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發醫療衛生事業白皮書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2年1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白皮書。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此次是中國政府首次就醫療衛生事業發佈白皮書,目的是全面客觀地介紹醫藥衛生改革發展情況,展示中國重視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瞭解和支持。

白皮書由前言、正文、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前言部分說,中國政府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事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人民羣衆健康水平明顯改善。正文部分共七章,分別介紹了中國衛生基本狀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傳染病防治與衛生應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婦女兒童健康權益保護、中醫藥發展和衛生國際合作。結束語部分強調,中國將繼續深入推進改革,全面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繼續積極參與全球衛生事務,爲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張茅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2010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8歲,2011年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6.1/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15.6%。,居民健康狀況已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張茅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啓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09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公佈,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爲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三年多來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人民羣衆感受到醫改帶來的實惠。

張茅指出,中國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不斷加大傳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傳染病流行和蔓延;建立覆蓋全國的慢性病防治服務體系,完善婦幼衛生法制政策和服務體系,提高衛生應急能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有效保護了居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

張茅說,中國積極參與全球衛生事務和區域衛生合作,在發展中國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無償援助,開展國際緊急醫學救援,爲緩解當地民衆看病就醫困難作出了積極貢獻。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