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瓤 2009年12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冬瓜瓤

出處

《本草圖經》

拼音名

Dōnɡ Guā Ránɡ

別名

冬瓜練(《藥性論》)

來源

爲葫蘆種植物冬瓜的果觚。

性味

《藥性論》:"味甘,平。"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利水,消腫。治煩渴,水腫,淋病,癰腫。

①《藥性論》:"汁:止煩躁熱渴,利小腸,除消渴,差五淋。"

②崔禹錫《食經》:"補中,除腸胃中風.殺三蟲,止眩冒。"

③《綱目》:"洗面澡身,去酐蹭。"

④《安徽藥材》:"利小便,止煩渴,消熱毒癰腫。"

⑤《廣西中藥志》:"敷火藥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或絞汁。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消渴熱,或心神煩亂:冬瓜瓤一兩,曝幹搗碎,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聖惠方》)

②治水腫煩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煎汁,淡飲之。(《聖濟總錄》)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