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不攝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xū bù shè

2 英文參考

deficient QI failing to contro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eficient QI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 and causing extravasation of bloo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ailure of keeping fluid due to qi deficienc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氣虛不攝是指氣虛固攝無力,致使體內的各種液態物質易於丟失的病理變化[1] 。

1.髒氣虛統攝失職;2.氣虛不能攝血而見各種出血症狀

4 髒氣虛統攝失職·氣虛不攝

氣虛不攝泛指髒氣虛統攝失職,可見自汗遺精泄瀉遺尿崩漏便血等症[2]。治宜固澀,並補其髒氣[2]

5 氣虛不能攝血而見各種出血症狀·氣虛不攝

氣爲血帥氣虛不攝氣虛不能攝血而見各種出血症狀[2]。治宜補脾益氣攝血[2]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