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羅昔康 2014年09月2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吡羅昔康說明書

藥品名稱

吡羅昔康

英文名稱

Piroxicam ,DP-16171, Feldene

別名

炎痛喜康;吡氧噻嗪;費啶;Feldene;安爾克;吡羅昔康;希普康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解熱鎮痛藥 > 其他

劑型

片劑:每片20mg;2.膠囊:10mg,20mg;3.注射劑:10mg(1ml),20mg(2ml);凝膠劑:0.50%;栓:20mg.。

吡羅昔康的藥理作用

吡羅昔康爲具有烯醇型結構的長效消炎鎮痛藥。動物實驗證明具有廣譜抗炎作用,可消除紅斑水腫,並對組織肉芽腫的形成和佐劑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體外試驗,吡羅昔康能抑制吞噬作用及溶酶體水解酶的釋放,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吡羅昔康並不抑制組胺、5-羥色胺、乙胺膽鹼或前列腺素的致痙作用,但卻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強效抑制劑,這種抑制是可逆的。吡羅昔康還具有鎮痛作用。對模擬人類痛風的動物模型,不僅能減輕炎症和水腫,還能抑制炎性白細胞增多。吡羅昔康爲昔康(oxican)衍生物。吡羅昔康爲新型長效非甾體抗炎藥,作用機制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關。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口服吡羅昔康20mg,每天1次的療效與吲哚美辛25mg,每天3次或布洛芬400mg,每天3次的療效相同,且用藥量小,作用迅速而持久,每天1次,24h有效。

吡羅昔康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迅速,30min後血中即可測到,tmax3~5h,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爲99%。Vd0.12~0.14L/kg,t1/236~45h。每天20mg,連續5~7天后達血漿峯值,Cmax爲3~5μg/ml。並不產生蓄積作用。偶爾停藥一天,血漿濃度也不會降到治療範圍以下。吡羅昔康在體內代謝緩慢而廣泛,有腸肝循環,90%以上被代謝。66%經腎臟排泄,33%由糞便排泄,大部分代謝產物,僅有<5%爲原形。腎功能損壞不會明顯改變其動力學過程。長期用吡羅昔康的患者血漿中可能發現微量的羥化吡羅昔康。吡羅昔康吸收不受食物、鐵劑及抗酸藥的影響,抗凝劑或阿司匹林不影響吡羅昔康的蛋白結合率。

吡羅昔康的適應證

急慢性類風溼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病、強直性脊椎炎、慢性勞損性腰背痛、肩關節周圍炎、術後及創傷後疼痛及急性痛風。吡羅昔康不能改變類風溼性關節炎病程的進展,也不能糾正痛風的高尿酸血癥。對慢性痛風不適用。

吡羅昔康的禁忌證

1.對吡羅昔康或其他非甾體消炎藥過敏者、兒童禁用。

2.有胃腸道出血或潰瘍病史者禁用。

3.心、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有出血性潰瘍患者、潰瘍患者、潰瘍病史者、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凝血機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礙者慎用。

3.妊娠及哺乳婦女、兒童不宜應用。

4.用量小,每日20mg,4~4日即達穩態血藥濃度。有報道其療效優於消炎痛、布洛芬及奈普生。長期服用大劑量或每天超過20mg可導致胃潰瘍和大出血,服用期間應注意檢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需注意大便色澤有無變化。必要時應進行大便隱血試驗。

5.吡羅昔康可與阿司匹林等發生交叉過敏反應。

6.同時飲酒或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物合用,使不良反應增加。

7.不良反應輕微,偶有頭暈、浮腫、胃部不適、腹瀉或便祕、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停藥後一般可自行消失。

吡羅昔康的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有噁心、嘔吐、胃部不適、腹痛、腹瀉、便祕;也可引起消化性潰瘍和胃腸道出血等。

2.吡羅昔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長出血時間。

3.其他不良反應還有眩暈、頭痛、睏倦和水腫;偶見鼻出血、粒細胞減少和肝功能異常。少數患者可發生血非蛋白氮水平升高。

吡羅昔康的用法用量

1.抗風溼,每天1次,每次20mg,早上服。急性痛風,每天1次,40mg,連續4~6天。

2.肌內注射:每天1次,10~20mg。

3.栓劑:塞肛20mg/d.

藥物相互作用

1.參見吲哚美辛。

2.吡羅昔康不宜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阿司匹林可使吡羅昔康的血藥濃度下降80%。

3.抗病毒藥利托那韋可使吡羅昔康血藥濃度上升,使毒性增加。

4.與雙香豆素等抗凝劑同時服用,可增加後者的效應,宜調整劑量。

專家點評

吡羅昔康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每天服20mg,第1天即出現止痛及改善睡眠作用,第6天達到作用峯值,停藥後鎮痛及改善睡眠可維持48h。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每天20mg,80%患者運動能力得到改善,效果優於吲哚美辛。吡羅昔康易於耐受,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都低,停藥症狀也輕於後者。但若使用劑量超過每天20mg,胃腸刺激症狀和潰瘍的發生率將大大增加。吡羅昔康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並不能改變病情進展,也不能糾正高尿酸血癥。只能改善臨牀症狀如止痛及改善睡眠作用。

化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Piluoxikang

英文名

PIROXICAMUM

標準編號

C15H13N3O4S 331.35

來源

本品爲2-甲基-4羥基-N-(2-吡啶基 )-2H-1,2-苯並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按乾燥品計算,含C15H13N3O4S不得少於98.5%。

性狀

本品爲類白色或微黃綠色的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  本品在氯仿中易溶,在丙酮中略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幾乎不溶,在酸中溶解,在鹼中略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5頁)爲198~202℃,熔融時同時分解。

鑑別

(1) 取本品約30mg,加氯仿1ml溶解後,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即顯玫瑰紅色。

(2) 取本品,加鹽酸甲醇溶液(0.01mol/L)製成每1ml中含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24頁)測定,在243與334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3) 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紅外光譜集188圖)一致。

檢查

有關物質 取本品,加氯仿製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作爲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加氯仿稀釋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爲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30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 GF<[254]>薄層板(0.5%羧甲基纖維素鈉與氫氧化鈉液(1mol/L)等容混合液爲粘合劑)上,以氯仿-丙酮-甲醇(25∶25∶5)爲展開劑,展開後,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如顯雜質斑點,與對照溶液所顯的主斑點比較,不得更深。  氯化物 取無水碳酸鈉 2g,鋪於坩堝底部及四周,取本品1. 0g,置無水碳酸鈉上,用少量水溼潤,乾燥後,先用小火灼燒使完全灰化,放冷,加水適量使溶解,濾過,坩堝及濾器用水洗淨,合併濾液和洗液,加水使成20ml,搖勻,分取濾液1ml,滴定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硝酸1滴,搖勻,置75~85℃水浴中,除盡硫化氫,放冷,滴加1%碳酸鈉溶液,使呈中性,加水使成25ml,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48頁),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1%) 。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5頁)。   熾灼殘渣 取本品1. 0g,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6頁),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1頁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砷鹽 取上述氯化物檢查項下剩餘的溶液10ml,加鹽酸5ml與水13ml,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53頁第一法),應符合規定(0.0004%)。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 2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結晶紫指示液 1滴,用高氯酸液(0.1mol/L)滴定,至溶液顯藍綠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的高氯酸液(0.1mol/L)相當於33.14mg的C15H13N3O4S。

作用與用途

消炎鎮痛藥。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與風溼性關節炎等。

用法與用量

飯後口服 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 一日20mg   急性痛風  一日40mg,連續4~6天,不宜長期服用。

注意

對本品有過敏反應,胃與十二腸潰瘍患者禁用;孕婦及兒童不宜使用。

貯藏

遮光,密閉保存。

製劑

(1) 吡羅昔康片

(2) 吡羅昔康膠囊 注:曾用名爲炎痛喜康

開封製藥廠                       遼源製藥一廠    起草                       河南省藥品檢驗所                         吉林省藥品檢驗所  審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