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泌物 2009年02月2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陰道分泌物一部分是由子宮頸腺體分泌的,一部分來自陰道壁,還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子宮內膜腺體和陰道口兩旁的大腺體分泌的。

陰道分泌物中由從陰道黏膜上脫落下來的上皮細胞、小陰脣皮脂腺的分泌物、大量陰道桿菌(學名叫革蘭氏陽性嗜乳酸桿菌)、少量白細胞、二十多種微生物組成。

上皮細胞中含有“糖原”,受到陰道桿菌作用後轉變成乳酸,使陰道液體具有酸性,pH值保持在3.8~4.5之間。陰道腔內的酸性環境能阻止外來病菌,不能生存和繁殖。

有些女性(尤其是雌激素多的女性)子宮頸分泌的黏液特別多,只要這些分泌物稀薄但彈性好,顏色不是黃綠或者灰白,而且沒有明顯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一般情況下是屬於生理性的,可能是體質有些虛弱,可以嘗試去看中醫,採用健脾、化溼、利水的中藥進行體質調節。

陰道分泌物在經期中的變化

經期影響陰道里的環境。排卵期宮頸內膜腺細胞分泌旺盛,陰道溼潤、蛋白色透明的稀薄分泌物增加,甚至能抻拉幾釐米都不斷,彈性非常好。排卵期一過就看不到這種情況了。等到月經前2天左右,盆腔開始充血,陰道分泌物又增多,有時還略帶血色。這種週期性、正常的分泌物在多數婦女都很顯著,可以充當掌控生育的生物指標。月經來時及之前,陰道的酸性最低,因此也是最常發生感染的時期。

除了月經,以下原因也可能影響陰道分泌物:

避孕藥、抗生素、過敏、生病、懷孕、分娩、經期用品、缺乏睡眠、營養不均衡、情緒大起大落甚至壓力!

隨着懷孕時間的增加,體內雌激素逐漸增多,因而促進子宮頸和子宮內膜腺體的分泌增多,尤其是到懷孕後期更明顯。

正常的陰道分泌物

所有女性都有陰道分泌物。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無臭、混濁白色、幹後在衣物留下稍呈黃色的污跡。分泌物偶爾也可能有白色微粒、稀薄而有伸張性。導致陰道分泌物出現變異的原因很多,如經期、心理壓力、營養狀況、懷孕、性慾激發、以及藥物(如口服避孕藥)的影響。

異常陰道分泌物

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有好些功能:保持陰道清潔和溼潤、幫助防止和抵禦感染。陰道感染導致異常的陰道分泌物。以下情況可能標示出了狀況:

持續、量較多的分泌物伴隨發癢、皮疹或疼痛;白色、塊狀、有異味的分泌物;陰道分泌物;有臭味、呈黃或綠色的分泌物;分泌物裏混有血絲或血班;雖然呈現類似的症狀,造成陰道感染的微生物卻有所不同,因而必須個別處理。

常見的異常分泌物分爲:

生殖器滴蟲病;生殖器念珠菌病;陰道分泌物多

陰道分泌物多是黴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容易反覆,且會在伴侶間交叉感染。黴菌性陰道炎爲常見的陰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外陰瘙癢或灼痛爲主要症狀,急性期白帶增多,呈乳凝塊或豆腐渣樣。注意外陰清潔,避免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

陰道褐色分泌物 陰道分泌物有異味

女性陰道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帶是一種無氣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溼潤陰道、排泄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作用,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健康婦女白帶增多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成正比。如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帶增多,在子宮內膜生長過長的情況下,或應用雌激素藥物後均可出現類似的白帶增多。

看懂陰道分泌物化驗單

常見的有5項,第一個是“pH值”,表示陰道環境的酸鹼狀況,正常時pH≤4.5,如果出現陰道感染,pH值>5或者6。第二個是羅馬字母“I、II、III……”,I度和II度是正常,Ⅲ~Ⅳ度表示有炎症。第三是符號“+”,“+”只說明有黴菌或者滴蟲感染,但並不代表感染的嚴重程度。第四是“胺試驗”,是檢查是否有細菌感染的指標之一。還有就是“線索細胞”,醫生會通過這一項再結合“胺試驗”,來診斷是否有細菌性陰道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