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二氯乙烷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1,2-èr lǜ yǐ wán

2 英文參考

1,2-dichloroethane

3 國標編號

32035

4 CAS號

107-06-2

5 中文名稱

1,2-二氯乙烷

6 英文名稱

1,2-dichloroethane

7 別名

乙撐二氯;亞乙基二氯;1,2-二氯化乙烯;二氯乙烷(對稱)

8 分子式

C2H4Cl2;Cl(CH22Cl

9 外觀與性狀

無色或淺黃色透明液體,有類似氯仿氣味

10 分子

98.97

11 蒸汽壓

13.33kPa/29.4℃

12 閃點

13℃

13 熔點

-35.7℃

14 沸點

83.5℃

15 溶解性

微溶於水,可混溶於醇、醚、氯仿

16 密度

相對密度(水=1)1.26;相對密度(空氣=1)3.35

18 危險標記

7(中閃點易燃液體)

19 主要用途

用作蠟、脂肪橡膠等的溶劑及穀物殺蟲劑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腫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刺激腸道和引起肝、腎和腎上腺損害。皮膚與液體反覆接觸能引起皮膚乾燥、脫屑和裂隙性皮炎。液體和蒸氣還能刺激眼,引起嚴重操作,角膜混濁。吸入高濃度的蒸氣刺激粘膜,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眩暈噁心嘔吐精神錯亂,有的可致肺水腫。還能刺激腸道,引起肝和腎的脂肪性病變,嚴重的直至死亡。

急性中毒:其表現有二種類型,一爲頭痛噁心興奮激動,嚴重者很快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而死亡;另一類型以胃腸道症狀爲主,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可發生壞死腎病變。急性暴露能導致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其屍體剖檢呈現出大多數內臟損傷和廣泛性出血

21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爲

毒性:屬高毒類,蒸氣有劇毒。

急性毒性LD50670mg/kg(大鼠經口);2800mg/kg(兔經皮);LC504050mg/m3,7小時(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經眼:63mg,重度刺激。家兔經皮開放性刺激試驗:625mg,輕度刺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猴吸入0.22g/m3,7小時/天,5天/周,125次,無症狀;4.11g/m3,7小時/天,5天/周,25~50次,死亡率較高;大鼠吸入4.11g/m3×7小時/日×5日/周×3~14次,致死;豚鼠吸入4.113×7小時/日×2次,致死。

致突變性:DNA抑制:人淋巴細胞5ml/L。哺乳動物體細胞突變:人淋巴細胞100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300ppm(7小時,孕6-15天),引起植入死亡率增加。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陽性,人類可疑。小/大鼠吸入250ppm×7小時/日×18月,終身未見腫瘤發病率增高;大鼠經口25ppm×5天/周×78周,致癌陽性

污染來源:1,2-二氯乙烷用於製造乙二醇、乙二胺、聚氯乙烯尼龍、粘膠人造纖維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和各種塑料、香料、肥皂、粘合劑、潤膚劑、藥物及假漆;用作樹脂瀝青橡膠醋酸纖維素纖維素酯、油漆油脂、蠟及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溶劑),豆油咖啡因的提取劑;浸漬劑、溼潤劑、滲透劑、熏蒸劑;還用於照像術、靜電印刷、水軟化中。裂解法制氯乙烯單體時可產生二氯乙烷;二氯乙烷也是某些有機化學合成中的副產品。在以上生產和使用1,2-二氯乙烷的企業在生產和貯運過程中由於意外事故均可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體造成危害

代謝和降解:氯乙醇是1,2-氯乙烷溫血動物體內的主要代謝物之一。進入體內的1,2-二氯乙 烷首先貯存於脂肪組織中,以後(2天內)從脂肪組織轉移進入血液,由於酶的脫氫作用代謝轉化變成氯乙醇,氯乙醇係一種高毒化學物質。它進一步代謝可變成一氯乙酸,氯乙醛是介於氯乙烷與一氯乙酸之間的又一箇中間代謝產物。在1,2-二氯乙烷代謝產物中,氯乙醇和一氯乙酸毒性比二氯乙烷本身更大。CH2Cl-CH2Cl-CH2Cl-CH2OH-CH2Cl-CHO-CH2Cl-COOH  在環境中,二氯乙烷代謝生成氯乙酸的速度,隨溼度與溫度的增加而加快,在90℃的溼空氣中,二氯乙烷有0.66%分解生成氯乙酸,當溫度升高到110℃和140℃時,氯乙酸含量分別爲4%和7%-12%。1,2-二氯乙烷在常溫和乾燥環境中較難被降解。光與大氣中氧對純品二氯乙烷很少發生影響,而含有雜質的工業品二氯乙烷受到光與所的聯合作用可產生光氣和某些聚合化學物。

殘留、蓄積擴散:二氯乙烷能迅速透進無損傷皮膚吸收並在血液中達很高水平。不論染毒劑量和途徑怎樣,二氯乙烷人體和動物體各個器官內的含量關係基本上是個常數,例如假定在血液中的含量爲1,那麼在其它各器官中相應比率爲:肝臟0.8;腎臟0.44;心臟0.7;延腦0.57;小腦、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爲0.15-0.2,顯然這與該組織中的脂肪含量有關,因爲二氯乙烷脂肪中的溶解度是很大的。氯乙烷可以通過以代謝物的形式從人體和動物各個系統排出,二氯乙烷可以經腎臟從尿中排出,出可以通過呼氣排出。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反應,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並放出有毒氣體。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着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

22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直接進水樣氣相色譜法

快速檢測管法;便攜式氣相色譜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23 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來源類別
溶劑解吸氣相色譜法WS/T138-1999作業場所空氣
無泵型採樣氣相色譜法WS/T154-1999作業場所空氣
氣相色譜法

吡啶-鹼比色法

《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編空氣
氣相色譜法《固體廢棄物試驗與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固體廢棄物
硫氰酸汞比色法《化工企業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方法》,化學工業出版社化工企業空氣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質
色譜/質譜法美國EPA524.2方法水質

24 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25mg/m3
中國(待頒佈)飲用水源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0.03mg/L
中國(GHZB1-199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III類水域)0.005mg/L
日本(1993)環境標準地面水:0.004mg/L

廢水:0.004mg/L

土壤浸出液:0.004mg/L

25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1,2-二氯乙烷與四氯化碳的物理特徵相似,故在土壤和水體受到其污染後可用相同的處置技術。

1,2-二氯乙烷發生於地面上的污染事故緊急處理方法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築成壩以阻止液體的流動,特別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體中,用土壤將其覆蓋並將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動的下方向挖一坑,將其收集在坑內以防四處擴散然後將液體收集到合適的容器中。

②在處理過程中不要用鐵器(如鐵勺、鐵容器、鐵鏟等),應改用其它工具,因爲鐵有助於1,2-二氯乙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有條件的話,操作人員在處理過程中應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護設備。

③將受污染土壤清除剝離後集中進行處理,有以下幾種方法可視情況選用:

a.加熱土壤並加水,使1,2-二氯乙烷生成甲酸一氧化碳鹽酸

b.將濃鹼液加入到土壤中使其與1,2-二氯乙烷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c.將稀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加入土壤中,使其與1,2-二氯乙烷反應生成甲酸鈉或甲酸鉀;

以上操作應避免在光照條件下進行。

d.對土壤進行焚燒處理,要保證完全燃燒,以防止光氣產生。

⑵由於1,2-二氯乙烷環境中很穩定,可利用其易揮發的特點進行自然或人工強制性揮發大氣中。當有大量氣態1,2-二氯乙烷揮發彌散時,應疏散污染源下風向的人羣,以防中毒

⑶水體中受到污染時的處理處置技術:當1,2-二氯乙烷液體進入水體後,應設法阻斷污染水域與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爲築壩使其停止流動;開溝使其流向另一水體(如排污渠)等等。由於四氯甲烷揮發鹵代烴類,對受其污染的水體最爲簡便易行處理方法是使用曝氣(包括深進曝氣)法,使其迅速從水體中逸散到大氣中。另外,處理土壤的幾種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廢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後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鹵化氫通過酸洗滌器除去。

26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可撤離時,佩戴隔離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27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洗胃。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