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543.5—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醫療機構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衛生標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S/T 543.5—2017 jū mín jiàn kāng kǎ jì shù guī fàn dì 5 bù fèn : zhōng duān jì shù guī fàn

2 英文參考

Residents’ health c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Part 5:Termi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WS/T 543.5—2017《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Residents’ health c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Part 5:Termi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7月25日《關於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國衛通〔2017〕8 號)發佈,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4 發佈通知

關於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17〕8 號

現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

一、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

WS 537—2017 居民健康卡數據集

WS 538—2017 醫學數字影像通信基本數據集

WS 539—2017 遠程醫療信息基本數據集

WS 540—2017 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基本數據集

WS 541—2017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數據集

WS 542—2017 院前醫療急救基本數據集

WS 375.13—2017 疾病控制基本數據集 第13部分: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

二、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

WS/T 543.1—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部分:總則

WS/T 543.2—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2部分:用戶卡技術規範

WS/T 543.3—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3部分:用戶卡應用規範

WS/T 543.4—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4部分:用戶卡命令集

WS/T 543.5—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WS/T 543.6—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6部分:用戶卡及終端產品檢測規範

WS/T 544—2017 醫學數字影像中文封裝與通信規範

WS/T 545—2017 遠程醫療信息系統技術規範

WS/T 546—2017 遠程醫療信息系統與統一通信平臺交互規範

WS/T 547—2017 醫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範

WS/T 548—2017 醫學數字影像通信(DICOM)中文標準符合性測試規範

上述標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原衛生部《關於印發<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的通知》(衛辦發〔2011〕60號)、原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居民健康卡配套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範的通知》(衛辦綜發〔2012〕26號)中的附件7-11同時廢止。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7年7月25日

5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WS/T 543《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分爲6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用戶卡技術規範;

——第3部分:用戶卡應用規範;

——第4部分:用戶卡命令集;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第6部分:用戶卡及終端產品檢測規範;

本部分爲WS/T 543的第5部分。

本部分起草單位: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佛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遼寧省衛生信息中心、河南省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湯學軍、王存庫、胡文生、楊博、楊佐森、聶曉陽、王永峯、馬飛、劉曉強、邵尉、劉娟、徐鳳龍、孟慶雲 。

6 標準正文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 5 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6.1 1 範圍

WS/T 543的本部分規定了居民健康卡應用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終端的產品形態、外觀結構功能、通訊方式、安全模塊、電源、接口、氣候環境條件、機械環境條件、可靠性、安全性、電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技術細節,提出了對居民健康卡終端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的要求。

本部分適用於設計、生產、發放、使用居民健康卡終端的研製單位、管理機構、發放機構以及使用單位等。

6.2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誌

GB 4943 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

GB/T 6107 使用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的數據終端設備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接口

GB 9254 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 14916 識別卡物理特性

GB/T 16649.3 識別卡帶觸點集成電路卡第3部分:電信號和傳輸協議

GB/T 17618 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 17625.1 電磁兼容限值諧波電流發射限值(設備每相輸入電流≤16A)

JR/T 0025 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範

ISO/IEC 7810 識別卡物理特性Identification cards-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O/IEC 7811 識別卡記錄技術 Identification cards- Recording technique

ISO/IEC 14443 識別卡非觸點集成電路卡接近式卡 Identification cards-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 Proximity cards

6.3 3 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6.3.1 3.1 術語和定義

WS/T 543.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1

集成電路卡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ICC

內部封裝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的ID-1型卡(如ISO 7810、ISO 7811、ISO 7812和ISO 7813中描述的)。

3.1.2

居民健康卡終端 residents health card terminal

居民健康卡終端如手持式居民健康卡讀寫機、臺式IC卡讀寫機,內置或外置(宿主機爲微機)的居民健康卡通用讀寫器。該類產品可與計算機在聯機或脫機方式下對居民健康卡完成識別和各種操作。

3.1.3

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務終端 residents health card self-service terminal

服務提供者提供的實施針對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務的專用設備或裝置。

6.3.2 3.2 縮略語和符號

表1中縮略語和符號適用於本文件。

表1 縮略語和符號

image.png

6.4 4 基本要求

6.4.1 4.1 產品形態

產品形態如下:

——居民健康卡讀寫器。

——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務終端。

6.4.2 4.2 外觀和結構

具體如下:

——結構應完整、整潔;表面塗鍍層應均勻,不應起泡、龜裂、脫落和磨損;不應有明顯的凹痕、破損、劃痕、變形污染等;金屬零部件不應有鏽蝕及其他機械損傷

——終端的零部件連接應緊固無鬆動;

——終端內、外部不應有臨時接線;

——指示燈應有明顯標識;

——終端應有銘牌、標牌和商標。

6.4.3 4.3 功能

6.4.3.1 4.3.1 主要功能

可以讀取居民健康卡芯片內數據,終端讀卡識別數據區信息的時間不超過 1s,同時內置 SAM 卡用於安全認證功能

居民健康卡讀寫器需要有指示燈提示功能

6.4.3.2 4.3.2 接觸卡接口

應符合JR/T 0025規定

6.4.3.3 4.3.3 SAM 卡接口

——具備至少 1 個外形尺寸滿足 GB/T 14916 標準要求的 ID-000 規格 SAM 卡卡座;

——通訊協議符合 GB/T 16649.3,支持讀寫 T=0 協議的 CPU 卡。

6.4.3.4 4.3.4 非接觸卡接口

具體如下:

——符合 ISO/IEC 14443(TypeA 和 TypeB)標準;

——具備衝撞檢測功能檢測到衝撞時有提示功能

——場強範圍 1.5A/m ~7.5A/m,非吸入式讀卡設備的讀卡距離 0cm ~ 3cm,吸入式電動讀卡設備的讀卡距離 0cm-3cm。

6.4.4 4.4 通訊方式

6.4.4.1 4.4.1 終端通訊接口

終端通訊接口爲USB接口或RS232-C接口,符合GB/T 6107的通訊接口要求,可以連接計算機或其他服務器設備。經通訊接口給終端下載操作命令及接收終端返回的信息

6.4.4.2 4.4.2 USB 數據傳輸模式

本終端的USB通訊傳輸採用HID協議。HID協議約定如下:

——設備描述中的 iProduct 域爲“XXXXXXYYYYY_VerZZZZZZ_IDCardReader Device”;XXXXX 廠商;YYYYY 設備批次;VerZZZZZZ 設備內固件版本;

——接口描述符中的 bInterfaceSubClass 域爲 0x00;

——版本爲 V1.11;

——PID/VID 廠商自定義。

HID數據輸入採用GetReport請求傳輸,HID數據輸出採用SetReport請求傳輸。HID數據輸入與輸出均採用分包方式,單個包的數據長度固定爲32字節,如輸出報文拆分後,結束包長度不足32字節,則以0x00右填充。

HID模型示意圖如圖1所示。

image.png

圖1 USB-HID 模型示意圖

分支解釋:

——Data_Out 數據包,主機到終端;

——Data_In 數據包,終端到主機。

6.4.4.3 4.4.3 RS232-C 數據傳輸模式

本終端的RS232-C通訊傳輸採用參數設置見表2。

表2 RS232-C 參數表

image.png

6.4.4.4 4.4.4 接口函數定義

接口函數定義見附錄A。

6.4.5 4.5 電源

——居民健康卡讀寫器:對於計算機 USB 接口供電方式,在計算機工作正常時,終端應工作正常。終端應有掉電、過流、過壓、短路、極性反接等保護措施。當電壓恢復正常時,能自動恢復正常工作。對於採用直流電方式供電的居民健康卡讀寫器:在額定電壓的條件下正常工作。

——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務終端:產品應在頻率 50Hz、電壓 220V 的條件下正常工作。

6.4.6 4.6 SAM 卡接口要求

6.4.6.1 4.6.1 總體要求

終端的邏輯接口和通訊協議應符合GB/T 16649.3規範中的相關內容,且終端至少提供1個SAM卡接口,主要負責卡的安全認證功能。終端必應持T=0傳輸協議。

6.4.6.2 4.6.2 SAM 卡接口觸點分配表

接觸設備觸點的分配表見表3。

表3 接口設備觸點的分配

image.png

6.4.6.3 4.6.3 觸點壓力

任何一個接口設備觸點對相應的IC卡觸點所施加的壓力應在0.2N~0.6N之間。

6.4.6.4 4.6.4 觸點電阻

在終端的整個設計壽命期間,觸點電阻(在清潔的接口設備和清潔的標準SAM卡觸點測量時)應小於500mΩ。

6.4.6.5 4.6.5 CLK 的電特性

頻率範圍在1MHz~5MHz(對A類卡操作時)或1MHz~4MHz(對B類卡操作時)之間,且在整個交易期間,其變化範圍不應超過1%。時鐘佔空因數應在其穩定運行週期的45%~55%之間。

6.4.6.6 4.6.6 復位(RST)

終端產生一個具有表4所示特性的復位信號。

表4 RST 的電特性

image.png

6.4.6.7 4.6.7 電源電壓(VCC)

終端提供5V、0.4V(對A類卡操作時)或3V、0.2V(對B類卡操作時)的直流電壓,並能穩定輸出0~55mA(對A類卡操作時)或0~45mA(對B類卡操作時)的電流。終端應帶有保護電路以防止在誤操作(如對地或VCC短路)時所造成的損壞。誤操作既可能來源於內部,也可能來自外部接口如電源干擾、通信鏈路故障等。

6.4.7 4.7 氣候環境條件

氣候環境適應性分爲二級,如表5所示。氣候環境的嚴酷等級、試驗後的檢測項目由產品規範規定

表5 氣候環境條件

image.png

6.4.8 4.8 機械環境條件

機械環境條件如表6~表9所示。經過機械環境試驗後產品保持外觀及電氣性能良好,符合產品功能要求。

表6 振動適應性

image.png

表7 衝擊適應性

image.png

表8 碰撞適應性

image.png

表9 運輸包裝件跌落適應性

image.png

6.4.9 4.9 可靠性要求

終端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不小於5000h。

6.4.10 4.10 安全性要求

6.4.10.1 4.10.1 總體要求

符合GB 4943的有關規定

6.4.10.2 4.10.2 接觸電流和保護導體電流

終端的設計和結構應保證接觸電流或保護導體電流均不可能產生電擊危險。

6.4.10.3 4.10.3 抗電強度要求

終端中使用的固體絕緣應具有足夠的抗電強度。

6.4.10.4 4.10.4 接地導體及其連接的電阻

終端接地導體及其連接不應有過大的電阻。

6.4.11 4.11 電磁兼容性要求

6.4.11.1 4.11.1 無線電騷擾限值

產品的無線電騷擾限值應符合GB 9254中相應級別B級規定的要求。

6.4.11.2 4.11.2 抗擾度限值

產品的抗擾度限值應符合GB/T 17618規定的要求。

6.4.11.3 4.11.3 諧波電流值

產品的諧波電流值應符合 GB/T 17625.1 規定的要求。

6.5 5 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6.5.1 5.1 標誌

6.5.1.1 5.1.1 產品標誌

產品應有如下標誌:

——生產廠家的名稱;

——產品名稱、型號和產品編號;

——生產許可證號;

——商標。

6.5.1.2 5.1.2 包裝箱標誌

包裝箱標誌應包含以下內容:

——產品名稱和型號、生產廠商名稱和地址;

——產品執行標準編號;

——產品出廠日期、出廠批號

——生產許可證號;

——包裝儲存圖示標誌應符合 GB/T 191 的規定

6.5.2 5.2 包裝

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務終端包裝應符合防潮、防塵、防震的要求。

包裝箱內應有裝箱清單、產品出廠合格證及其他有關的隨機資料。

6.5.2.1 5.3 運輸

包裝後的產品允許以任何一種運輸工具進行運輸。運輸過程中嚴禁野蠻裝卸,應避免雨雪或其他液體直接淋襲。嚴禁與含腐蝕性物資一起裝運。運輸標誌應符合GB/T 191的規定

6.5.3 5.4 貯存

在不打開原包裝箱的情況下,終端應貯存在環境溫度-15℃~+45℃,相對溼度30%~80%的庫房內。存放產品的包裝箱應墊高並離地面至少10cm,距離熱源、冷源、窗口、通氣口至少50cm。

庫房內不允許有各種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品及有腐蝕性的化學物品,並應遠離強電磁場

貯存期一般爲6個月,若在庫房存放已超過6個月,則應在出廠前重新進行交收檢驗

7 附錄A(規範性附錄)設備的高級應用編程接口

7.1 A.1 概述

本附錄描述了讀卡器的高級應用編程接口。

高級應用編程接口是提供給終端上的應用程序用來與讀卡器進行交互操作的函數集。

高級應用編程接口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

——可以在 32 位 Windows 環境下(Windows95/98/ME, Windows NT/2000/XP 等)運行的動態鏈接庫(XXXX32.DLL);

——可以在 16 位 Windows 環境下(Windows3.1 等)運行的動態鏈接庫(XXXX16.DLL);

——可以在 DOS 環境下運行的 C 語言(MSC 或 Borland C)函數庫(XXXX16.LIB);

——可以在 Unix 環境下運行的 C 語言函數庫;

——可以在基於特定硬件平臺上的 C 語言函數庫。

上述所有高級應用編程接口應具有本規範所規定的統一的庫名、函數名、參數類型和順序。應用開發者或用戶在對讀卡器編程時,可使用相應的庫名和函數名。

注:在以下的描述中,使用C語言風格來說明高級應用編程接口中的函數。

7.2 A.2 “打開設備”函數

7.2.1 A.2.1 函數

intICC_Reader_Open(void);

7.2.2 A.2.2 功能

該函數通知終端操作系統打開與接口設備所對應的終端設備端口,以便兩者建立通信的邏輯關係。

7.2.3 A.2.3 參數說明

該函數無參數。

7.2.4 A.2.4 返回值

如果函數執行成功,則返回值爲不小於0的設備句柄;否則,表示函數執行失敗,其含義由操作系統確定。

7.3 A.3 “關閉設備”函數

7.3.1 A.3.1 函數

intICC_Reader_Close(intReaderHandle);

7.3.2 A.3.2 功能

該函數通知操作系統關閉所指定的設備。

7.3.3 A.3.3 參數說明

ReaderHandle:接口設備句柄。

7.3.4 A.3.4 返回值

如果函數執行成功,則返回值爲0;否則,表示函數執行失敗,其含義由操作系統確定。

7.4 A.4 “復位”函數

7.4.1 A.4.1 函數

intICC_Reader_Reset(intReaderHandle, intICC_Slot_No,unsigned char * Response,int *RespLen);

7.4.2 A.4.2 功能

該函數要求接口設備等待一個非接觸卡進場或者SAM卡插入並對其進行復位。

7.4.3 A.4.3 參數說明

a) ReaderHandle:接口設備句柄;

b) ICC_Slot_No:卡槽號,非接觸卡槽:0x00,SAM1:0x0n, 其中“n”的取值範圍爲 1~F,ESAM:0x10;

c) Response:指向存放響應數據的存儲區的指針

d) RespLen 返回值長度。

7.4.4 A.4.4 返回值

如果函數執行成功,則返回值爲0;否則,表示函數執行失敗,其含義由操作系統確定。存儲區中返回卡片的復位應答字節和存儲區中的字節數;如果對卡片復位不成功,則存儲區不返回任何數據。

7.5 A.5 “卡下電”函數

7.5.1 A.5.1 函數

intICC_Reader_PowerOff (intReaderHandle, intICC_Slot_No,);

7.5.2 A.5.2 功能

該函數要求接口設備撤消與ICC之間的電氣連接。

7.5.3 A.5.3 參數說明

a) ReaderHandle:接口設備句柄;

b) ICC_Slot_No:卡槽號,非接觸卡槽:0x00,SAM1:0x0n, 其中“n”的取值範圍爲 1~F,ESAM:0x10;

7.5.4 A.5.4 返回值

如果該函數成功執行,則返回值爲0;否則,返回出錯代碼值。

7.6 A.6 應用命令函數

7.6.1 A.6.1 函數

intICC_Reader_Application( intReaderHandle,

intICC_Slot_No,

intLength_of_Command_APDU,

char * Command_APDU,

char * Response_APDU,

int *RespLen);

7.6.2 A.6.2 功能

該函數用於將符合GB/T16649.3 中所規定的基本和特殊功能的行業間交換用命令發送給指定的卡槽上的卡,並獲取對應的響應。

7.6.3 A.6.3 參數說明

a) ReaderHandle:接口設備句柄;

b) ICC_Slot_No:卡槽號,非接觸卡槽:0x00,SAM1:0x0n, 其中“n”的取值範圍爲 1~F,ESAM:0x10;;

c) Length_of_Command_APDU:其值爲 Command_APDU 所指向緩衝區中的字節數;

d) Command_APDU:指向存放命令的緩衝區指針

e) Response:指向存放響應數據的存儲區的指針

f) RespLen 返回值長度。

7.6.4 A.6.4 返回值

如果函數執行成功,則返回值爲0;否則,表示函數執行失敗,其含義由操作系統確定。

7.7 A.7 獲取錯誤碼

7.7.1 A.7.1 函數

A.1.1 intICC_Reader_GetLastError(void)

7.7.2 A.7.2 功能

查詢終端最近一次的錯誤信息

7.7.3 A.7.3 參數說明

無。

7.7.4 A.7.4 返回值

返回0表示終端沒有出錯信息;返回值小於0爲狀態碼,其含義見表A.1。

7.8 A.8 獲取設備版本號

7.8.1 A.8.1 函數

intICC_Reader_Version (char* info)

7.8.2 A.8.2 功能

該函數取得當前終端的廠家信息

7.8.3 A.8.3 參數說明

info:指向存放廠家信息的存儲區的指針

廠家信息的存儲格式見表A.1。

表A.1 廠家信息的存儲格式

image.png

7.8.4 A.8.4 返回值

返回值的含義見表A.2。

7.9 A.9 函數返回值

高級應用編程接口函數的返回值見表A.2。

表A.2 高級編程接口函數的返回值

image.png

9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6部分》解讀

居民健康卡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一標準推進實施、面向全國居民發放、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通用、方便居民看病就醫及實現健康管理的基礎載體。同時,居民健康卡也是衛生信息化整體框架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聯結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國家、省、地市三級信息平臺,實現跨業務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以及開展協同服務,推動衛生信息化建設直接服務羣衆。在功能上,居民健康卡將逐步統一現有的醫院就診卡、新農合一卡通、免疫接種證、婦幼保健卡等,實現優質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和就醫流程優化,爲居民提供跨機構、跨地區的就醫“一卡通”服務,改善就醫感受,提高服務質量。居民健康卡還可以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與各類應用數據庫進行交互處理,實現數據共享,促進跨機構就醫應用開展;進行本地及新農合異地結算;利用居民健康卡的信息存儲功能,用於新農合的脫機異地報銷。

使用居民健康卡,必須解決居民健康卡在使用過程中面臨的身份認證、信息防篡改、防複製等一系列安全問題。本標準重點圍繞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實現身份識別,滿足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保障信息安全等功能制定技術規範。本標準適用於所有制作、發行、使用居民健康卡的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聯合髮卡機構和生產企業。

本標準主要根據原衛生部《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衛辦發〔2011〕60號)、第二次修訂說明(衛統中心便函〔2012〕26號)、《居民健康卡(聯名卡)技術方案》等相關文件,編制完成。卡內數據標準參照WS 363-2011衛生信息數據元目錄、WS 364-2011衛生信息數據元值域代碼、WS 365-201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基本數據集等相關標準要求。

本標準制定遵照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2)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確保可擴展性。(3)內容上堅持與已發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保持一致。(4)堅持卡內文件結構穩定性,確保髮卡工作穩定開展和卡片全國通用。(5)格式遵循標準制定相關要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