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痛風   病名。古籍另有歷節、白虎歷節、白虎風等名,或認爲痛風屬痹證範疇,與痛痹、風痹關係密切。關於此病病因。《明醫指掌》卷六:“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或涉冷受溼取涼,熱血得寒則污濁凝泣,不得運行,所以作痛。”或因內傷、氣血虧損、外感風寒或溼痰陰火流滯經絡。症見四肢,或腰背劇痛,又以指趾關節腫痛、畸形爲多見。《張氏醫通》:“痛風一證,《靈樞》謂之賊風,《素問》謂之痹,《金匱》名曰歷節,後世更名白虎歷節。……”《醫略六書·痛風》闡述此病證治謂:“輕則骨節疼痛,走注四肢,難以轉側,肢節或紅或腫;甚則遍體瘰塊,或腫如匏,或痛如掣,晝靜夜劇。……主以四物湯加秦艽、威靈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溼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紅花;溼熱加蒼朮、黃柏;氣虛加人蔘、黃芪;血虛加阿膠、黃明膠;陰虛加生地、龜板;陽虛加虎骨、鹿茸。”寒甚者,用烏頭湯、倉公當歸湯;化熱者,可用《千金》犀角湯、桂枝芍藥知母湯或清熱定痛湯(林開燧《雜症會心錄》方)。參見歷節風、白虎歷節風、風痹、寒痹等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