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元和紀用經》

方名

中丹

組成

黃耆(白水者,半稟陰也;隴西者,半稟陽也)4兩,白芍藥4兩,當歸4兩,黑附子(炮,去皮臍,大者佳)1兩,黃芩1兩(與黑附子同末,生薑汁和),蜀椒(去子)1兩(出汗),白茯苓2兩,人蔘2兩,桂(去皮,辛者)2兩。

功效

長肌肉,澤容色,實髓壯筋,不染邪疫,身輕目明耐老。

主治

百損久虛,體劣羸瘦不堪,榮衛不足,善驚昏憒,上焦客熱,胃膈冷痰引飲,過食則心腹痞滿,脾胃氣衰不能消谷,血妄時崩,四肢沉困。

用法用量

每服20-30粒,酒送下,食前服。

製備方法

上爲末,粟米粥爲丸,如梧桐子大。

附註

本方爲原書“耘苗丹”之第二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