化學物質的條件下,預期發生非致癌或非致突變有害效應危險度可低至不能檢出的程度。

2.4.5.10

基準劑量 benchmark dose;BMD

與本底相比概率爲1%、5%或10%的受試個體出現效應劑量的95%可信限下限。

2.4.5.11

致死劑量(濃度) lethal dose(concentration);LD(LC)

在特定染毒條件下,化學物質導致一定百分率生物體死亡的劑量(濃度)。

2.4.5.12

半數致死劑量(濃度) median lethal dose(concentration);LD50LC50

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引起受試動物發生死亡概率爲50%的化學物質劑量(濃度)。

2.4.5.13

未觀察到作用水平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化學物質不引起生物系統生態系統出現可觀察到的有害效應的最高劑量或濃度。

2.4.5.14

未觀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規定的試驗條件下,通過實驗和觀察,用現有的技術手段或檢測指標未觀察到任何與受試物有關的有害效應的最大染毒劑量或濃度。

2.4.5.15

觀察到有害作用最低水平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規定的試驗條件下,通過實驗和觀察,化學物質引起實驗動物可觀察到的形態功能生長發育有害效應的最低染毒劑量或濃度。

2.4.5.16

急性毒作用帶 acute toxic effect zone

半數致死劑量與急性閾劑量的比值。

2.4.5.17

慢性毒作用帶 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急性閾劑量與慢性閾劑量的比值。

2.4.5.18

靶器官 target organ

外源化學物在體內可以直接發揮毒作用,並引起典型病變的主要器官

2.4.5.19

劑量效應關係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化學物質劑量與所致生物學改變的程度之間的關係。

2.4.5.20

劑量反應關係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表示受試物的劑量試驗系統羣體中出現某種毒作用發生率之間的關係。

2.4.5.21

物質蓄積 material accumulation

給實驗動物反覆染毒或接觸外源性化學物質,由於吸收速度超過消除速度導致的該物質在體內逐漸增多。

2.4.5.22

功能蓄積 function accumulation

受試物雖然在體內的代謝和排出速度較快,但其造成的損傷恢復慢,在前一次的損傷未恢復前又發生新的損傷,如此殘留損傷的累積稱爲功能蓄積

5.4.6 2.4.6 染毒

2.4.6.1

染毒 exposure

接觸

暴露

外源性化學物質經口、皮膚或呼吸道等途徑進入(或接觸)生物體的過程。

2.4.6.2

染毒途徑 exposure route

將一定劑量化學物質給予實驗動物的方式。

2.4.6.3

溶媒 vehicle

能混合、分散、溶解受試物或對照物而不影響試驗結果的物質。

2.4.6.4

給樣 administration

以一定的方式給予試驗系統受試物的操作。

2.4.6.5

標本 specimen

用於測試的受試物或從試驗系統中獲取的用來檢驗分析獲證保存的材料。

5.4.7 2.4.7 毒理學實驗室管理

2.4.7.1

試驗計劃 study protocol

確定試驗設計的文件,試驗設計包括試驗的目的、依據、項目;實驗動物及來源;動物飼養條件;飼料及來源;劑量設計和分組、樣品處理、給樣方案、試驗方法及觀察指標。

2.4.7.2

試驗系統 test system

用於試驗的動物、微生物細胞和亞細胞以及其他生物、化學、物理系統

2.4.7.3

試驗項目負責人 study director; SD

對非臨牀健康和環境安全試驗的實施和管理負全面責任的人員。

2.4.7.4

質量保證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me; QA

獨立於試驗研究,旨在保證試驗機構遵循良好實驗室規範準則的體系(包括人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