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毒散

處方

牛蒡子六兩,荊芥穗一兩,甘草(炙)二兩。

炮製

上爲粗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瘡疹已出,未能勻透,及毒氣壅遏,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睡臥不安,大便祕澀,及治大人、小兒上膈壅熱,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用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後,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注意

如治瘡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外科經驗方》:消毒散

處方

青皮(去白)銀花 天花粉 柴胡 殭蠶 貝母 當歸(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

理氣活血,解毒消腫。治吹乳,乳癰,便毒。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

《外科經驗方》

《仙拈集》卷三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牛蒡(微炒)4錢,荊芥1錢,甘草1錢,防風5分,犀角(鎊)5分。

功效

快透消毒。

主治

痘瘡毒氣太盛,稠密成片,發熱驚搐,舒舌瞪眼,臉赤腮腫,遍身赤痛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痘疹專門》捲上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水銀2錢,輕粉2錢,石膏2錢,鉛3錢,官粉3錢(煅),冰片3分(研),大珍珠1錢。

主治

痘後瘡癰內陷,刀傷肉破,血流不止。

用法用量

用甘草湯洗瘡口,敷藥,3日1換。

製備方法

先將鉛化開,傾入水銀,再入後藥,研細。

《御藥院方》卷十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黃芩1兩,黃柏1兩,大黃(生用)半兩。

主治

眼赤腫,疼痛不定;兼治瘡腫不消。

用法用量

每用生蜜水調藥如稀稠糊,攤在緋絹花子上,隨目赤左右貼於太陽穴,如干,用溫水頻潤。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車螯1個(可盛2兩消者),樸消1兩。

主治

發背欲結不結,四肢寒熱。

用法用量

上以消入車螯內,溼紙裹,黃泥固濟,麻皮纏之,煅赤候冷去泥,同研如面。將絹鋪地,薄攤藥末於上,盆蓋一食久,加乳香、地龍末各1分,白殭蠶、甘草末各半分和勻。每服半兩,酒調去滓服,能飲酒者多與之。其滓塗患處一食久,即轉下惡物。只2服或消,或破。別服補藥。

《雜證要法》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薄荷1錢,白芷1錢,桔梗2錢,生甘草1錢,天花粉3錢,連翹2錢,殭蠶2錢,貝母3錢(搗碎),金銀花3錢。

主治

溫疫斑疹出後,餘毒未盡,兩腮脖項作腫而痛。

用法用量

上加竹葉15片,水煎服。

《不知醫必要》卷四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雄黃8錢,蜈蚣2條。

主治

指頭瘡。

用法用量

共爲末燒煙,燻2-3次即愈,或用豬膽汁調塗亦可。

《麻症集成》卷四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淨花、尖生、赤芍、防風、力子、地丁、犀角、當歸、花粉、連翹、甘草。

主治

胃火熱毒。

《瘍醫大全》卷三十五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金銀花、連翹、白蒺藜、荊芥、白芷、牛蒡子、防風、白鮮皮、赤芍藥、甘草。

主治

遍身癢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加減

疙瘩日久不愈,加何首烏;乾燥,加當歸;有熱,加黃芩;下部多,加黃柏;小便澀,加木通。

《儒門事親》卷十二

方名

消毒散

組成

當歸、荊芥、甘草各等分。

主治

喉腫。

用法用量

每服3-5錢,水煎,去滓,熱漱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