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散

通關開竅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中成藥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ōng guān sàn

2 英文參考

tongguan powd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ongguan sa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通關散爲方名,同名方劑約有39首。

中成藥通關散的主要成分爲豬牙皁鵝不食草細辛[1]。具有通關開竅的功效。用於痰濁阻竅所致的氣閉昏厥牙關緊閉、不省人事。注意孕婦慎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通關散的藥典標準。

4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衛生寶鑑》之通關散

4.1 方名

通關散

4.2 組成

半夏(爲末)、百草霜少許。

4.3 主治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衛生寶鑑》之通關散主治八般頭風

4.4 用法用量

每用藥時,先含水1口,將紙捻子點着鼻中搐之,如有涎,即吹去,再含水再搐,如此用3次見效。

4.5 製備方法

用紙1條,入上藥半錢,作紙捻子,焙極幹。

5 太平聖惠方》卷九之通關散

5.1 方名

通關散

5.2 別名

通關飲

5.3 組成

附子1兩(炮裂,去皮膚),乾薑5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3分(銼),桔梗半兩(去蘆頭),防風3分(去蘆頭),羌活半兩,五加皮半兩,桂心3分。

5.4 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九之通關散主治傷寒6日,脈沉細不足者。

5.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7 附註

通關飲(《聖濟總錄》卷二十一)。

6 《良朋彙集》卷一之通關散

6.1 方名

通關散

6.2 別名

通竅

6.3 組成

巴豆(去殼)。

6.4 主治

《良朋彙集》卷一之通關散主治中風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喉痹牙關緊急

6.5 用法用量

上以紙包捶油,去豆不用,將紙捻成條,送入鼻內,或燒煙燻入鼻內。

6.6 加減

牙皁末尤良。

6.7 附註

通竅煙(《惠直堂方》卷二)。《惠直堂方》本方用法,亦可將煙燻入口內,霎時流痰涎即開,或吐出瘀血立愈。

7 女科指掌》卷一之通關散

7.1 方名

通關散

7.2 組成

豬牙皁1錢,細辛2分,麝少許。

7.3 主治

女科指掌》卷一之通關散主治婦人血厥,平居無病,忽如死人,身不動搖,目閉口噤

7.4 用法用量

搐鼻取嚏。

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8 年氏《集驗良方》卷四之通關散

8.1 方名

通關散

8.2 組成

硼砂一錢,膽礬二錢[2]

硼砂1錢,膽礬2錢。

8.3 主治

年氏《集驗良方》卷四之通關散主治乳蛾,及喉內一切熱毒

乳蛾,及熱毒而致的喉症[2]

8.4 用法用量

爲末,入青魚膽內,陰乾研細,加山豆根細末一錢,混勻,吹患處[2]

外吹患處。流涎即愈。

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青魚膽陰乾,加山豆根1錢,研細,瓷器收貯。

9 《喉症全科紫珍集》捲上方之通關散

9.1 組成

皁角(瓦上焙乾存性)一兩,川芎五錢(一方加麝角一分,細辛三錢)[2]

9.2 用法用量

爲細末,吹入鼻中取嚏[2]

9.3 功效與主治

《喉症全科紫珍集》捲上方之通關散口噤不開,痰涎壅塞,厥逆不知人事[2]

10 《醫部全錄》卷四三二之通關散

10.1 方名

通關散

10.2 組成

南星(泡)、石菖蒲等分

10.3 主治

《醫部全錄》卷四三二之通關散主治小兒驚風已退,但聲啞無音者。

10.4 用法用量

以豶膽汁調下。即能言語。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1 醫宗金鑑》卷三十九之通關散

11.1 方名

通關散

11.2 組成

南星、皁角、細辛薄荷、生半夏

11.3 主治

醫宗金鑑》卷三十九之通關散主治中風閉證,雙手握固牙關緊閉。

11.4 用法用量

吹鼻。有嚏可治。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2 醫宗金鑑》卷五十一之通關散

12.1 方名

通關散

12.2 組成

半夏(生)、皁角、細辛薄荷等分

12.3 主治

醫宗金鑑》卷五十一之通關散主治小兒痰壅氣塞,塞結胸中,發爲驚風抽搐,神氣昏憒

12.4 用法用量

用筆管吹入鼻內少許。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3 喉科指掌》卷一之通關散

13.1 方名

通關散

13.2 組成

細辛1錢,豬牙皁3錢,藜蘆2錢,白礬末1錢。

13.3 主治

喉科指掌》卷一之通關散主治咽喉急症。

13.4 用法用量

以滾水或淡薑湯衝調,灌喉間。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4 喉科紫珍集》卷下之通關散

14.1 方名

通關散

14.2 組成

牙皁1兩(瓦上焙存性),川芎5錢。

14.3 主治

喉科紫珍集》卷下之通關散主治一切喉風口噤不開,痰逆不知人事,或喉症已成膿,怕刀針者。

14.4 用法用量

吹入鼻中,或喉口等症,膿成脹痛而畏刀針者,候熟用此吹鼻,其膿自出。

1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5 嬰童百問》卷四之通關散

15.1 方名

通關散

15.2 組成

炮南星、炒殭蠶各一錢,麝香一字,皁角二個,炙蜈蚣一條[2]

南星(炮)1錢,麝香1字,豬牙皁角(略燒存性)2錢,赤蜈蚣(炙)1條,直殭蠶(炒,去絲嘴)1錢。

15.3 主治

嬰童百問》卷四之通關散主治小兒痰塞中脘,留滯百竅以致驚風搐搦關竅不通。

小兒驚風搐搦關竅不通[2]

15.4 用法用量

爲末,以薑汁蘸藥少許擦牙[2]

上爲末。以手點薑汁蘸藥少許擦牙,或用物引藥滴入口中2-3點,涎出自開。

16 世醫得效方》卷十三之通關散

16.1 方名

通關散

16.2 組成

細辛薄荷葉、牙皁(去子)、雄黃各一錢[2]

細辛1錢,薄荷葉1錢,牙皁(去子)1錢,雄黃1錢。

16.3 功效與主治

世醫得效方》卷十三之通關散具有開通牙關之功效。主治卒暴中風,昏塞不省,牙關緊急,藥不得下嚥。時毒癰腫,鼻塞氣閉

通關散功能開竅通關[2]。治卒暴中風,昏塞不省,牙關緊急,藥不得下咽喉[2]

16.4 用法用量

爲細末,每用少許,吹入鼻中,候噴嚏,然後進藥[2]

上爲末。每用少許,以銅管吹入鼻中,候噴嚏,然後進藥。

17 普濟方》卷二八七之通關散

17.1 方名

通關散

17.2 組成

大黃1兩,牡蠣半兩(燒),山梔子3錢,地龍2錢,甘草3錢(炒)。

17.3 主治

普濟方》卷二八七之通關散主治一切癰疽,無頭腫痛者。

1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以利爲度。

1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8 傷科補要》卷三之通關散

18.1 方名

通關散

18.2 組成

皁角五錢,白芷細辛各三錢,冰片麝香各二分,蟾酥五分[2]

牙皁5錢,白芷3錢,細辛3錢,冰片2分,麝香2分,蟾酥5分。

18.3 功效

傷科補要》卷三之通關散具有取嚏通經之功效。

傷科補要》卷三之通關散跌打損傷牙關緊閉[2]

18.4 主治

傷科補要》卷三之通關散主治暈厥

18.5 用法用量

爲細末,吹入鼻中取嚏[2]

上爲極細末,入瓷瓶內收貯。吹鼻。

19 《串雅補》卷二之通關散

19.1 方名

通關散

19.2 組成

牙皁3錢,巴豆仁21粒大,枳殼1個(去瓤子皮膜)。

19.3 主治

《串雅補》卷二之通關散主治關隔不通,翻胃噎膈

19.4 用法用量

用時加沉香1錢,白滾水調下。

19.5 製備方法

牙皁切片)及巴豆枳殼內,合住以線紮緊;分數次曬乾切片,共爲細末。

20 《青囊全集》捲上之通關散

20.1 方名

通關散

20.2 組成

白細辛1錢,牙皁1錢,石菖蒲1錢5分,生半夏3錢,生南星1錢5分(炒,研),蟾酥1錢5分,元寸8分。

20.3 主治

《青囊全集》捲上之通關散主治外傷昏厥,不省人事。

20.4 用法用量

上爲末,收貯聽用。

21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通關散

21.1 方名

通關散

21.2 組成

細辛10兩,苦蔘4兩,豬牙皁20兩,薄荷(去梗)4兩。

21.3 功效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通關散具有開竅取嚏之功效。

21.4 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通關散主治中風痰厥牙關緊閉,昏迷不省。

21.5 用法用量

每38兩兌麝香2錢,研細和勻。每用少許,吹鼻取嚏。

21.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2 博濟方》卷二之通關散

22.1 方名

通關散

22.2 組成

麥糵3錢,馬兜鈴3錢,訶子1枚,芫花3錢(漿水浸,微炒),硃砂1錢,白丁香3錢,黃丹1錢,硼砂2錢(飛,去砂石),白礬1錢,鉛白霜1錢。

22.3 主治

博濟方》卷二之通關散主治五膈氣,噎塞妨悶,遍身虛腫,涕唾稠濁,不下飲食。

22.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半,入膩粉兩文,雞蛋1個,去黃只取清,調末,卻入雞蛋殼內,用溼紙裹,慢火煨熟,放冷,臨臥,爛嚼,臘茶湯送下。來日逐下黑惡物則愈。如噎閉輕證,可依法服1錢。

2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3 傳信適用方》卷二之通關散

23.1 方名

通關散

23.2 組成

盆消、甘草蒲黃白殭蠶青黛等分並生用)。

23.3 主治

傳信適用方》卷二之通關散主治一切咽喉危急症。

23.4 用法用量

每用1字,幹摻在舌上,咽津

2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4 楊氏家藏方》卷二之通關散

24.1 方名

通關散

24.2 組成

茵陳葉2兩,薄荷葉(去土)2兩,藁本(去土)2兩,木賊(去節)2兩,當歸(洗,焙)2兩,川烏頭(炮,去皮臍、尖)2兩,蟬蛻(去土)2兩,川芎3兩,甘草(炙)3兩,香白芷3兩,羌活去蘆頭)3兩,蓽茇3兩,石膏1兩半,麻黃1兩(去根節),荊芥穗5兩,防風去蘆頭)5兩。

24.3 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二之通關散主治偏正頭風頭眩腦痛鼻塞聲重,四肢倦怠;又治赤目腫癢,昏澀羞明冷淚不止,漸生翳膜,胬肉遮障,數年不愈者。

24.4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錢,食後臘茶調下。

2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5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紹興續添方)之通關散

25.1 方名

通關散

25.2 組成

撫穹2兩,川芎1兩,川烏2兩,龍腦1兩半,薄荷1兩半,白芷2兩,甘草2兩,細辛半兩。

25.3 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紹興續添方)之通關散主治中風傷寒發熱惡風頭痛目眩鼻塞聲重,肩背拘急,身體痠痛,肌肉瞤動,牙關緊急,久新頭風

25.4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錢,蔥白茶清調下,薄荷湯亦得,不拘時候。

2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5.6 附註

古今醫統大全》有草烏三兩,無甘草

26 《衛生總微》卷十九之通關散

26.1 方名

通關散

26.2 組成

白礬雄黃水飛)、藜蘆(微炒)、白殭蠶(去絲嘴)、豬牙皁角(去皮弦)各等分

26.3 主治

《衛生總微》卷十九之通關散主治咽喉一切諸病。

26.4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搐鼻;病重者以葦筒吹入喉中。涎出或血出立愈。

2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7 《衛生總微》卷一之通關散

27.1 方名

通關散

27.2 組成

乳汁2合,蔥白1寸(4破)。

27.3 主治

《衛生總微》卷一之通關散主治初生兒不飲乳,及不小便

27.4 用法用量

上同煎,取1合,灌服。

28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劉氏家傳》之通關散

28.1 方名

通關散

28.2 組成

山梔子(炒)1分半,大黃(炒)1錢,木通(炒)1分,甘草1分,瞿麥1分,茯苓1分,人蔘1分,滑石1分,車前子(炒)1分,地萹蓄(焙)半兩。

28.3 功效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劉氏家傳》之通關散具有通心經,降心火,利小便之功效。

28.4 主治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劉氏家傳》之通關散主治小兒斑瘡水痘,心燥發渴,小便赤色,口舌生瘡。

28.5 用法用量

嬰孩每服1字,2-3歲每服半錢,4-5歲每服1錢,以水半盞,入燈心煎數沸,溫服

28.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29 醫方類聚》卷一三六引《煙霞聖效》之通關散

29.1 方名

通關散

29.2 組成

陳皮半兩,西燈草3錢,瞿麥3錢,山梔子2錢,白茯苓3錢。

29.3 主治

醫方類聚》卷一三六引《煙霞聖效》之通關散主治小便不通

2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加蔥白3寸,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2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0 普濟方》卷九十二引《全生指迷方》之通關散

30.1 方名

通關散

30.2 組成

白殭蠶(炒)半兩,羌活1分,麝香半錢。

30.3 主治

普濟方》卷九十二引《全生指迷方》之通關散主治風邪客於脾經,上入關機,失音不能言;或關格不通,精神昏憒失忘。

3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先以薑汁少許調勻,以沸湯浸,放溫服之;又以真菖蒲末,時時放舌根下。

3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1 聖濟總錄》卷十五之通關散

31.1 方名

通關散

31.2 組成

原蠶蛾(瓦上炒令黃)1兩,白附子(炮)1兩,苦蔘1兩,益智(去皮)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幹薄荷1兩。

31.3 主治

聖濟總錄》卷十五之通關散主治腦風鼻息不通,不聞香臭,或鼻流清涕,多嚏,肩項拘急,頭目昏痛,風府怯寒。

31.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日3次。

3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2 楊氏家藏方》卷十七之通關散

32.1 方名

通關散

32.2 組成

蜈蚣1條(幹者,蔥汁浸1日1夜,焙乾),麝香1字(別研),草烏頭尖14枚(薄荷生薑自然汁浸1日1夜,焙乾)。

32.3 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十七之通關散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搐搦潮作。

32.4 用法用量

每潮搐時,用1米粒大吹入鼻中,男左女右。

3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33 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一之通關散

33.1 方名

通關散

33.2 組成

白礬(枯)1錢,直殭蠶(炒)1錢,南星(生)1錢,藜蘆1錢,全蠍(焙)2個。

33.3 主治

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一之通關散主治傷冷熱,鼻暴塞,流涕多者。

33.4 用法用量

以小管挑1字,吹入鼻中,吐痰喉通。

3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4 辨證錄》卷五之通關散

34.1 方名

通關散

34.2 組成

白芍5錢,茯苓3錢,甘草3分,枳殼3分,神曲3分,白豆蔻1枚,川芎2錢,生薑汁半合,柴胡1錢。

34.3 主治

辨證錄》卷五之通關散主治關格。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紅赤,目珠暴露,而脅脹滿,氣逆拂抑者。

34.4 用法用量

水煎服。愈後須用補腎之劑。

35 活幼口議》卷二十之通關散

35.1 方名

通關散

35.2 組成

香附子(炒)3分,川芎7分,荊芥4分,白殭蠶(炒)3分,細辛莖2分,豬牙皁角1分。

35.3 主治

活幼口議》卷二十之通關散主治嬰兒囟門被母鼻息吹着,以致鼻塞不能食乳。

35.4 用法用量

取生蔥白去須,搗調藥,塗囟門上。

3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5.6 附註

《育嬰家祕》有荷葉(漢陽忠信堂本作“薄荷葉”)。

36 本草綱目》卷十七引《篋中祕寶方》之通關散

36.1 方名

通關散

36.2 組成

烏頭、青礬各等分

36.3 主治

本草綱目》卷十七引《篋中祕寶方》之通關散主治口眼斜

36.4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搐入鼻內。取涕吐涎。

3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7 醫方類聚》卷一三六引《施圓端效方》之通關散

37.1 方名

通關散

37.2 組成

白礬2錢半,滄鹽2錢半。

37.3 主治

醫方類聚》卷一三六引《施圓端效方》之通關散主治小便不通

37.4 用法用量

用紙圈圍臍周,抄藥在內,滴水藥上,少時小便自行。

3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38 《幼科指掌》卷四之通關散

38.1 方名

通關散

38.2 組成

牙皁細辛藜蘆川烏尖、石菖蒲雄黃等分麝香少許。

38.3 主治

《幼科指掌》卷四之通關散主治小兒急驚。

38.4 用法用量

吹鼻。取嚏即醒,無嚏不治。

3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9 《增補萬病回春》卷二之通關散

39.1 方名

通關散

39.2 組成

牙皁(去皮弦)1兩,生半夏5錢,藜蘆5錢,細辛2錢,苦蔘2錢。

39.3 主治

《增補萬病回春》卷二之通關散主治中風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

39.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吹入鼻內。候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

3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0 丹溪心法附餘》卷一之通關散

40.1 方名

通關散

40.2 別名

開關散

40.3 組成

皁角、細辛各一錢[2]

細辛(洗去土葉)1錢,豬牙皁角(去子)1錢(1方有半夏1錢)。

40.4 功效與主治

丹溪心法附餘》卷一之通關散主治卒中風邪,昏悶不醒,牙關緊閉,湯水不下。小兒急驚風

通關散功能通關開竅[2]。治突然昏厥,人事不省,牙關緊閉,面色蒼白,痰涎壅塞[2]。本方早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自縊,但無方名[2]

40.5 用法用量

爲細末,取少許吹鼻取嚏[2]

上爲末。每用少許搐鼻,候噴嚏服藥。

40.6 各家論述

成方便讀》:此亦治中風閉證之一法也。凡邪氣驟加,正氣被遏,經隧不通,肢厥脈絕,此時不特藥力所不能達,且亦不能進,唯有取嚏一法,先開其關,使肺氣一通,則諸髒之氣皆通,然後方可用藥施治。二味皆辛散之品,俱能開竅,均可上行,合之爲散,以搐鼻中,一取嚏而關即通也。

40.7 附註

開關散(年氏《集驗良方》卷一)。

41 御藥院方》卷一之通關散

41.1 方名

通關散

41.2 組成

羌活1兩,獨活1兩,防風1兩,天麻1兩,山梔子1兩,大黃1兩,甘草1兩,滑石2兩。

41.3 主治

御藥院方》卷一之通關散主治風熱上攻頭目,筋脈拘急,痰涎壅滯,肢節煩疼

4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41.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2 蘇沈良方》卷二之通關散

42.1 方名

通關散

42.2 組成

旌德烏頭4兩(破皮,旌德有蘆頭肌白者),藁本半兩,防風半兩,當歸半兩,白芷半兩,天南星半兩,川芎半兩,乾薑半兩,雄黃(細研)半兩,桂半兩(並生,勿近火)。

42.3 主治

蘇沈良方》卷二之通關散主治諸中風傷寒

42.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錢,蔥酒調下,亦可以薄荷酒調下。小兒藥量減半。

42.5 加減

癱瘓,加牛黃麝香

42.6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2.7 臨牀應用

中風偏癱曾在江南,見市門有臥者,乃客販因病偏風,醫之,遂至病困,爲邸家所委,時伯氏爲邑,使人(臼艹)到令舍,調藥(即通關散)飲之,又與10服。數日伯氏出,市有一人,扶倚牀而呼曰:昔日臥者,今能扶榻而行矣,藥盡,願少繼之。伯氏又與10服,服訖能起。②痙攣一吏病瘡而攣,逾歲月臥矣。伯氏與散(即通關散)2錢匕,爲8服。吏謬以爲1服,服已,僵眩嘔吐,幾困將殆,數日瘡攣悉除。

43 通關散的藥典標準

43.1 品名

通關散

Tongguan San

43.2 處方

豬牙皁500g、鵝不食草250g、細辛250g

43.3 製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43.4 性狀

本品爲淺黃褐色的粉末;氣香,味辛,有刺鼻感。

43.5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表皮細胞紅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表面有微細顆粒纖維束淡黃色,周圍細胞草酸鈣方晶及少數簇晶,形成晶纖維,並常伴有類方形厚壁細胞豬牙皁)。葉的組織碎片有不定式氣孔,直徑約14μm,副衛細胞4~6(鵝不食草)。下皮細胞類長方形,壁細波狀彎曲,夾有類方形或長圓形分泌細胞細辛)。

43.6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B)。

43.7 功能與主治

通關開竅。用於痰濁阻竅所致的氣閉昏厥牙關緊閉、不省人事。

43.8 用法與用量

每用少許,吹鼻取嚏。

43.9 注意

孕婦慎用。

43.10 規格

每瓶裝1.5g

43.11 貯藏

密閉。

43.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1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