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坤贊育丸 2016年08月18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安坤贊育丸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成藥的藥典標準。

安坤贊育丸藥典標準

品名

安坤贊育丸

Ankun Zanyu Wan

處方

醋香附96g、鹿茸24g、阿膠24g、紫河車20g、白芍16g、當歸16g、牛膝14g、川牛膝14g、北沙蔘12g、沒藥(醋制)12g、天冬11.5g、鹽補骨脂11g、龍眼肉10g、茯苓8g、黃柏8g、龜甲8g、鎖陽8g、鹽杜仲8g、秦艽8g、醋鱉甲8g、醋艾炭8g、白薇8g、醋延胡索8g、酒萸肉8g、鹿尾7.5g、枸杞子6g、雞冠花6g、黃芪6g、乳香(醋制)6g、煅赤石脂6g、鹿角膠6g、菟絲子4g、酒蓯蓉6g、雞血藤4g、桑寄生4g、琥珀4g、甘草4g、人蔘2g、烏藥3g、絲棉(炭)2g、血餘炭2g、炒白朮24g、西紅花0.8g、地黃16g、砂仁24g、沉香13g、炒酸棗仁16g、續斷10g、陳皮14g、橘紅8g、川芎12g、澤瀉8g、黃芩10g、青蒿6g、制遠志8g、煨肉豆蔻6g、藁本6g、紅花4g、柴胡6g、木香2g、紫蘇葉5g、熟地黃16g、丹蔘2g

製法

以上六十三味,炒白朮、砂仁、地黃、炒酸棗仁、沉香、陳皮、續斷、川芎、橘紅、黃芩、澤瀉、制遠志、青蒿、藁本、煨肉豆蔻、柴胡、紅花、紫蘇葉、木香、丹蔘、熟地黃粉碎成粗粉;其餘醋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黃酒400g,加蓋封閉,放高壓罐內加熱或隔水燉至酒盡,取出,與上述粗粉摻勻,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爲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試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黃柏)。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地黃)。橡膠絲呈條狀或扭曲成團,表面帶顆粒性(鹽杜仲)。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韌皮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黃芩)。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黃芪)。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棕紅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質塊(砂仁)。種皮石細胞淡黃色,壁厚,波狀彎曲,層紋清晰(枸杞子)。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醋香附)。花粉粒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約至60μm,外壁有刺,具3個萌發孔(紅花)。內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炒酸棗仁)。石細胞長方形或長條形,直徑50~110μm,紋孔極細密(天冬)。

(2)取本品10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勻,加乙酸乙酯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補骨脂對照藥材0.5g,加乙酸乙酯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補骨脂素對照品、異補骨脂素對照品,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材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爲展開劑,展開二次,取出,晾乾,噴以1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益氣養血,調補肝腎。用於氣血兩虛、肝腎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病,症見月經量少、或淋漓不淨、月經錯後、神疲乏力、腰腿疫軟、白帶量多。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婦遵醫囑服用。

規格

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安坤贊育丸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Ankun Zanyu Wan

標準編號

WS3-B-0073-89

處方

香附(醋制) 96g、鹿茸 24g、阿膠 24g、紫河車 20g、白芍 16g、當歸 16g、牛膝 14g、川牛膝 14g、北沙蔘 12g、沒藥(醋制) 12g、天冬 11.5g、補骨脂(鹽制) 11g、龍眼肉 10g、茯苓 8g、黃柏 8g、龜甲 8g、鎖陽 8g、杜仲(鹽制) 8g、秦艽 8g、鱉甲 8g、艾葉(炭) 8g、白薇 8g、 延胡索(醋制) 8g、山茱萸(酒制)  8g、鹿尾 7. 5g、枸杞子 6g、雞冠花 6g、黃芪 6g、乳香(醋制) 6g、赤石脂(煅) 6g、鹿角膠 6g、菟絲子 4g、肉蓯蓉(酒制) 6g、雞血藤 4g、桑寄生 4g、琥珀 4g、甘草 4g、人蔘 2g、烏藥 3g、絲棉(炭) 2g、血餘炭 2g、白朮(麩炒) 24g、西紅花 0.8g、地黃 16g、砂仁 24g、沉香 13g、酸棗仁(炒) 16g、續斷 10g、陳皮 14g、橘紅 8g、川芎 12g、澤瀉 8g、黃芩 10g、青蒿 6g、遠志(制) 8g、肉豆蔻(煨) 6g、藁本 6g、紅花 4g、柴胡 6g、木香 2g、紫蘇葉 5g、熟地黃 16g、丹蔘 2g

製法

以上六十三味,除白朮、砂仁、地黃、酸棗仁、沉香、陳皮、續斷、川 芎、橘紅、黃芩、澤瀉、遠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紅花、紫蘇葉、木香、丹 參、熟地黃粉碎成粗粉外,其餘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另加黃酒 400g,加蓋封閉, 放高壓罐內加熱或隔水燉至酒盡,取出,與上述粗粉摻勻,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 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110~ 130g 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爲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 。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 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 物。橡膠絲呈條狀或扭曲成團,表面帶顆粒性。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 成晶纖維。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 ,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棕紅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 ,胞腔含硅質塊。種皮石細胞淡黃色,壁波狀彎曲,胞腔含棕色物。分泌細胞類圓形, 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花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 43 ̄60μm,外壁具短刺和點狀雕紋,有3個萌發孔。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 ̄32μm,不 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內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 增厚。石細胞長方形或長條形,直徑50 ̄110μm,紋孔極細密。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兩虧和肝腎不足所致之形瘦虛贏 ,神倦體疲,面黃浮腫,心悸失眼,腰痠腿軟,午後低燒,骨蒸潮熱,月經不調,崩漏 帶下,產後虛弱,瘀血腹痛,大便溏瀉。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注意

孕婦遵醫囑服用。

規格

每丸重 9g

貯藏

密封。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安坤贊育丸

組成

沙蔘、沒藥(醋炙)、川芎、白朮各1500g,菟絲子(鹽水炒)、雞血藤、炙甘草、琥珀、桑寄生、紅花各500g,龜甲(醋炙)、秦艽、艾炭、茯苓、鎖陽、鱉甲(醋炙)、黃柏、白薇、杜仲(鹽水炒)、延胡索(醋炙)、澤瀉、遠志(甘草水炙)、山茱萸(酒蒸)、橘紅各900g,肉蓯蓉(酒蒸)、乳香(醋炙)、枸杞子、紅雞冠花、黃芪、鹿角膠、藁本、柴胡、煨肉豆蔻、青蒿、赤石脂(醋煅)各720g,鹿茸、阿膠、砂仁、白朮(麩炒)各3000g,血餘炭、丹蔘、絲棉炭、人蔘、木香各240g,炒黃芩、續斷、龍眼肉各1200g,沉香1560g,烏藥360g,紫河車2500g,天門冬1380g,當歸、白芍藥、熟地黃、生地黃、炒酸棗仁各2000g,川牛膝、懷牛膝、陳皮各1680g,紫蘇葉600g,補骨脂(鹽水炒)1320g,鹿尾900g,香附(醋炙)12000g,藏紅花96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0.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爲丸,每丸重9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0.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日二次[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0.

功能主治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安坤贊育丸功能滋陰益氣,養血調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0.。治氣血虧損而致的月經不調,腰腿痠痛,大便溏瀉,崩漏帶下,骨蒸潮熱,精神不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0.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安坤贊育丸

處方

桑寄生16兩,青毛鹿茸(去毛)96兩,乳香24兩,血餘8兩,艾炭32兩,紫河車80具(每具約1兩5錢),蠶綿炭8兩,大熟地64兩,杜仲32兩,茯苓32兩,桂圓肉40兩,雞血藤16兩,香附384兩,山茱萸32兩,鹿角膠24兩,鎖陽32兩,鱉甲(炙)32兩,酸棗仁(生炒各半)64兩,白薇32兩,琥珀16兩,元胡(醋炙)32兩,白芍64兩,甘草16兩,雞冠花24兩,枸杞子24兩,沒藥(炙)48兩,人蔘(去蘆)8兩,烏藥12兩,牛膝56兩,補骨脂(鹽炒)44兩,當歸64兩,黃柏32兩,阿膠96兩,天冬46兩,藏紅花3兩2錢,黃耆24兩,菟絲子16兩,龜版(炙)32兩,秦艽32兩,川牛膝56兩,肉蓯蓉24兩,鹿尾5兩,沙蔘48兩(以上均下罐,用黃酒1910兩蒸4晝夜),川斷40兩,川芎48兩,沉香52兩,澤瀉32兩,丹蔘8兩,黃芩40兩,赤石脂24兩,於術48兩,木香(煨)24兩,大生地64兩,蘇葉20兩,柴胡24兩,橘皮56兩,肉果(煨)24兩,白朮(炒)96兩,青蒿24兩,橘紅32兩,遠志(去心,炙)32兩,藁本24兩,陽春砂96兩,紅花16兩(上爲細末,鋪槽攬勻,曬乾)。

製法

上爲極細末,每細末320兩兌益母膏汁64兩,再兌煉蜜爲大丸,重4錢,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安坤贊育丸句益氣調經這個。主治婦女氣虛血虧,經血不準,崩漏帶下,腹痛腰痠,骨蒸潮熱,面色痿黃。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下。

注意

忌氣惱、生冷。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之安坤贊育丸

處方

益母草2斤(分作4分,用鹽水、黃酒、薑汁、醋炙,乾燥備用),香附4兩(用鹽水、黃酒、薑汁、醋分4分炙),黃芩4兩,粉甘草4兩,白芍(酒炒)4兩,赤芍(酒炒)1兩,川貝(去心)1兩,血竭1兩,丹蔘4兩,陳皮1兩,川芎1兩,阿膠1兩(蛤粉炒),南紅花1兩,生地2兩,熟地3兩,麥芽2兩,當歸(酒炒)1兩,乳香(炒透)5錢,沒藥(炒透)5錢,砂仁2兩,木香1兩,雲苓1兩,丹皮1兩,杜仲(炒炭)1兩,蘄艾1兩(炒炭),白朮(土炒)1兩,寸冬1兩。

製法

上爲極細末,水泛小丸,如綠豆大,硃砂爲衣。

功能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之安坤贊育丸主治月經不調,經期腹痛,胸膈痞悶,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早、晚各服2錢,腹痛下痢,嘔吐,薑湯送服;產後諸症,黃酒送服;餘皆白開水送下。

注意

禁忌生冷食物。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之安坤贊育丸

處方

桑寄生8兩,乳香8兩,蘄艾8兩,熟地8兩,杜仲8兩,制香附8兩,山茱萸8兩,鱉甲8兩,沒藥8兩,琥珀8兩,白芍8兩,烏藥8兩,當歸8兩,紅花8兩,龜版8兩,澤瀉8兩,砂仁8兩,柴胡8兩,廣陳皮8兩,遠志8兩,酸棗仁8兩,木香2兩,川芎4兩,沉香4兩,青毛鹿茸4兩。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重3錢,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之安坤贊育丸主治婦女月經不凋,崩漏帶下,腰痠腹痛,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注意

忌氣惱及辛辣生冷等物。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