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衷中參西錄
拼音:《yīxuézhōngzhōngcānxīlù》《醫學衷中參西錄》爲綜合性醫書。又名《衷中參西錄》。三十卷。張錫純著。初刊於1918-1934年間,共7期(相當於七個分冊)。作者學驗俱豐,於近代醫家中影響巨大。張氏學貫中西,在中西匯...
-
衷中參西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爲綜合性醫書。又名《衷中參西錄》。三十卷。張錫純著。初刊於1918-1934年間,共7期(相當於七個分冊)。作者學驗俱豐,於近代醫家中影響巨大。張氏學貫中西,在中西匯通方面貢獻尤大。本書是作者多...
-
衷中參西
拼音:zhōngzhōngshēnxī英文:TheoryofTCMconsultingwesternmedicine衷中參西即在醫學理論研究和臨牀診治中衷於中醫學術思想,參照西醫學說。是中西匯通派的一種學術主張。首見於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作者試圖遵循“衷中...
-
現代醫學奇葩——介入醫學
拼音:xiàndàiyīxuéqípā——jièrùyīxué介入醫學,是現代醫學園地中的一朵美麗奇葩。她的神奇之處在於診療範圍大,治療難度高,在人體中探幽入微,幾乎無所不能。它既能扭轉內科藥物對改變組織結構無能爲力的窘迫,也能...
-
中西醫臨牀醫學
拼音:zhōngxīyīlínchuángyīxué中西醫臨牀醫學:(五年制、理科,授予醫學學士學位)1、中西醫臨牀醫學主要課程:醫用基礎化學、生理學、中醫基礎理論、免疫學、微生物寄生蟲學、醫用生物學、藥理學、中醫診斷學、中藥...
-
武昌醫學館叢書八種
拼音:《wǔchāngyīxuéguǎncóngshūbāzhǒng》《武昌醫學館叢書八種》醫學叢書。清·柯逢時輯。刊於1904-1911年。包括《經史證類大觀本草》、《本草衍義》、《活幼心書》、《傷寒論》、《傷寒總病論》、《傷寒補亡論》、《大觀...
-
徐靈胎醫學全書
拼音:xúlíngtāiyīxuéquánshū英文:XuLingtaiYixueQuanshu[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XuLingtai’sCompleteMedicalBoo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徐靈胎醫學全書》爲中醫綜合性著作。清·徐大椿撰...
-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拼音:《xiānxǐngzhāiyīxuéguǎngbǐjì》《先醒齋醫學廣筆記》爲綜合性醫書。簡稱《醫學廣筆記》。4卷。明·繆希雍撰。初名《先醒齋筆記》,乃丁元薦取繆氏所蒐集臨證所用諸方刊行於世,後經繆氏本人增訂改用今名。前三卷...
-
鬱岡齋醫學筆塵
拼音:yùgāngzhāiyīxuébǐchén鬱岡齋醫學筆塵醫學筆記。明·王肯堂撰。錢季寅輯。錢氏選輯王肯堂《鬱岡齋筆塵》(屬筆記性質的著作)中有關醫藥的論述,包括醫學理論、證治及臨牀驗案、效方等內容而成此書。全書論述雖無...
-
聿修堂醫學叢書
拼音:yùxiūtángyīxuécóngshū《聿修堂醫學叢書》爲日本·丹波元簡及其子元胤、元堅所輯注的中國醫藥學著作12種,附小阪氏著作1種,計爲13種。1884年楊守敬氏購得原板輯印,內容包括《素問識》、《難經疏證》、《傷寒論輯義...
-
醫學真傳
拼音:《yīxuézhēnchuán》《醫學真傳》綜合性醫書。清·高士宗撰述。1699年由高氏弟子據其講稿記錄整理而成。全書共43篇,闡述病因、病理、診治要則、用藥及辨藥大略。作者學驗俱中,其理論宗法《內經》、《難經》與《傷...
-
醫學正印種子編
拼音:《yīxuézhèngyìnzhǒngzǐbiān》《醫學正印種子編》種子專著。又名《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編》。二卷。明·皇甫嘉撰。刊於1635年。本書分男科、女科各一卷。重點論述男子生育和女子不孕的辨證和治療。現存四種明刻本,...
-
醫學正傳
拼音:《yīxuézhèngchuán》《醫學正傳》綜合性醫書。八卷。明·虞摶撰於1515年。此書前列“醫學或問”51條,系虞氏對醫學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盡意之義”(見凡例)。次分述臨牀各科常見病證,以證分門...
-
醫學摘粹
拼音:《yīxuézhāicuì》《醫學摘粹》醫學叢書。清·慶恕撰。刊於1897年。包括《傷寒十六證類方》、《傷寒證辨》、《四診要訣》、《雜證要法》、《本草類要》五種。現存幾種清刻本及1913年鉛印本。
-
醫學韻編
拼音:《yīxuéyùnbiān》《醫學韻編》醫史著作。二卷。楊蔚編。刊於1922年。本書收集整理有關醫學源流和史料。以平水韻爲序編成四言歌訣,其下注明出處。但內容比較繁蕪零亂,並雜有神話傳奇色彩,讀者應予分析。現存1922...
-
醫學摘瑜
拼音:《yīxuézhāiyú》《醫學摘瑜》綜合性醫書。二卷。清·韓永璋撰於1906年。本書摘編作者臨證醫案、師授家傳治驗,及研究古代醫籍和歷代醫家學術經驗之心得。上卷有內、婦、兒科數十條醫案;下卷醫論、集方、湯頭歌括...
-
醫學一見能
拼音:《yīxuéyījiànnéng》《醫學一見能》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唐宗海撰於1873年。本書爲醫學普及讀物,作者希望使讀者“一見而能”,故名。卷首診治,其餘各卷爲內、外、婦、兒各科病證證治及救急各方。內容以病痛部...
-
醫學易通
拼音:《yīxuéyìtōng》《醫學易通》內科著作。八卷。清·陳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輯。本書選輯陳念祖《醫學實在易》、黃元御《四聖心源》及《醫宗金鑑》中的醫論、醫方而成。卷一爲四診易知;卷二-八以表證,裏證、寒證、...
-
醫學原理
拼音:yīxuéyuánlǐ《醫學原理》爲綜合性醫書。明·汪機撰《醫學原理》:明·汪機撰撰《醫學原理》,吳勉學校。十三卷。撰年不詳。作者自序稱:“所論病機藥性,悉本《內經》、《本草》;治方脈法,皆據名醫格言”。前...
-
醫學五則
拼音:《yīxuéwǔzé》《醫學五則》醫學叢書。清·廖云溪輯。共五種醫書。刊於1844年。本書博採歷代醫書增刪而成,便於初學者習誦。包括《醫門初步》,系胡公談《醫方捷徑珍珠囊》的摘要;《藥性簡要》,是將《本草備要...
-
醫學心悟
拼音:《yīxuéxīnwù》《醫學心悟》綜合性醫書。五卷。清·程國彭撰於1732年。卷一總術四診八綱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的理論、法則及其在臨牀上的運用;卷二闡述《傷寒論》的理論和證治;卷三-五分述內、...
-
醫學統旨
拼音:《yīxuétǒngzhǐ》《醫學統旨》綜合性醫書。八卷。明·葉文齡撰。刊於1535年。作者本着“爰輯舊聞,參之以新得,俾異同歸一,繁簡閤中”的創作方法和目的。輯錄歷代醫家之論述,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與臨牀經驗,編...
-
醫學問對
拼音:《yīxuéwènduì》《醫學問對》醫論著作。又名《醫學課兒策》。清·高鼎汾撰於1843年。全書採用問答體裁,每一問答論一病症。共15題。包括臨牀常見的溫熱、溼溫、燥病、痢疾、中風、虛勞、婦科等疾病,先假設若干疑...
-
醫學提舉司提舉
拼音:yīxuétíjǔsītíjǔ醫學提舉司提舉元代醫官名。是元代醫學提舉司中的最高長官。始設於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此職只設一人,官階從五品。參見醫學提舉司條。
-
醫學溯源
拼音:《yīxuésùyuán》《醫學溯源》醫史文獻著作。二卷。清·程杏軒輯。刊於1826年。本書系《醫述》第一、二卷。程氏選擇性輯取《內經》及歷代醫學文獻、史書等材料,從探究源流的角度對醫史人物、古典醫籍、陰陽生克、...
-
醫學提舉司副提舉
拼音:yīxuétíjǔsīfùtíjǔ醫學提舉司副提舉元代醫官名稱之一。是元代醫學提舉司中之副官。始設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階爲從六品,其職責是協助提舉之工作。參見醫學提舉司條。
-
醫學提舉司
拼音:yīxuétíjǔsī醫學提舉司元代醫藥機構名。是元代醫學教育管理的專門機關。該司在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始設,十三年罷,十四年復置。其職能是主掌考校各路醫生課義,試驗太醫教官,校勘名醫撰述的文字;辯...
-
醫學說約
拼音:《yīxuéshuōyuē》《醫學說約》綜合性醫書。一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詳。本書以論述雜症爲主,首列提綱,次分風、寒、暑、溼、燥、火、脾胃、氣、血、痰、虛、婦人共十二門。扼要地敘述多種常見病證的病因、脈...
-
醫學實在易
拼音:yīxuéshízàiyì《醫學實在易》爲綜合性醫書。八卷。清·陳念祖撰於1809年。全書深入淺出地論述中醫的理法方藥等內容,包括對臟腑、經絡、四診、運氣的說明;將各種疾病按表裏、寒熱、虛實證予以分類,詳述其證治及...
-
醫學切要全集
拼音:《yīxuéqiēyàoquánjí》《醫學切要全集》醫學叢書名。六卷。清·王錫鑫等撰。刊於1847年。多爲醫學門徑學。共六種:包括王氏所撰《醫學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黃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