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蕊草 2009年12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全國中草藥彙編》:百蕊草

拼音名

Bǎi Ruǐ Cǎo

別名

一棵松、鳳芽蒿、青龍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參、小草、白風草

來源

爲檀香科百蕊草屬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全草。夏秋採集,洗淨曬乾。

性味

辛、苦、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解署。用於腸炎,肺膿瘍,扁桃體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結結核,急性膀胱炎。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百蕊草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

Bǎi Ruǐ Cǎo

別名

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積藥草

來源

藥材基源:爲檀香科植物百蕊草或其變種長梗百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hesium chinense Turcaz.2.Thesium chineuse Turcz.var.longipedun-culatum Chu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拔取全草,去淨泥土,曬乾。

原形態

1.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無毛;莖細長,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縱溝。葉線形、長1.5-3.5cm,寬0.5-1.5mm,先端急關或漸尖,具單脈。花單一,5數,腋生;花梗短或很短,長3- 3. 5mm;苞片1枚,線狀披針形;小苞片2枚,線形,長2-6mm,邊緣粗糙;花被綠白色,長2.5-3mm,花被管呈管狀,花被裂片,先端銳尖,內彎,內面的微毛不明顯;推蕊不外伸;子房無柄,花柱很短。堅果橢圓形或近球形,長或寬2-2.5mm,淡綠色,表面有明顯、隆起的網脈,先端的宿存花被近球形,長約2mm;果柄長3. 5mm。花期4月,果期6月。

2.本變種的果柄長可達8mm,餘與百蕊草相同。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沙地草叢中或石坎邊。

2.生於草坡。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至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

2.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廣東、四川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多分枝,長20-40cm。根圓錐形,直徑1-4mm;表面棕黃色,有縱皺紋,具細支根。莖叢生,纖細,長12-30cm,暗黃綠色,具縱棱;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5mm,灰綠色。

小花單生於葉腋,近無梗。堅果近球形,直徑約2mm,表面灰黃色,有網狀雕紋,有宿存葉狀小苞片2枚。氣微,味淡。

以果多、色灰綠、無泥砂者爲佳。

顯微鑑別 百蕊草 莖橫切面:類圓形,有5-10棱。表皮細胞長方形,外壁稍厚。皮層外側爲2-3列厚用細胞,棱處更發達;薄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向內細胞漸大。中柱鞘纖維束帽狀,位於韌皮部外側。維管束外韌型。形成層通常不明顯。木質部導管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3-33μm,單個散在或2-3個成羣;木射線寬1列細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細胞破裂而成空洞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相似,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外側常略呈乳頭狀;葉綠表皮外側被角質層。葉肉細胞分化不明顯,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發達。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呈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壁平直。氣孔千軸式。葉緣細胞常見有角質層突起。

理化鑑別 取粉末1g,加甲醇10ml,迴流提取30min,濾過。取濾液5ml,加少量鹽酸及鎂粉,呈橙紅色。

化學成份

全草含3,5,7,4′-四羥基黃酮-3-葡萄糖-鼠李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yl-rhamnoside),紫雲英甙(astragalin)即3,5,7,4′-四羥基黃酮-3-葡萄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丁二酸即琥珀酸(succinic acid)[1],以及生物鹼、甾醇、酚類、揮發油、D-甘露醇(D-mannitol)[2]。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百蕊草素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琥珀酸對白色念珠菌無抑制作用。百蕊草素Ⅰ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

辛;微苦;性寒

歸經

脾;腎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解毒。主風熱感冒;中暑;肺癰;乳蛾;淋巴結結核;乳痛;癤腫;淋證;黃疽;腰痛;遺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9;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國藥提要》:治頭瘡及頸淋巴腺炎。

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頭昏體弱,腰痛,遺精,滑精。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