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三注

傷寒著作 清代 中醫學 書籍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sān zhù

2 註解

傷寒論三注》爲傷寒著作。十六卷[1]。清·周揚俊撰於1677年[1]。周氏於《傷寒論》注家中,欽佩方有執和喻嘉言,遂以方氏傷寒論條辨》、喻氏《尚論篇》兩個注本爲基礎,加上他個人的見解,逐條予以註釋,因名“三注”[1]。從對《傷寒論》的註釋和對仲景學術思想研究闡發的貢獻來說周氏遠遜於方、喻二家。在原文編次方面,較之方、喻亦有不少更動[1]。亦爲持錯簡重訂之力作。在六經病每篇前均論述該經脈環周之理,並認爲六經乃指手足十二經脈,非單指足經而言,補充了朱肱的足六經說。作者強調傷寒病證應以風寒爲重點,故將論中春溫夏熱、火劫並病合病髒結結胸、痞證、痙溼暍等另編於後[1]。書中闡析仲景原文頗爲精要[1]。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1.

全本在線閱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