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海倫·布萊克本 2009年10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伊麗莎白·海倫·布萊克本 FRS (Elizabeth (Liz) Helen Blackburn,1948年11月26日出生),分子生物學家,生於澳大利亞、現居美國,擁有澳、美兩國國籍[參考資料] . "CURRICULUM VITAE for 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 PH. D.Last updated May 12, 2009".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萊克本實驗室,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她是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領域的先驅,並因在該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參考資料]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諾貝爾基金會

學習經歷

布萊克本出生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父親哈羅德和母親馬西婭均爲醫學從業人員。布萊克本7歲到9歲間在朗塞斯頓上學。後來,由於家庭搬遷到墨爾本,她便在那裏完成了中學教育。中學畢業後,她獲得獎學金進入墨爾本大學學習,於1970年和1972年先後取得生物化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1975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77年,她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1978年上半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參考資料] . "CURRICULUM VITAE for 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 PH. D.Last updated May 12, 2009".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萊克本實驗室[參考資料] . "Dr. Elizabeth Blackburn".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萊克本實驗室

工作經歷

1978年7月,布萊克本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系,擔任助理教授,1983年升任副教授,1986年起擔任教授。1990年,她轉投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並於1993年至1999年間任該系主任。目前,她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的“莫里斯·赫茨斯坦生物學與生理學教授”(Morris Herzstein Professor of Biology and Physiology),同時也在索爾克研究所兼任客座研究員。[參考資料] . "CURRICULUM VITAE for 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 PH. D.Last updated May 12, 2009".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萊克本實驗室[參考資料] . "Dr. Elizabeth Blackburn".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萊克本實驗室

在研究中,布萊克本與傑克·紹斯塔克發現,端粒中一段獨特的DNA序列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而布萊克本又與她指導的博士生卡羅爾·格雷德鑑別出了參與端粒DNA複製的一種逆轉錄酶——端粒酶。他們發現,端粒變短則細胞衰老,而端粒酶的活性能夠維持端粒的長度。這些研究成果對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響。[參考資料] Leuty, Ron. "UCSF's Elizabeth Blackburn wins Nobel Prize". 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

2002年至2004年間,布萊克本曾擔任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委員會(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委員。[參考資料] . "Elizabeth Blackburn, Ph.D.: Council Member".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有觀點認爲造成她離職的原因是她公開批評布什政府對幹細胞研究的限制政策。約有170名研究人員在一封給布什總統的公開信上簽名,聲援布萊克本。[參考資料] . "Scientists rally around stem cell advocate fired by Bush". 今日美國

榮譽與獎勵

布萊克本於1991年和1992年分別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成員;1993年成爲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士,同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8年出任美國細胞生物學會主席;2000年成爲美國科學促進會成員。

2007年,《時代》雜誌將布萊克本列爲該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參考資料] Brady, Catherine. "Elizabeth Blackburn and the Story of Telomeres: Deciphering the Ends of DNA". MIT Press

2009年,由於“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布萊克本與格雷德和紹斯塔克一起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原因

2009年,由於“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布萊克本與格雷德和紹斯塔克一起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